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具體事例來說明一個名言注意的是需要注意的事呢他是一個普通的勢力在我們生活中的事例

2024-01-22 06:13

1個回答
  功夫不負有心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功夫不負有心人。其實,世界上的人都是平等的,那為什么有些人的人生是成功的,而有些人是失敗的呢?是因為成功的人愿意付出努力,愿意經受困難;而失敗的人經常被困難打退,“只要你不跪下,沒有人會比你高”。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伤r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后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同擔任司州主簿。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把劉琨叫醒后,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zhèn)西將軍,實現(xiàn)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fā)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么?”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崩畎壮泽@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后,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fā)奮讀書。   古今中外,無數(shù)事實都在驗證著這條樸實無華的道理: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肯下苦功夫,鐵杵都能磨成針,還有什么辦不到...
相關問答
因為不注意文明交通而發(fā)生在身邊的小事例
1個回答2024-03-04 21:15
一個12歲的中學生,平時很喜歡逞強,無論是在哪,都不遵守規(guī)定,當然對于交通規(guī)則更是不屑一顧。他經常闖紅燈,不走斑馬線。但從小到大一直沒出過事,所以他更是囂張。一次,他要和同學過一條很寬很危險的國道。此...
全文
求只注重外在美而不注重內在美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1-20 16:14
分類: 教育/科學 >> 學習幫助 解析: 可以搜索一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個成語。 元末明初的劉基在他的寓言式小品文《賣柑者言》中講了這么個故事:杭州有個賣柑的人,善于保...
全文
求只注重內在美而不注重外在美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3-02 03:49
諸葛亮和他老婆的故事。 以諸葛亮的才智,要找個美女當老婆,可說是易如反掌。而他老婆黃月英確實個相貌平凡但才智過人,且非常賢惠的女人。 傳說黃月英雖然相貌平凡,但立志找優(yōu)秀的男士,他父親黃承彥抱著試...
全文
有關 不 注重小事的事例 不注重小事而釀成大禍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2-24 04:01
其實,個人小節(jié)從來就不是小事,一些看似平常、很不起眼的小事,往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作風和形象. 凡是一身正氣的人,必定是能在細微處嚴于自律的人,而那些小事上放縱自我的人,難免走向蛻變墮落.修身養(yǎng)德須...
全文
關于:大學生擇業(yè)應該更注重社會需求而不是個人需求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1-31 04:56
面對現(xiàn)實,不說大道理,自己的前途,自己來把握 . 當我們追求理想時,當然不能忽略了實際問題。 最完美的是能將理想和實際相結合, 找一份你最愛的工作。 當理想和實際有分歧時,你要分三步走。 1)面...
全文
關于:大學生擇業(yè)應該更注重社會需求而不是個人需求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1-28 14:00
面對現(xiàn)實,不說大道理,自己的前途,自己來把握 . 當我們追求理想時,當然不能忽略了實際問題。 最完美的是能將理想和實際相結合, 找一份你最愛的工作。 當理想和實際有分歧時,你要分三步走。 1...
全文
有關 不 注重小事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2-01 21:32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念凳。 意思為:連自己所屬敏搜的本分都做不好或沒有做,何來能力去治理天下呢? 由來:東漢時期有一少年名為陳藩,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業(yè),一天其友薜勤來訪,見其獨居的院內齷齪...
全文
比和比例有什么關系?注意:關系
1個回答2024-02-17 23:22
兩個量相“比”的結果可以成一定的“比例”
集中注意力名人事例
1個回答2024-02-02 00:58
趙襄王向王子期學習駕車技巧,剛剛入門不久,他就要與王子期比賽,看誰的馬車跑得快??墒?,他一連換了三次馬,比賽三場,每次都遠遠地落在王子期的后面。   趙襄王這下可不高興了,他于是叫來王子期,責問...
全文
集中注意力名人事例
1個回答2024-03-31 00:35
趙襄王向王子期學習駕車技巧,剛剛入門不久,他就要與王子期比賽,看誰的馬車跑得快。可是,他一連換了三次馬,比賽三場,每次都遠遠地落在王子期的后面。   趙襄王這下可不高興了,他于是叫來王子期,責問道:...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