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飲酒(其五)如何體現(xiàn)詩人心態(tài)變化

2022-11-18 22:15

1個回答
這首詩寫自己心與世俗遠離,所以身在塵世,而心能感受超塵絕俗的真趣。 自己雖構(gòu)屋居住人間,但沒有世俗車馬往來的喧鬧。這是因為自己的心遠離塵俗,所以即使身居鬧市,也如同在偏遠的地方一樣,不受干擾。蘇軾說:“因采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這兩句是說無意中偶見南山,從南山勝境和悠然自得的心情,與自己隱居的生活中,感受到真意妙趣。日落時分,山景尤佳,飛鳥相伴而還。萬物各順其自然,這里有很深的奧妙,欲辨而忘其言不能辨。
詩歌的主旨是展示詩人運用魏晉玄學 “得意忘象”之說領悟“真意”的思維過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 味的哲理演繹。詩中寫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寫了幽美淡遠的景,在情景交融的 境界中含蓄著萬物各得其所、委運任化的哲理;這哲理又被詩人提煉、濃縮到 “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給讀者以理性啟示,整首詩的韻 調(diào)也更顯得雋秀深長。 宋代朱熹說:“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 那邊一面招權(quán)納貨。陶淵明真?zhèn)€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晉宋人物?!边@首詩正刻 畫了詩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風貌。他不象一般隱士那樣標榜超塵出世,而是“結(jié) 廬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卻能做到“無車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 何在?詩人意味深長地說:“心遠地自偏”。心靜,境自靜。無求名求利之心, 即使身居鬧市,也宛如在山。這深刻的道理被詩人平淡地說出,親切感人。 詩歌巧妙地運用了象征手法。“鳥倦飛而知還”,那只在晚照中翩然歸來 的鳥和那個悠然見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這幽靜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 歸宿。
相關(guān)問答
飲酒 陶淵明
1個回答2024-01-26 00:09
陶淵明《飲酒》賞析 ●原文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背景簡介 陶淵明(365~427...
全文
陶淵明《飲酒》全文?
1個回答2024-03-19 07:11
《飲酒》是中國古代文學家陶淵明的作品之一。以下是《飲酒》的全文、譯文、出處、創(chuàng)作背景、使用環(huán)境和作者簡介: 全文: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
全文
陶淵明《飲酒》 全詩
1個回答2024-03-17 17:21
晉末宋初文學家陶淵明 其一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 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白話譯文: 衰榮沒有固...
全文
陶淵明的飲酒是一首什么詩
1個回答2024-02-13 19:20
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 序 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 其一∶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
全文
陶淵明 的飲酒出自哪兒?
1個回答2024-03-15 00:59
飲 酒① 【晉】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②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 悠悠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③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全文
陶淵明 飲酒
1個回答2022-12-24 23:40
I don't know
陶淵明的《飲酒》
1個回答2022-09-27 01:04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可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是陶淵明的飲酒其五,最有名的一篇啦。
飲酒 陶淵明
4個回答2022-07-08 04:14
飲酒 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飲酒 陶淵明
1個回答2023-08-21 02:05
飲酒》(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飲酒 陶淵明
1個回答2022-10-13 04:30
飲酒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