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飛來峰,詩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體形象中。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2022-08-31 20:00

3個回答
這首詩的第一句,詩人用“千尋”這一夸張的詞語,借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詩的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升的輝煌景象,表現(xiàn)了詩人朝氣蓬勃、胸懷改革大志、對前途充滿信心,成為全詩感情色彩的基調(diào)。詩的后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表現(xiàn)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
唐宋八大家除了蘇軾,還有唐代的 韓愈 柳宗元 宋代的 蘇轍 蘇洵 曾鞏 王安石 歐陽修
( 孟浩然) 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詩人,與王維齊名 “王孟”
  登飛來峰〔1〕

  飛來山上千尋塔〔2〕,聞?wù)f雞鳴見日升〔3〕。

  不畏浮云遮望眼〔4〕,自緣身在最高層〔5〕。

  【注釋】

  〔1〕飛來峰:在越州(今浙江紹興)飛來山,據(jù)史志記載,山上有塔高二十三丈,站在山上可見海上日出。

  〔2〕千尋:極言其高。古以八尺為一“尋”。

  〔3〕雞鳴見日升:孟浩然《天臺》詩:“雞鳴見日出,常與仙人會。”此用其語意。

  〔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漢陸賈《新語》:“邪臣蔽賢,猶浮云之障白日也?!碧评畎住兜墙鹆犋P凰臺》:“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5〕自緣:只因為。

  【導(dǎo)讀】

  皇
相關(guān)問答
登飛來峰中詩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體形象中.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1個回答2022-10-24 18:11
這首詩體現(xiàn)怎樣的人生哲理?提示了站的高看的遠的人生哲理
登飛來峰中詩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體形象中.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1個回答2022-09-26 23:52
揭示了只有站的高,看的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到的深刻哲理
秋水是篇寓言,說說本文是怎樣援譬設(shè)喻,將抽象的哲理化為具體形象的?
1個回答2024-01-29 21:10
《秋水》(節(jié)選)善于援譬設(shè)喻的特點是運用比喻說明道理,例如: 1、用井蛙、夏蟲、曲士來比喻那些,因環(huán)境所限而不能與之語大理的人。 2、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四海之在天地,空之在大澤,這一連串的...
全文
登飛來峰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2個回答2022-10-30 20:44
《登飛來峰》是一首七言絕句,是北宋詩人王安石所作,本詩作者通過對自己親身登臨千尋塔遠望,一覽無余的視角直接描寫,來抒發(fā)出他心中興奮愉悅的心情,和遠大的政治抱負。 作品名稱:《登飛來峰》 創(chuàng)作年代:...
全文
登飛來峰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1個回答2023-07-20 04:10
表現(xiàn)作者不顧外世觀念的低俗,潔身自好,一心向高處的思想
登飛來峰中的浮云指的是什么,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1個回答2023-06-10 18:55
浮云在詩句里表面意思是指漂浮在空中的云老則彩,按照這首詩的深意,則是指那些奸佞小人。是為了告盯枝訴我們,要有自己的抱負、要凱含敏不畏艱險、要有寬廣的胸懷
抽象與具象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3-01-17 04:33
抽象 1:從許多事物中,舍棄個別的、非本質(zhì)的屬性,抽出共同的、本質(zhì)的屬性的過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如: 快樂 (當做為一個抽象化)可以指涉成能使人快樂的人事物。 建筑 不只指涉著安全、...
全文
等待漫畫揭示了什么現(xiàn)象
1個回答2024-02-21 03:42
很急?;非常急;超級急?
具象、意象、抽象的區(qū)別
3個回答2023-01-10 21:00
1,一看就知道形象,馬上能聯(lián)系到你所有的經(jīng)驗記憶,外形十分相似,“有具體的形象”就叫做具象,以真實再現(xiàn)客觀形象為主。 2,意象,以人的感情來摻入客觀現(xiàn)實,對客觀現(xiàn)實進行有取舍的改造,保留一定形...
全文
具象、意象、抽象的區(qū)別?
1個回答2023-01-03 05:16
具象是具體的形象,抽象是與具象相對的概念,而意象則特指詩文中被作者賦予了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