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動漫電子成語夸父逐日是怎樣做的

2024-01-09 17:48

最好能幫我做出來上傳上來
2024-01-09 19:38
夸父逐日
選自:《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

原文:
夸父與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③飲,飲于④河、渭⑤;河、渭不足⑥,北⑦飲大澤⑧。未至⑨,道渴而死⑩。棄⑾其⑿杖,化為鄧林⒀。
注釋:
夸父逐日雕像①逐走:競跑,賽跑。
②入日: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
③得:得到。
④于:到。
⑤河、渭:即黃河、渭水。
⑥不足:不夠。
⑦北:向北。
⑧大澤:大湖。傳說其大橫縱千里,在雁門山北。
⑨至:到。
⑩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道:名詞作狀語,在半路上。而:表修飾關系。
⑾棄:舍棄。
⑿其:代詞,他,指夸父。
⒀為:成為,作 鄧林:地名,在現(xiàn)在大別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處。鄧林即“桃林"

夸父逐日 全文翻譯

夸父與太陽競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又去北方的大澤湖喝水。還沒趕到大澤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遺棄的手杖,化成鄧林。

典籍記載
漫畫夸父逐日《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于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列子·湯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際,渴欲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shù)千里焉?!北诋嬤@是我國最早的著名神話之一,講的是夸父奮力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 夸父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載天山上。他雙耳掛兩條黃蛇、手拿兩條黃蛇,去追趕太陽。當他到達太陽將要落入的禺谷之際,覺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黃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沒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還沒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臨死,拋掉手里的杖,這杖頓時變成了一片鮮果累累的桃林,為后來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夸父追日的神話,曲折地反映了遠古時代人們向大自然競勝的精神?!渡胶=?jīng)》記載這個神話時說他“不量力”,晉代陶潛在《讀山海經(jīng)》詩中卻稱贊說“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 夸父神話故事主要見于《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和《大荒北經(jīng)》。《列子·湯問》在手杖化桃林的細節(jié)上稍有不同,說夸父“棄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鄧林”。關于鄧林,據(jù)清人畢沅考證,鄧、桃音近,鄧林即《山海經(jīng)·中次六經(jīng)》所說“夸父之山,……北有……桃林”的桃林。此夸父之山,郝懿行說一名秦山,與太華相連,在今河南靈寶縣。后代以“夸父”名山的還有一些地方,其中也多有與夸父追日相聯(lián)系的傳說。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