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名稱的來歷?

2024-03-05 11:36

請問為什么有些道觀叫“城隍廟”,這個名稱有什么來歷嗎?
2024-03-05 16:05
  1、來歷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為《周宮》八神之一?!俺恰痹竿谕林母邏?,“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內(nèi)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墻、城樓、城門以及壕城、護城河。他們認為與人們的生活、生產(chǎn)安全密切相關(guān)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道教把它納入自己的神系,稱它是剪除兇惡、保國護邦之神,并管領(lǐng)陰間的亡魂。
  2、簡介
  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是漢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漢族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quán)相當于陽界的市長。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關(guān)并隨城市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城隍產(chǎn)生于古代祭祀而經(jīng)道教演衍的地方守護神。城隍本指護城河,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奔漓氤勤蛏竦睦?guī)形成于南北朝時。唐宋時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為國家祀典。元代封之為佑圣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為王、公、侯、伯四等,歲時祭祀,分別由國王及府州縣守令主之。明太祖此舉之意,“以鑒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幸免”。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