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在描寫月色時用了什么共同的手法,這樣的手法有事嗎好處

2022-11-03 16:23

2個回答
“白描”作為一種表現方法,是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白描手法運用極簡省的語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
寥寥數語,幾筆勾勒,不但將月光之美盡收筆底;而且字里行間,表露了蘊含在作者內心深處的深情。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全句無一字寫“月”,而又無一字不在寫“月”。月光臨照,庭下如積水空明,可以推見到月色之明了;“水中藻、荇交橫”,可以推見月光之清了.蘇軾寫月夜景,不是明寫,而是暗寫,別具匠心地從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見到月色清朗空明。由于抓到了特點,整個描述就顯得精約而傳神了。寫了月下庭中景物。抒發(fā)了對月光,竹柏蔬影的感受。既有欣喜愉悅,也有落寞孤寂。
相關問答
描寫“蘇軾”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3-08 23:06
豪邁豁達[háo mài huò dá] 氣度寬廣,灑脫,性格開朗。 例句:他豪邁豁達的性格使他結交了很多的朋友。 豪邁不群[háo mài bù qún]:群:合群。性格豪放而不合群。 例句...
全文
描寫蘇軾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3-02 17:05
豪放不羈;率性而為
蘇軾描寫月色運用了什么共同的手法
1個回答2022-11-02 17:15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全句無一字寫“月”,而又無一字不在寫“月”.月光臨照,庭下如積水空明,可以推見到月色之明了;“水中藻、荇交橫”,可以推見月光之清了.蘇軾寫月夜景,不是...
全文
蘇軾與誰共游赤壁?
1個回答2024-05-30 19:38
【甲】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
全文
用哪三句話描述蘇軾放羊?
1個回答2024-03-01 11:06
你好,據我所知,應該是蘇武牧羊,一個非常有名的典故。
簡述蘇軾生平 蘇軾的故事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2-24 05:49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 嘉祐二...
全文
蘇軾的《琴詩》中,蘇軾所思考的問題是什么?
1個回答2022-10-07 03:31
琴聲從哪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