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水端不平的家庭教育——讀《鄭伯克段于鄢》有感

2023-11-29 00:17

1個回答
前幾年,有一部電視劇《都很好》比較火,講的就是原生家庭當中家庭教育問題,就是典型的一碗水端不平的家庭教育。因為筆者一向不看電視劇,所以對里面的內(nèi)容知之不詳,在這里就不討論了。

關于家庭教育中一碗水端不平的問題,其實自古已有,開始我在中學時代課本里的一篇《鄭伯克段于鄢》(被收入古文觀止第一篇文章),故事講的正是這個原生家庭的端不平一碗水的教育問題。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鄭莊公與自己胞弟為爭奪鄭國國君職位展開的爾虞我詐你死我活的殘酷斗爭。我讀過一些關于這段故事的研究解說,又不少的聲音是批評鄭莊公因為怨恨母親的不公對待而“釣魚執(zhí)法”鏟除自己的弟弟段,批評者說的確實挺有道理的。在這里,我要想表達的主要是鄭莊公這個“釣魚執(zhí)法”的由來。

為什么鄭莊公通過故意縱容自己弟弟,使其驕縱,到最后造反被自己殺死呢?這不乏那個時代權力爭斗的問題,沒有深入研究的我不好做什么評論。這里要說的就是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鄭莊公與段的親生母親武姜對兩個兒子的不平等太多。

鄭莊公寤生因為出生時腳先出來(難產(chǎn)的一種),被認為是不孝忤逆,因此母親武姜對他一直存在偏見。本來呢,在多子女的家庭,父母對個別子女存在偏見也常有的事,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電視劇《都挺好》里的就是典型的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的偏見的深切表現(xiàn)。然后鄭莊公姜夫人做的實在過頭了,剛開始是請求鄭武公立共叔而不立更孝賢的寤生(也就是后來的鄭莊公),這個其實倒沒什么,兩個都是親生的兒子,也都是有能力的人;鄭武公死后莊公即位后再三“一哭二鬧三上吊”地要求就不應該了,鄭莊公都一一答應,我們且不管他是處處忍讓還是有意縱容,但是,做母親的不體會長子的感受和作為國君的為難,一再寵溺優(yōu)子。再有些版本史書更有說,作為母親的武姜后來竟然還縱容弟弟派刺客刺殺自己的國君哥哥鄭莊公,這是究竟是抱有什么樣的心理呢?小兒子是兒子,大兒子就不是兒子了嗎?最終,也還是導致了共叔段終于還是謀反失敗而被鄭莊公除掉了。

想想,這個故事衍生下來,導致共叔段走上不歸路,主要的原因正是母親武姜對他的偏愛和寵溺,正是因為武姜一再為他從哥哥哪里得到越來越多的好處,封地從制邑到京城,就會讓他驕縱,欲望隨之膨脹,于是得寸進尺直到取代哥哥成為國君。我們看到了,作為母親的武姜,是對段的偏愛,是愛卻又是害。所以,幾千前的故事應該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作為父母,在對待自己孩子,應該盡量保持平衡,不應該有所偏頗。不管你是對大的有偏見而寵溺小的還是對大的存有偏愛而對小的忽視,或者是重男輕女,或者是偏愛成績好的等等,都存在問題的,你對小的偏愛對兒子更愛,不要以為你是愛他的,其實是害他的。還是回到電視劇《都挺好》,兩個兒子為什么到頭來成為社會的巨嬰反而是被不公平對待的妹妹有出息有成就,這正是說明問題嗎?

在這個《鄭伯克段于鄢》中,除了武姜一碗水端不平外。另外的問題就是鄭莊公了。他確實也正如文章后面說的也是兄不為兄,他明知道母親得寸進尺地為弟弟索求本來不該屬于弟弟的東西,是會導致弟弟驕縱膨脹的,但他去聽之任之,更確切地說是故意縱容,引誘其犯錯然后除之。這用現(xiàn)代的說法就是就是前面提到的“釣魚執(zhí)法”,就因為這樣導致段死以后導致母子“不到黃泉不相見”的徹底破裂。因此,段的不歸路,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哥哥鄭莊公的縱容和陷害。

那么,鄭莊公面對母親和弟弟不斷地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應該好好和母親溝通和弟弟談判,和母親講清楚利弊,對弟弟加以引導,那樣就不會導致兄弟相殘了,母子相惡了。

我很幸運,我沒有對孩子存在偏失的父母,我們父母對待我們從來都是端平一碗水的,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夠端平一碗水。
相關問答
鄭伯克段于鄢翻譯
1個回答2024-02-20 23:41
鄭伯克段于鄢,翻譯如下 從前,鄭武公在申國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莊公和共叔段。莊公出生時腳先出來,武姜受到驚嚇,因此給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厭惡他。武姜偏愛共叔段,想立共叔段為世子,多次向武...
全文
鄭伯克段于鄢的名句
1個回答2024-02-27 08:17
 書曰:“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鄭伯克段于鄢 朝代:先秦 作者:左丘明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禪稿迅姜,生莊公及共...
全文
鄭伯克段于鄢出自哪?
1個回答2024-03-03 10:16
《鄭伯克段于鄢》出自《左傳》是春秋時期史學家左丘明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鄭莊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間為了奪國君君權位而進行的一場你死模段我活的斗爭。鄭莊公設計...
全文
鄭伯克段于鄢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3-11 13:42
鄭伯克段于鄢 《左傳》隱公元年 ----- 多行不義必自斃 【原文】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
全文
鄭伯克段于鄢的主要內(nèi)容
1個回答2024-01-27 21:49
鄭伯克段于鄢 《左傳》隱公元年 ----- 多行不義必自斃 【原文】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洞頌欲立之。亟請于武公,...
全文
鄭伯克段于鄢 是哪個年代的故事
1個回答2022-09-23 04:08
公元前722年5月
鄭伯克段于鄢的意思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15 22:15
鄭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說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用這個題目的原因是兄弟倆如同兩個國君一樣爭斗,所以用“克”字;稱莊公為“鄭伯”,是譏諷他對弟弟失教;鄢是指打敗公叔段地點鄢地。 《鄭伯克段于鄢》這篇文...
全文
鄭伯克段于鄢翻譯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5-01 03:55
鄭伯克段于鄢翻譯: 從前,鄭武公在申國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莊公和共叔段。莊公出生敗早時腳先出來,武姜受到驚嚇,因此給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厭惡他。武姜偏愛共叔段,想立共叔段為世子,多次向武...
全文
鄭伯克段于鄢讀后感
1個回答2024-05-28 04:27
給你幾個切入點吧: 1.皇家無父子。 2.無毒不丈夫。 3.是非功過后人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