當初4次高考,一次北大兩次被清華錄取的張非,如今怎樣?

2023-12-30 06:49

2023-12-30 10:55

真正的知識使人真正地、實實在在地勝過他人——艾迪生

從小到大,身邊總是流傳著各式各樣的學霸故事。同樣是學習,怎么就有人能輕輕松松名列前茅,怎么就有人能凌駕書本掌控題庫呢。學霸有許多重涵義,原來是能把持學術話語的人是學霸,現(xiàn)在能專指專注于學習達到高分的學生就是學霸。還有一種是在考試前期有自己的一套高效學習方法,能達到速效成就的人也被稱為學霸。尤其在高考階段,流傳著許多學霸的故事。

高考是條獨木橋,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高考是人生的一次比較重大的考驗。高考對于每個人的一生,甚至是整個家庭都是至關重要的。即便是在貪玩的人,面對高考也應該是保持嚴肅的態(tài)度。因為想要拿到心儀的大學門票,高三這一年就非要吃點苦才行,想來人生中經(jīng)歷一次高考,得到一張本科入場劵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就已經(jīng)足夠了。

但是被稱為“高考釘子戶”的張非,絕對是特立獨行中最特別的那一個。張非,出生于1983年,四川人。2002年,19歲時第一次參加高考,以619分被復旦大學錄取,但是張非果斷地拒絕了,他的理想是北大清華。大多數(shù)人都吹過這樣的牛皮,但是現(xiàn)在想來,為什么沒有上北大清華呢,是因為不喜歡嗎,這是個段子。但在張非身上,顯然他是認真的。

他的父母也是支持的,畢竟孩子年輕,即使落敗,誰還沒點年少輕狂的時候呢。次年,張非順利考上了北大的信息科學技術,成為了那個兌現(xiàn)目標的男子漢。但是緊接著就是大一的張非因曠課打游戲,最后被北大勸退的消息。

這時候的張非選擇了第二次復讀,2005年以703分考入清華數(shù)理基礎科學專業(yè),當年他還是當?shù)氐睦砜茽钤?。當人們還在為這個少年鼓舞時,清華又把張非勸退了。原因還是因為張非曠課打游戲。被二次退學的張非,顯然對學業(yè)也無暇顧及,他更沉迷于網(wǎng)絡世界中的純粹和簡單規(guī)則。

所有人都以為這個高考釘子戶就此作罷,泯為眾人的時候。2007年張非改名張空谷,第四次參加高考,以677分考入清華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24歲的高齡大學生張空谷,這次終于痛定思痛堅持完成了4年學業(yè)。張空谷的考學打怪傳奇,到這里并沒有截止,2011年他決定考研深造,成績也不錯,同專業(yè)里排名第七,但是因為他諸多荒廢學業(yè)的“前科”,復試并沒有通過。很多人也許會想,有清華本科的文憑,還愁以后的生活工作嗎。答案是不確定的。

無可否認,張空谷確實是個聰明人,他的智商是不容置疑的。四次高考,都是被國內(nèi)頂尖的大學錄取,這已經(jīng)讓人十分羨慕,甚至是崇拜。

但從他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什么呢,考高分對于張空谷似乎不是什么困難,莫非他真的有什么不為人知的答題方法,他的案例是否能復制照搬到更多學子身上呢?,F(xiàn)今的中國高考,填鴨式的教育模式下,知識點的運用空間是極有限的。從某個方面來說,整理出一套專門針對高考拿考分的辦法,針對全國每年千萬考生的市場而形成的產(chǎn)業(yè)鏈已經(jīng)不是什么機密隱晦的行業(yè)了。這無疑是近乎病態(tài)的考學模式,畢竟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并不只是高學歷的答題機器,我們的社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樣的人呢。

只會考高分的“學霸”都有生活難以自理,情商基本負數(shù)的通病。高分低能的人往往面對社會生活、人際交往中錯綜復雜的關系會無法自洽,甚至崩潰。每一個人應該追求怎樣的平衡,才能達到知識與生活技能,還有情商的統(tǒng)一,用有效的知識支撐自我全面長大,這是每一個人的功課。

更多回答
如今他已經(jīng)當上了大學的教授,事業(yè)有成,非常受人尊敬,也得到了學生的愛戴。
現(xiàn)在他的情況真是讓人感慨萬千,玩物喪志真的是要不得,現(xiàn)在的他也是在四處找工作。
如今的他被國家頂尖大學錄取,讓人十分的羨慕,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上發(fā)展非常的好。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