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意見不一致怎么辦?

2023-11-28 16:30

4個回答

當育兒觀念截然不同時,父母需要彼此溝通、互相支持,然后決定這件事對誰來說更重要,由那一方來以大家都需要的方式解決。

親子關(guān)系是一種線性關(guān)系,如果家長認為親子關(guān)系是一種三角形的關(guān)系,那就麻煩了,因為孩子們會觀察夫妻之間的關(guān)系,然后決定可以向誰施壓來達到他們的目的。如果家長在育兒方面是獨立的,那么孩子就很難找到一些灰色地帶,并導致夫妻之間的不和。

夫妻一方并不負責另一方和孩子的關(guān)系。如果一方希望和孩子有更緊密的關(guān)系,他/她就必須自己為這段關(guān)系去努力。有個媽媽就對我說:“他爸爸和我在親子關(guān)系上的處理方法是不一樣的,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和我倆之間的關(guān)系也是不一樣的,有些事情他們會去跟爸爸講,有些事情他們只會跟我講。

如果一個人經(jīng)常使用懲罰的方法來對待自己的子女,那么當他的子女不再向他敞開心扉的時候,他就應(yīng)該反省自己的行為,改變自己的方法,而不是讓另一半變得跟他一樣的嚴厲。

盡管夫妻雙方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是我們的傳統(tǒng)習慣,但是這種觀點需要改變。父親看到母親太過于寬容,就會傾向于較為嚴厲;或是說父親經(jīng)常出差,母親就會對孩子特別寵愛來彌補父親不在的時光。這是人們經(jīng)常會有的行為模式。

但是如果這種互補過于明顯以至于失去了平衡,那么夫妻就應(yīng)該找個時間單獨談一下,看一看怎樣解決當前的情況。

在孩子面前指責配偶會對所有的人造成傷害。通常情況下,行為是教導對方育兒方法的最好手段,研究表明,父親大部分的育兒方法都是從母親那里學來的。孩子看到父母之間有分歧是很正常的,只要不是一方總是妥協(xié)另一方就可以了。

彼此尊重、平等地去溝通解決問題對于孩子來說更重要,因為這就是他們將來和自己配偶關(guān)系的藍本。條條道路通羅馬,教育孩子并不是只有一種正確的方法,所有的決定都可以重新考慮一下。當和配偶的關(guān)系太過緊張時,可以先自己冷靜一下。

父母教育孩子意見不一致,最重要的一點是絕對不可以在孩子面前分成兩派。比如孩子犯錯誤了,媽媽在嚴厲批評指正時,爸爸絕對不可說:“好啦,你別那么大聲,又不是什么大事”之類的,這樣孩子會陷入迷茫,究竟爸爸媽媽誰說的是對的呢?我該聽誰的呢?

父母教育孩子有不同意見是正常的,可以私下里溝通協(xié)調(diào),告訴彼此我為什么這樣教孩子?也可以聽聽對方的意見,但在孩子面前一定得保持統(tǒng)一意見才行,這樣對孩子的成長、認知等才不會造成反效果。不要明明是為了孩子好,卻適得其反。

在教育的問題上,要從自家孩子的性格出發(fā),制定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不要一味地跟風教育孩子,?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父母雙方應(yīng)步調(diào)一致,正確引導和說服教育。父母互相補充,交替做工作,孩子就會心服口服,愿意改正自己的缺點了。

當意見不同時,應(yīng)當心平氣和地交換意見,盡量取得一致,決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爭執(zhí),假如父親對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太合理,母親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糾正,還應(yīng)由父親自己糾正。父母在孩子面前要互相尊重,維護雙方的威信。沒有威信的父母是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的。為了使孩子更好地接受父母的教育,父母雙方更要互相尊重、愛護、維護彼此的威信。

這個問題我覺得夫妻雙方應(yīng)該先過溝通先達成統(tǒng)一意見,再在孩子面前表態(tài)。最厲害的父母,不是他們在任何事情上都能做到意見統(tǒng)一,而是他們會暗地里商量分析、仔細斟酌、甚至背著孩子吵一架,直至雙方意見統(tǒng)一了,才告訴孩子“你應(yīng)該怎么做”。

其次在溝通的過程中不以吵贏為目的。兩人意見不和時,要保持理性,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其中的利弊,堅持“就事論事”的原則,不能以吵贏為目的,這樣會將矛盾擴大化。即便意見仍然不和,也不能單方面做決定。

記住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大問題,切勿賭氣。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fā)生分歧,爸爸向左,媽媽偏偏向右,孩子則會無所適從。但孩子具有本能的自我保護心理,他會進行選擇,去尋找自認為對自己有利的一方,誰對自己有利就聽誰的。情況嚴重的就會造成孩子的雙重人格,使孩子在爸爸面前是一個樣,在媽媽面前又是另一個樣。

其實一般夫妻之間教育觀點不一致多半是對對方的不滿意,所以惡性循環(huán)就會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所以要想觀點一致,就要放下彼此對對方的偏見,畢竟都是為了孩子的未來考慮。

應(yīng)該好好協(xié)商,多做溝通。

父母教育觀點不一致,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爭吵時,家庭氣氛會變得緊張。孩子未必知道父母在吵什么,但他知道父母是因為他而吵。孩子在這種壓力下,成長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

1、父母在孩子面前講話要注意分寸,否則細心的孩子會聽出父母的意見有分歧,就會尋求對自己有利的一方,而拒絕聽從對自己不利的一方。這樣,孩子不可能接受良好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情感教育。

2、當父母雙方教育方法不一致時,應(yīng)回避孩子,在平和的氣氛中各自闡述自己的觀點,以期達成一致的做法。千萬不可一怒之下當著孩子的面什么都說,或賭氣:你如此,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這樣深受其害的必定是孩子。

3、如果父母雙方意見常常不能達成一致,建議兩人好好商量對孩子教育的分工問題。在一個家庭中,可以根據(jù)兩人的工作特點、教育能力大小、性格稟性等分出主角和配角。

主角主抓孩子的教育,但要虛心傾聽配角的意見,并享有最終的決定權(quán);配角配合主角的工作,并尊重主角的勞動和意見。對孩子的教育,分工不同、責任共擔,要經(jīng)常針對孩子的問題交換意見。最后,要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這種分工和目的,讓他做到心中有數(shù)。

要做好對孩子的教育,父母雙方首先必須經(jīng)常商量和溝通;意見不同時,盡力做到求大同存小異,在孩子面前務(wù)必保持一種聲音。只要雙方耐心協(xié)商、互相尊重,就沒有什么問題是不好解決的。

相關(guān)問答
父母教育孩子意見不一致怎么辦?
1個回答2023-03-20 12:52
在有關(guān)孩子的教養(yǎng)問題上,夫妻雙方難免有所爭執(zhí)。此時雙方應(yīng)該積極進行溝通,努力找到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而不是各執(zhí)己見或者辯論不休。要知道無謂的爭吵不僅會傷害夫妻感情,而且更容易讓寶寶的心靈受到...
全文
青少年不聽父母話,打罵父母該怎么教育孩子?
1個回答2024-03-02 11:55
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實在很痛心,孩子不懂事不說,父母也是一再的忍讓,造成孩子這般放肆,家庭中孩子也沒有比較害怕的長輩,造成這些的主要原因還是父母的溺愛,溺,遲早會害了孩子 孩子打罵父母一般的心理動機是...
全文
父母對子女教育的作文
1個回答2024-02-05 12:26
對于父母教育孩子,我有很多的看法,現(xiàn)在我就來說說。      有些父母對孩子不是打就是罵,打了罵了又能怎樣。孩子只不過對父母的恨又多了一點,又不是打了、罵了之后學習就提高,就比平時自覺。并不是這樣...
全文
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06 01:18
     外國闊佬對孩子的“苛求”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個家產(chǎn)超過10億美元的大富翁,他的家族至今亦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只有一個兒子,名叫約翰。他盡管那么有錢,...
全文
做父母的如何關(guān)心孩子的教育?
1個回答2024-02-07 08:08
教育孩子copy方面的書很多。要買些正規(guī)出版社出版的有關(guān)兒童心理方面的書先看看。不了解兒童每個發(fā)展階段的心理特點和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很可能把正常發(fā)展階段的問題擴大化,造成教育失誤。而有些是問題的問題...
全文
孩子們應(yīng)該如何面對父母的教育?
1個回答2024-02-08 19:13
我以前也有這個顧慮我從高中就在外地上學了。我們總是*心安理得*的向父母索取著,我馬上畢業(yè)了,在著6年半里我慢慢總結(jié): 1: 交流 有話就和他們分享 (無論好與壞事)好的他門會替你高興,壞的他們會給...
全文
怎樣寫父母教育孩子的日記
1個回答2024-02-10 16:57
日記你應(yīng)該會寫吧? 那么你是怎么樣教育你的孩子的呢? 把你每日教育的過程以及反思等 記錄下來,就是教育孩子的日記。
英國的父母的育兒經(jīng)
1個回答2024-02-08 22:22
  從小讓孩子知道對錯   寶寶會走了,到處“惹是生非”,但英國的父母并不像中國的父母,趕緊把一切不利于寶寶的東西束之高閣,讓他摸不到,夠不著。他們認為,只要告訴寶寶,他就會知道什么東西能動,什么東西...
全文
父母教育孩子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1-20 19:35
【三遷之教】:比喻選擇居住合適的環(huán)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曾子殺彘】:彘:豬。曾子殺豬。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則。 【孟母三遷】: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huán)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 父嚴子孝 父親嚴格管...
全文
父母教育孩子的書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1-22 12:15
對于教育孩子方面的書籍,有很多的,重要的是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這樣對孩子才會有幫助,所以還要自己去選,適合自己的。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