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畔臨池"作何解釋

2022-09-19 01:19

1個回答
夜晚的時候,來到池塘旁邊
相關問答
夜半臨深池
1個回答2024-02-27 05:02
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 是說一個盲人騎著一匹瞎馬在半夜沒人的時候,走在深池的邊上,快要掉下去了,這多危險啊。 現(xiàn)在經(jīng)常比喻面臨著巨大的危險而不自知的情況,比如說那些犯罪份子,就可以形容為盲人...
全文
有關夜半臨深池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3-08 22:50
“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原文出自何處? 《世說新語-排調》第61條: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共作了語。顧愷之曰:「火燒平原無遺燎?!够冈?「白布纏棺豎旒旄?!挂笤?「投魚深淵放飛鳥?!勾巫魑UZ?;?!-- -->...
全文
子夜鸮池卓臨最后看的是誰
1個回答2023-10-21 04:45
《子夜鸮》中,池卓臨最后看的是**池映雪**。池渣吵映雪是池卓臨的女朋友,在池卓臨埋轎彌留之彎梁肆際一直是她在身邊照顧。
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2-22 16:21
  學習書法謂“臨池”。晉衛(wèi)恒《四體書勢》云:“弘農(nóng)張伯英者,因而轉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書而后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薄芭R池”義出此。宋曾鞏《墨池記》載,王羲之亦有墨池故跡在臨川(今屬江西)城...
全文
臨池學書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03 08:48
王羲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他從四、五歲開始練字,直到五十九歲死時止,共練了五十多年,越到晚年字寫得越好,他很羨慕張芝的草書,經(jīng)常以“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故事鞭策自己。后人以“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全文
臨池學書
1個回答2024-02-06 08:45
王羲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他從四、五歲開始練字,直到五十九歲死時止,共練了五十多年,越到晚年字寫得越好,他很羨慕張芝的草書,經(jīng)常以“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故事鞭策自己。后人以“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全文
臨池是哪里的
1個回答2024-03-18 15:33
臨池鎮(zhèn)位于鄒平縣最南端,處于濱州、淄博、濟南三市交界處,309國道與王維路并行橫穿鎮(zhèn)境南北15公里,膠濟鐵路沿鎮(zhèn)而過,總面積50.3平方公里,轄5個管理區(qū),43個行政村 在目前的中國,村有...
全文
臨池學書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3 13:45
臨池學書指的是張芝。 故事: 東漢末年,敦煌酒泉這個地方,出了一個愛好書法的少年,名叫張芝。在他家附近有一個池塘,池塘邊有一塊很大的青石。由于家里貧窮,買不起紙,于是張芝每天早早起來,就以這塊大...
全文
成語臨池學什么
1個回答2024-02-23 15:01
臨池學書 [lín chí xué shū] 基本釋義 臨:靠近,挨著;池:硯池;書:書法。指刻苦練習書法。 出 處 《后漢書·張芝傳》:“尤好草書,學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書而后練。臨池學書,...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