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出自哪里?

2024-01-15 04:55

1個回答

鄭伯克段于鄢

左丘明 〔春秋〕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前743年),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闭埦?,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p>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穗燃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贝笫迮宰甯嬗质召E以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惫唬骸安涣x不昵,厚將崩?!?/p>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前722年5月23日),大叔出奔共。

書曰:“鄭伯克段于鄢?!倍尾坏?,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惫唬骸盃栍心高z,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对姟吩唬骸⒆硬粎T,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作戰(zhàn)地圖


綠色路線為史書記載的共叔段敗退路線

紅色路線為實際可能的敗退路線


譯文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當(dāng)初,鄭武公從申國娶了一位夫人,名叫武姜,生下莊公和共叔段兄弟二人。莊公生時難產(chǎn),姜氏受到驚嚇,所以給他起名叫寤生。姜氏便不喜歡他,而偏愛共叔段,總想立共叔段做世子,多次向武公請求,武公一直不肯答應(yīng)。


及莊公即位(前743年),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后來莊公即位做了國君,武姜就請求把制邑封給共叔段。莊公說:“制是個險要的城邑,從前虢叔曾在那里喪命,封給共叔不大妥當(dāng);其他地方,可以唯命是從?!苯嫌谑且缶┮?,莊公同意共叔住在那里。人們稱他為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p>

大夫祭仲說:“一般都邑的城墻如果超過三百丈,就會成為國家的禍患。先王的制度規(guī)定,大城不得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過五分之一,小城不得超過九分之一。現(xiàn)在京城超過規(guī)定,不合制度,將來恐怕對你不利。”莊公說:“姜氏要這樣做,我又能怎樣躲開這場禍患呢!”祭仲說:“姜氏運明哪里會有滿足的時候!不如及早處置,別讓禍根滋長蔓延。一旦蔓延起來,可就難對付了。蔓草尚且難以除掉,何況您那受寵的弟弟呢!”莊公說:“壞事做多了,必然自取滅亡。您且等著瞧吧!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惫唬骸盁o庸,將自及?!贝笫逵质召E以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惫唬骸安涣x不昵,厚將崩?!?/p>

不久,太叔又命令西部和北部邊境地區(qū)也聽從于自己管轄。公子呂對莊公說:“國家不能容忍這種兩屬的情況,您究竟打算怎么辦吧?若是想把君位讓給太叔,就請允許我去侍奉他;若是不想交給他,那就請您趕緊除掉他,不要讓百姓產(chǎn)生疑心?!鼻f公還是說:“不用這樣做,他會自找倒霉的?!焙髞泶笫逵诌M一步把兩屬的地方公開劃歸自己管轄,一直擴展到廩延一帶。公子呂又對莊公說:“現(xiàn)在該動手了。土地擴大,就能控制更多的人力?!鼻f公說:“對國君不盡義,對兄長不親昵,土地越多,崩潰得越徹底。”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前722年5月23日),大叔出奔共。

太叔修治城郭,集結(jié)兵力,整治裝備武器,征調(diào)士卒和戰(zhàn)車,準(zhǔn)備要偷襲鄭都。姜氏也做好了打開城門作內(nèi)應(yīng)的準(zhǔn)備。莊公了解到他們約定的日期,就說:“現(xiàn)在可以出擊了!”他命令公子呂統(tǒng)率二百輛戰(zhàn)車去攻打京城。京城人背叛了大叔,大叔只好逃到鄢邑。鄭伯又親率軍隊攻打鄢邑。五月辛丑這一天(前722年5月23日),大叔逃出鄭國,投奔到共國。


書曰:“鄭伯克段于鄢?!倍尾坏埽什谎缘?;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春秋》上說:“鄭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說,共叔段不講孝悌之道,所以不稱“弟”;如同兩國的國君在交戰(zhàn),所以用了“克”字;稱莊公為“鄭伯”,是譏刺他對弟弟不加管教。趕走共叔段是出于鄭莊公的本意,不寫共叔段自動出奔,是史官下筆有為難之處。


遂置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奔榷谥?。

公就把姜氏安置在邊遠的城潁,并對她發(fā)誓說:“不到黃泉之下,決不再見面了?!笨墒牵痪盟趾蠡诹?。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惫唬骸盃栍心高z,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遂為母子如初。


當(dāng)時潁考叔正在潁谷一帶做掌管疆界事務(wù)的官,他聽說此事以后,便借貢獻禮物的時機來見莊公。莊公賜給他食物,潁考叔吃的時候,故意把肉挑出來放在一邊。莊公便問他這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說:“小人家里有老母,總是吃自己帶回去的食物,還從來沒吃過您的東西,請允許我把這些食物帶給她吃吧?!鼻f公說:“你有母親可以孝敬,我卻偏偏沒有??!”潁考叔便說:“敢問這話是什么意思呢?”莊公把此事的前因后果告訴了他,并且說自己已經(jīng)感到后悔。潁考叔回答說:“您何必在這件事上發(fā)愁呢!如果挖掘土地,直到見了泉水,然后你們就在地道里相見,又有誰能說不是在黃泉下相見的呢?”莊公按照他的話去做了。莊公進入地道里賦詩說:“大地道里面啊,那是很快樂的!”姜氏出來也賦詩說:“大地道外面啊,那是很舒暢的!”于是母子和好,仍然和當(dāng)初一樣。


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对姟吩唬骸⒆硬粎T,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君子說:潁考叔的孝行真純正呀!他不僅尊敬自己的母親,而且還影響到莊公?!对娊?jīng)》上說:“孝子行孝道,沒有虧缺,上天就永遠賜給你們福祿?!贝蟾耪f的就是這種情況吧!


注釋

1、初:當(dāng)初,這是回述往事時的常用說法。

2、鄭武公:名掘突,鄭桓公的兒子,鄭國第二代君主。前770-744年在位。

3、娶于申:從申國娶妻。申,春秋時國名,姜姓,河南省南陽市北。

4、曰武姜:叫武姜。鄭武公之妻,“姜”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謚號。

5、莊公:姬姓,鄭氏,名寤生,周代鄭國第三位國君(前743年-前701年在位)。

6、共(gōng)叔段:鄭莊公的弟弟,名段。他在兄弟之中年歲小,因此稱“叔段”。共,國名,在河南輝縣,莊公的弟弟曾逃亡到這里,故稱共叔段。

7、寤(wù)生:難產(chǎn)的一種,胎兒的腳先生出來。寤,通“牾”,逆,倒著。

8、驚:使姜氏受到驚嚇。

9、遂惡(wù)之:因此厭惡他。

10、亟(qì)請于武公:屢次向武公請求。亟,屢次。

11、公弗許:武公不答應(yīng)她。

12、及莊公即位:到了莊公做國君的時候。

13、制:地名,即虎牢,河南省滎(xíng)陽縣西北。

14、巖邑:險要的城鎮(zhèn)。巖,險要。邑,人所聚居的地方。

15、虢(guó)叔死焉:東虢國的國君死在那里。虢,指東虢,古國名,為鄭國所滅。焉,介詞兼指示代詞相當(dāng)于“于是”“于此”。

16、他邑唯命:別的地方,聽從您的吩咐。

17、京:地名,河南省滎陽縣東南。

18、謂之京城大(tài)叔:京地百姓稱共叔段為京城太叔。大,同“太”。

19、祭(zhài)仲:鄭國的大夫。祭:特殊讀音。

20、都城過百雉(zhì):都邑的城墻超過了300丈。都:《左傳·莊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指次于國都而高于一般邑等級的城市。 雉:古代城墻長一丈,寬一丈,高一丈為一堵,三堵為一雉,即長三丈。

21、國之害也:國家的禍害。

22、先王:前代君王。

23、大都不過參(sān)國之一:大城市的城墻不超過國都城墻的三分之一,參,同“三”。

24、中五之一:中等城市城墻不超過國都城墻的五分之一?!拔宸謬弧钡氖÷?。

25、小九之一:小城市的城墻不超過國都城墻的九分之一。“九分國之一”的省略。

26、不度:不合法度。

27、非制也:不是先王定下的制度。

28、不堪:受不了,控制不住的意思。

29、焉辟害:哪里能逃避禍害。辟,“避”的古字。

30、何厭之有:有何厭。有什么滿足。

31、為之所:給他重新安排個地方。

32、無使滋(zī)蔓(màn):不要讓他滋長蔓延,“無”通“毋”(wú)。

33、圖:除掉。

34、猶:尚且。

35、況:何況。

36、多行不義,必自斃:多做不義的事,必定自己垮臺。斃,本義倒下去、垮臺。漢以后才有“死”義。

37、姑:姑且,暫且。

38、既而:固定詞組,不久。

39、命西鄙北鄙(bǐ)貳于己:命令原屬莊公的西部和北部的邊境城邑同時也臣屬于自己。 鄙:邊 邑也,從邑,啚聲,邊境上的城邑。貳:兩屬。

40、公子呂:鄭國大夫。

41、堪:承受。

42、若之何:固定結(jié)構(gòu),對它怎么辦?之,指“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這件事。

43、欲與大(tài)叔:如果想把國家交給共叔段。與,給予。

44、臣請事之:那么我請求去侍奉他。事,動詞,侍奉。

45、生民心:使動,使民生二心。

46、無庸:不用?!坝埂薄ⅰ坝谩蓖ㄓ?,一般出現(xiàn)于否定式。

47、將自及:將自己趕上災(zāi)難。

48、收貳以為己:把兩屬的地方收為自己的領(lǐng)邑。貳,指原來貳屬的西鄙北鄙。 以為,“以之為”的省略。

49、廩(lǐn)延:地名,河南省延津縣北。

50、厚將得眾:勢力雄厚,就能得到更多的百姓。眾,指百姓。

51、不義,不暱(nì),厚將崩:共叔段對君不義,百姓就對他不親,勢力再雄厚,將要崩潰。 暱:同昵,親近。

52、完聚:修治城郭,聚集百姓。完,修葺。

53、繕甲兵:修整作戰(zhàn)用的甲衣和兵器???,修理。甲,鎧甲。兵,兵器。

54、具卒乘(shènɡ):準(zhǔn)備步兵和兵車。具,準(zhǔn)備。卒,步兵。乘,四匹馬拉的戰(zhàn)車。

55、襲:偷襲。行軍不用鐘鼓。本是貶義,后逐漸轉(zhuǎn)為中性詞。

56、夫人將啟之:武姜將要為共叔段作內(nèi)應(yīng)。夫人,指武姜。啟之,給段開城門,即作內(nèi)應(yīng)。

57、公聞其期:莊公聽說了偷襲的日期。

58、帥車二百乘 :率領(lǐng)二百輛戰(zhàn)車。帥,率領(lǐng)。古代每輛戰(zhàn)車配備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二百乘,共甲士六百人,步卒一萬四千四百人。

59、叛:背叛。

60、入:逃入。

61、公伐諸鄢:莊公攻打共叔段在鄢邑。

62、辛丑:干支紀(jì)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刂В鹤映笠剿任缥瓷暧闲绾?。二者相配,用以紀(jì)日,漢以后亦用以紀(jì)年。即二十三日。

63、出奔共:出逃到共國避難。奔,逃亡。

64、不弟:不守為弟之道。與“父不父,子不子用法相同?!薄洞呵铩酚涊d道:“鄭伯克段于鄢?!币馑际钦f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

65、如二君,故曰克:兄弟倆如同兩個國君一樣爭斗,所以用“克”字;克,戰(zhàn)勝。

66、稱鄭伯,諷失教也:稱莊公為“鄭伯”,是譏諷他對弟弟失教。譏,諷剌。失教,莊公本有教弟之責(zé)而未教。

67、謂之鄭志:趕走共叔段是出于鄭莊公的本意。志,意愿。

68、不言出奔,難之也:不寫共叔段自動出奔,是史官下筆有為難之處。

69、寘:“置”的通用字。放置,放逐。

70、誓之:為動,對她發(fā)誓。

71、黃泉:地下的泉水,喻墓穴,指死后。

72、悔之:為動,對這事后悔 。

73、潁考叔:鄭國大夫,執(zhí)掌潁谷(今河南登封西)。

74、封人:管理邊界的地方長官。 封:聚土培植樹木。古代國境以樹(溝)為界,故為邊界標(biāo)志。

75、有獻:有進獻的東西。

76、賜之食:賞給他吃的。雙賓語。

77、食舍肉:吃的時候把肉放置一邊不吃。

78、嘗:吃過。

79、羹:帶汁的肉。《爾雅·釋器》:“肉謂之羹。”

80、遺(wèi)之:贈送給她。

81、繄(yī)我獨無:我卻單單沒有??!繄,句首語氣助詞,不譯 。

82、敢問何謂也:冒昧地問問你說的是什么意思呢? 敢,表敬副詞,冒昧。

83、故:原故,原因和對姜氏的誓言。

84、悔:后悔的心情。

85、何患焉:您在這件事上憂慮什么呢?焉:語氣詞 [2] 。

86、闕:通“掘”,挖。

87、隧而相見:挖個地道,在那里見面。隧,隧道,這里用作動詞,指挖隧道。

88、其誰曰不然:那誰能說不是這樣(不是跟誓詞相合)呢?其,語氣助詞,加強反問的語氣。然,代詞,代莊公對姜氏發(fā)的誓言。

89、賦:賦詩,孔穎達疏:“謂自作詩也?!?/p>

90、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走進隧道里,歡樂真無比。

91、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走出隧道外,心情多歡快。

92、遂為母子如初:從此作為母親和兒子像當(dāng)初一樣。

93、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94、施及莊公:延及莊公。施,延及。

95、匱:盡。錫:通賜,給與。

相關(guān)問答
鄭伯克段于鄢翻譯
1個回答2024-02-20 23:41
鄭伯克段于鄢,翻譯如下 從前,鄭武公在申國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莊公和共叔段。莊公出生時腳先出來,武姜受到驚嚇,因此給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厭惡他。武姜偏愛共叔段,想立共叔段為世子,多次向武...
全文
鄭伯克段于鄢的名句
1個回答2024-02-27 08:17
 書曰:“鄭伯克段于鄢?!倍尾坏埽什谎缘?;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鄭伯克段于鄢 朝代:先秦 作者:左丘明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禪稿迅姜,生莊公及共...
全文
鄭伯克段于鄢出自哪?
1個回答2024-03-03 10:16
《鄭伯克段于鄢》出自《左傳》是春秋時期史學(xué)家左丘明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鄭莊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間為了奪國君君權(quán)位而進行的一場你死模段我活的斗爭。鄭莊公設(shè)計...
全文
鄭伯克段于鄢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3-11 13:42
鄭伯克段于鄢 《左傳》隱公元年 ----- 多行不義必自斃 【原文】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
全文
鄭伯克段于鄢的主要內(nèi)容
1個回答2024-01-27 21:49
鄭伯克段于鄢 《左傳》隱公元年 ----- 多行不義必自斃 【原文】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洞頌欲立之。亟請于武公,...
全文
鄭伯克段于鄢 是哪個年代的故事
1個回答2022-09-23 04:08
公元前722年5月
鄭伯克段于鄢的意思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15 22:15
鄭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說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用這個題目的原因是兄弟倆如同兩個國君一樣爭斗,所以用“克”字;稱莊公為“鄭伯”,是譏諷他對弟弟失教;鄢是指打敗公叔段地點鄢地。 《鄭伯克段于鄢》這篇文...
全文
鄭伯克段于鄢翻譯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5-01 03:55
鄭伯克段于鄢翻譯: 從前,鄭武公在申國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莊公和共叔段。莊公出生敗早時腳先出來,武姜受到驚嚇,因此給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厭惡他。武姜偏愛共叔段,想立共叔段為世子,多次向武...
全文
鄭伯克段于鄢讀后感
1個回答2024-05-28 04:27
給你幾個切入點吧: 1.皇家無父子。 2.無毒不丈夫。 3.是非功過后人評說。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