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對男子年齡的別稱

2022-11-17 22:35

4個回答
小時候叫襁褓,十來歲的叫總角,十五左右的叫束發(fā),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或者花甲或者耆,七十叫古稀或者耋,八十叫耄,一百叫期頤之年。都是男的年齡別稱。
男子二十歲稱之為弱冠.
三十歲 古代稱之為而立
四十歲 古代稱為不惑.
五十歲為知命 六十歲 古代稱之為花甲 七十歲 古代人稱之為古?。?八九十歲古人稱之為“耄耋”(音 冒碟) 一百歲古稱期頤.
不滿周歲——襁褓2~3歲——孩提女孩7歲——髫年男孩8歲——齠年幼年泛稱——總角10歲以下——黃口13~15歲——舞勺之年15~20歲——舞象之年12歲(女)——金釵之年 20歲(男)——弱冠13歲(女)——豆蔻年華15歲(女)——及笄之年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20歲(女)——桃李年華24歲(女)花信年華至出嫁——梅之年至30歲(女)——半老徐娘30歲(男)——而立之年40歲(男)——不惑之年、強(qiáng)壯之年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xiāng)之年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歲——杖朝之年80~90歲——耄耋之年90歲鮐背之年100歲——期頤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20歲(男)——弱冠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qiáng)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xiāng)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相關(guān)問答
結(jié)婚被人們稱為"大齡青年"的標(biāo)準(zhǔn)是多大年齡?
1個回答2022-10-15 08:00
一般是以30歲為主。
什么年齡段稱大姐?什么年齡段稱阿姨?什么年齡段稱大媽?什么年齡段稱大娘?
3個回答2023-02-15 19:05
一般40-50以上叫大姐,50-60叫阿姨,60以上可叫大媽,大娘 人有對面之情,最好比你大的都叫姐,小一點點也可以叫姐
什么年齡段稱大姐?什么年齡段稱阿姨?什么年齡段稱大媽?什么年齡段稱大娘?
1個回答2023-02-17 19:23
1.14至20歲年齡段未婚女孩稱大姐。 2.20至40歲年齡段婦女稱為阿姨。 3.40至50歲年齡稱為大媽。 4.50歲以上稱為大娘。
什么年齡段稱大姐?什么年齡段稱阿姨?什么年齡段稱大媽?什么年齡段稱大娘?
2個回答2023-04-24 10:11
看跟你年齡差別10歲以內(nèi)的叫大姐。但是女人嘛沒人愿意說她老,那些比較時髦潮流的中年婦女你叫他大姐,她也會很高興,阿姨和大媽大娘年齡差不多一般在40歲以上,阿姨一般用于城市,大媽大娘比較土用于農(nóng)村
年齡稱謂的稱謂來歷
1個回答2024-02-15 02:26
在閱讀古文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碰到一些表達(dá)年齡稱謂的詞,如:“弱冠”、“耄耋”等。學(xué)生往往對此很費解。其實類似這樣的詞還很多,都是我們在閱讀古文的過程中所必須了解的知識。古人的年齡稱謂來源不一,大多根據(jù)...
全文
年齡別稱
2個回答2022-12-24 19:05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即乃稚氣未脫的少兒代稱也; ...
全文
對年齡的稱呼
1個回答2024-03-11 11:10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
全文
女子的年齡可以稱為“芳齡”,那么男子的年齡要怎么稱呼呢
1個回答2023-03-31 11:07
對同輩人用貴庚 對長輩用高壽
蒲松齡別稱什么?世稱什么?
2個回答2023-02-16 12:11
蒲松齡(1640-1715,明崇禎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
古代為什么把百歲的老人的年齡稱謂,稱為期頤之年?
1個回答2024-01-26 06:17
期頤之年是出自于我們古代的一本書上,然后用來指年過百歲的老人,剛開始在《禮記》上說的模液兆是百年期頤,那這個期主要就是指還在,就是還可以期待,頤在古代是撫養(yǎng)教養(yǎng)的意思,所以合起來就是人到百歲過后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