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個古代名人持之以恒讀書的材料

2024-03-13 04:21

1個回答
司馬遷(前145-?),字子長,生于夏陽龍門(今山西韓城)。那里南鄰黃河,北面50里是著名的龍門山。長河名山,氣勢雄渾,同時又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司馬遷的童年是在家鄉(xiāng)度過的,他與農(nóng)夫牧童為伴,在飽覽故鄉(xiāng)山河名勝的同時,也有機會聽到許多相關(guān)的歷史傳說和故事,鄉(xiāng)土文化培育了司馬遷的靈秀豪邁之氣。其父司馬談曾任太史令,是一位刻苦勤奮的學者。他知識廣博,對諸子百家學說有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他兼容并包又崇尚道家的學術(shù)思想對司馬遷有直接的影響。

司馬遷在史官家庭中長大,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自幼就養(yǎng)成了讀書的習慣,從10歲開始誦讀用籀文寫就的文獻。漢代通行的是隸書,籀文是先秦古文字,司馬遷從小就打下了堅實的古文基礎。他的閱讀范圍相當廣泛,上至堯舜禹三代的典籍,下至西漢盛世的辭賦,他都有涉獵。至于諸子百家的著作,春秋戰(zhàn)國到秦漢之際的史料,乃至朝廷的公文檔案,都是他閱讀的對象。

司馬遷在20歲時有過漫游的經(jīng)歷,到過東南一帶許多地方。在會稽探訪大禹的遺址,在場上水濱憑吊屈原,在登封瞻仰許由的墳墓,在楚地參觀春申君的宮殿。在劉邦發(fā)跡的豐沛之地,司馬遷參觀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等人故居。在漫游過程中,他流露出對傳統(tǒng)文化及其深厚的感情。他有很強的好奇心,喜歡對歷史真相尋根求源。游覽韓信故里時,他聽當?shù)厝酥v韓信年輕時就胸懷大志,盡管家境貧寒,仍然把故去的母親安葬在高敞地。司馬遷實地考察了韓母的墓地,那里果然地勢開闊,證實了傳說的可信。司馬遷在廣闊的地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大大拓寬了視野,為《史記》的寫作搜集了許多新鮮的材料,他在游歷的過程中的真切體會和親身感受也一起寫入書中。

父親司馬談曾任太史令,他把修史作為自己的神圣使命,可惜壯志未酬而與世長辭。司馬遷子承父之志,繼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他開始了《太史公書》及后來稱為《史記》的寫作。但是,事出意外,天漢三年(前98年),李陵戰(zhàn)敗投降匈奴,司馬遷因向漢武帝解釋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獄,并處以宮刑,在形體和精神上給了他巨大的創(chuàng)傷。出獄后任中書令,他忍辱含垢,繼續(xù)寫作《史記》。前后經(jīng)歷了14年,《史記》的寫作已基本完成。司馬遷大約死于武帝末年,即公元前87年前后。

司馬遷修史

司馬遷修史初期,旨在繼承古代史學傳統(tǒng),并弘揚有漢一帶的精神,把修史看作是“明圣盛德”、述“功臣史家賢大夫之業(yè)”(《太史公自序》)。但是經(jīng)過李陵之禍以后,他的形體精神受到摧殘,心情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他的修史動機也有所調(diào)整。他列舉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孫臏、呂不韋、韓非等人著書立說的動機,認為自己也屬于發(fā)奮著書的類型,是在經(jīng)歷磨難之后通過著書抒發(fā)心中的郁悶和不平。司馬遷由于身陷囹圄、遭受宮刑,不再把修史僅僅看作是對歷史的總結(jié)、對西漢盛世的贊頌,而是和自己的身世之嘆聯(lián)系在一起,融入了較多怨刺的成分,許多人物傳記都寓含著作者的寄托,磊落而多感慨。司馬遷修史過程中前后心態(tài)的巨大變化,賦予《史記》這部書豐富的內(nèi)涵,它既是一部通史,又是作者帶著心靈創(chuàng)傷所作的傾訴。



程門立雪

楊時

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己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后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志求學,刻苦鉆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yǎng)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jīng)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游酢并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愚公移山

雄偉秀麗的王屋山位于河南西北部濟源縣城西北45公里處,東依太行,西接中條,北連太岳,南臨黃河。因“山形如王者車蓋”,故稱王屋山。王屋山絕頂海拔1715.7米,相傳為軒轅黃帝祈天之所,名日“天壇”。傳說中的“愚公移山”的地方在王屋山之陽,這是一條從王屋山主峰延伸下來的南北走向的大山梁。山梁西面為愚公村,東面是小有河,愚公村的人每天要繞過山梁到小有河去取水,愚公便帶領他的子子孫孫決心把它移走?,F(xiàn)在這條大山梁中間,確實斷開一條很大的山口,遠遠看去,真似人工開挖的一樣。



北山有個愚公,年紀將近九十歲,住在兩座大山的正對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進來都要繞遠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和你們盡力挖平兩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您的力量,并不能削減魁父這樣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況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紛紛說:“把土石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面?!庇薰谑菐ьI子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鑿石頭,挖泥土,用箕畚運送到渤海的邊上。鄰居姓京城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蹦蹦跳跳去幫助他們。冬夏換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智叟笑著阻止愚公說:“你太不聰明了。憑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氣,還不能毀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頭怎么樣?”北山愚公長嘆一聲說:“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不能改變的地步,還不如寡婦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沒有窮盡的,可是山不會增高加大,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沒有話來回答。



握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天帝被他的誠心感動,命令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兩座山。從此,冀州的南部,漢水的南面,沒有高山阻隔
相關(guān)問答
永恒之塔用來干什么的材料
2個回答2022-09-09 18:19
用來玩的材料…
永恒之塔材料在哪買
4個回答2022-09-12 16:10
有些可以把奧德粉末用物質(zhì)變換變換來的,奧德粉末在要塞上空有采集。每個學習生活技能的NPC旁邊都是還有衣NPC的,他就是用來賣那些我們沒有的東西,玻璃瓶在煉金術(shù)學習的人旁邊的NPC買的
堅持不放棄名人材料
1個回答2024-03-22 16:53
1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他年輕的時候,決心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但是,他們?nèi)叶疾煌?,認為他不是從事寫作的材料。由于他的堅持,父母同意給他一年時間,提供他一切方便,讓他從事寫作。一年過去了,他什么也沒有...
全文
什么材料不受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保持恒溫
2個回答2022-11-28 01:36
珍珠巖,膨脹蛭石,液體發(fā)泡劑等
持之以恒的恒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3-08-08 09:06
【解 釋】 長久堅持下去 字意:持 :對待,面對;之:代詞,泛指某件事情或某事物;以:用來;恒:指恒心。 詞義: 面對任何事情恒心對待。 【用 法】 作謂語、狀語;表示長久不變 【近義詞】 鍥而不舍、...
全文
持之以恒的恒什么意思 持之以恒出自何處
1個回答2023-12-19 15:53
1、持之以恒的恒釋義:恒心。 2、持之以恒,漢語成語,拼音是chí zhī yǐ héng。意思是長久堅持下去。 3、成語出處: 清·曾國藩《家訓喻紀澤》:“爾之短處,在言語欠鈍訥,...
全文
玫瑰小鎮(zhèn)的永恒愛戀需要什么材料
1個回答2022-12-17 11:47
你看和花里就有啊
持之以恒持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10-20 00:55
持之以恒持是堅持。出自清·曾國藩《家訓喻紀澤》:“爾之短處,在言語欠鈍訥,舉止欠端重,看書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崢嶸。若能從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進之以猛,持之以恒,不過一二年,自爾精進而不覺。” 釋義:...
全文
持之以恒“持”的意思
4個回答2023-03-27 15:25
1 持:堅持。 恒:恒心。 長久堅持下去。 【出自】:清·曾國藩《家訓喻紀澤》:“爾之短處,在言語欠鈍訥,舉止欠端重,看書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崢嶸。若能從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進之以猛. ...
全文
尋找名人、名篇、主持人或朗讀比賽的音頻材料
1個回答2024-05-23 11:45
中國播音主持網(wǎng),上面有很多全面的資料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