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期間,寫了《我生命的故事》,講述她如何戰(zhàn)勝病殘,給成千上萬的殘疾人和正常人

2024-01-13 20:10

1個回答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



    



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七歲時,安妮·沙利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相處達50年。在沙利文幫助之下,進入大學學習,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在大學期間,寫了《我生命的故事》,講述她如何戰(zhàn)勝病殘,給成千上萬的殘疾人和正常人帶來鼓舞。這本書被譯成50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以后又寫了許多文字和幾部自傳性小說,表明黑暗與寂靜并不存在。后來凱勒成了卓越的社會改革家,到美國各地,到歐洲、亞洲發(fā)表演說,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二戰(zhàn)期間,又訪問多所醫(yī)院,慰問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們崇敬。1964年被授于美國公民最高榮譽–總統(tǒng)自由勛章,次年又被推選為世界十名杰出婦女之一。



    





    



海倫、凱勒生平: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國亞拉巴馬州塔斯喀姆比亞。



    



1882年1月因患猩紅熱致盲致聾。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為凱勒的老師。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



    



1902–1903撰寫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譯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優(yōu)等成績大學畢業(yè)。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譯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墻之歌》、《沖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應邀去好萊塢主演電影。



    



1924年成為美國盲人基金會的主要領導人。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譯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1930年旅游英國。



    



1931–1933年榮獲坦普爾大學榮譽學位。訪問法國、南斯拉夫、英國。



    



1936年10月20日老師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訪歐、亞、非、澳各大洲十三國。



    



1953年美國上映凱勒生活和工作的記錄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師:安妮·沙利文·梅西》 榮獲哈佛大學榮譽學位



    



1959年聯合國發(fā)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



    



1960年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頒布“海倫·凱勒”獎金。



    



1964年榮獲總統(tǒng)自由勛章。



    



1968年6月1日與世長辭。



    





    



1968年6月1日下午,海倫·凱勒在睡夢中去世了,享年87歲。凱勒小姐在出生后18個月的時候就失聰失明成了個聾啞人,然而卻奇跡般地走完了一生。



    



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于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zhèn)。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yè)。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并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一個聾盲人要脫離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認字讀書。而從學會認字到學會閱讀,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倫是靠手指來觀察老師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觸覺來領會她喉嚨的顫動、嘴的運動和面部表情,而這往往是不準確的。她為了使自己能夠發(fā)好一個詞或句子,要反復的練習,海倫從不在失敗面前屈服。



    



從海倫7歲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學院的14年間,她給親人、朋友和同學寫了大量的信,這些書信,或者描繪旅途所見所聞,或者傾訴自己的情懷,有的則是復述剛剛聽說的一個故事,內容十分豐富。在大學學習時,許多教材都沒有盲文本,要靠別人把書的內容拼寫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預習功課的時間上要比別的同學多得多。當別的同學在外面嬉戲、唱歌的時候,她卻在花費很多時間努力備課。



    



海倫能夠走出黑暗,達到那么高的學術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頑強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師莎莉文的循循教導是分不開的。她說“我的老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獲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師教她認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個名字,也是老師教她知道什么是“愛”這樣抽象的名詞。海倫幼年得病致殘后,變得愚昧而乖戾,幾乎成了無可救藥的廢物,但后來她卻成為一個有文化修養(yǎng)的大學生,這確實是個奇跡。可以說這個奇跡有一半是海倫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她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出的碩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倫什么,總是用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或是一首詩來講清楚,她的教育經驗十分豐富,教育方法也與眾不同,她從不把海倫關在房間里進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課堂教育。



    



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跡,并從中得到知識。她21歲時,和老師合作發(fā)表了她的處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后的60多年中她共寫下了14部著作。
相關問答
一個殘疾人的自述
1個回答2024-03-09 18:20
不多說,說多了都是眼淚?!朵撹F是怎么煉成的》。讀完對你有幫助。
描述殘疾人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2-01 07:09
【老弱病殘】:老:老人;弱:弱小的幼童;?。翰∪?;殘:殘疾人。泛指弱勢群體。
一個小孩感人電視連續(xù)劇講述了一個小孩是個殘疾人最后成老師?
1個回答2024-02-14 01:40
電視劇【汪洋中的一條船】 翁家明飾 鄭豐喜(成年) 于佳卉飾 吳繼釗 由李泉溪執(zhí)導電視劇汪洋中的一條船是根據鄭豐喜的同名自傳體小說改編,該劇深刻描述了鄭豐喜波濤起伏的一生,鮮活而充實,...
全文
一個小孩感人電視連續(xù)劇講述了一個小孩是個殘疾人最后成老師
1個回答2024-03-23 15:54
電視劇【汪洋中的一條船】 翁家明飾 鄭豐喜(成年) 于佳卉飾 吳繼釗 由李泉溪執(zhí)導電視劇汪洋中的一條船是根據鄭豐喜的同名自傳體小說改編,該劇深刻描述了鄭豐喜波濤起伏的一生,鮮活而充實,散...
全文
精神殘疾能聽音樂精神殘疾能聽音樂?
1個回答2024-03-15 19:07
精神殘疾的病人聽音樂當然沒問題,只要她自己喜歡就好。 如果有這個愛好,對他們的病或許還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看萬志殘疾人讀后感
1個回答2024-03-15 06:18
在經歷種種艱辛磨礪之后,他“破繭成蝶”飛舞在網絡商海。在他的企業(yè)里,如今也有不少殘疾人得以就業(yè)。
一級殘疾和二級殘疾哪個嚴重點?
1個回答2022-12-15 04:47
5107****
殘疾,都包括什么那些殘疾,什么樣的才叫殘疾人?
3個回答2023-01-29 20:30
殘疾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兩種,有先天性肢體殘缺,和后天性因某些外力導致的肢體殘缺,所引起的生活自理障礙都叫殘疾人
關愛殘疾人演講稿 如何關愛殘疾人
1個回答2024-02-27 06:32
其實殘疾不特殊,每一個人都是有自已的生命價值的,殘疾人也不例外。 殘疾不是某個人的錯,他們只是我們中的不幸者,就像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風吹過,雨打過,總會有殘損受傷的枝葉,但我們始終是同根同枝的...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