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同源分化和同音假借的區(qū)別?

2023-01-28 23:07

1個回答
古代漢語中的同源分化和同音假借,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區(qū)別。
1、內(nèi)涵和外延不同?!巴捶只?,是指語義相通或相同,聲音相近或相通轉(zhuǎn)的一組漢字的分化演變?!巴艏俳琛?,是本來有這個字,但因為與其它字讀音相同或相近,于是被借來使用的漢字。前者既與讀音相關,又與字義相關,后者只與讀音相關,與字義無關。
2、含義和用法不同?!皬V”與“曠”、“堅”與“緊”是兩組同源分化字,第一組在字義上都有廣闊的意思,并且韻母相同。第二組在字義上都有堅固的意思,并且聲母相同。在“張良出,要項伯”中,“要”是“邀”的假借字;在“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中,“蚤”是“早”的假借字。借字和被借字之間,只是讀音相近,與字義完全沒有關系。
3、概念涉及的領域不同。同源分化是造字的問題,意義上有詞義分化的同源關系。為了區(qū)分一個字的本義和分化義(又叫孳乳義、派生義等)而另造一個新的區(qū)別字,這樣形成的古今字就屬于“同源分化”。同音假借是用字的問題。本來沒有的字,現(xiàn)在為了表達的需要,在不另造新字的情況下借用舊字來充當新義,就成了假借。
相關問答
漢源火車站到漢源一中怎么坐車求解?
1個回答2025-01-11 15:56
建議:漢源火車站(烏斯河)坐班車…>漢源汽車站坐面包車…>九襄。 具體是:在漢源火車站(烏斯河)下車出站后,有很多面包車、出租車、班車,坐到漢源汽車站,然后坐面包車到九襄汽車站,漢源一中就在汽車...
全文
漢字的起源故事
1個回答2024-02-10 13:52
1.倉頡造字: 傳說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國史書上記載只有三個人,虞舜、倉頡、項羽。虞舜是禪讓的圣人,孝順的圣人,而倉頡是文圣人,項羽則是武圣人。 相傳,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jié)繩”。...
全文
漢字起源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07 07:10
人類有了語言,就可以積累知識,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記錄語言、交流信息。語言把人和動物區(qū)分開來,文字把人類社會的原始階段和文明階段區(qū)分開來。文字更打破了語言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限制,將語言傳送到遠方...
全文
關于漢字起源故事
1個回答2024-02-07 19:49
倉頡到南方巡狩,看見一只龜,龜背上有許多花紋。他想花紋能表示意義,定下一個規(guī)則,就可以記載事情,他看盡了星宿、山川、鳥獸蟲魚、草木器具,造出不同的符號,并且定下了符號的意義。倉頡把這種符號叫作"字...
全文
漢字起源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6 20:48
  漢字的來歷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于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于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jié)繩”、“八卦”、“圖畫”、“書...
全文
漢字的起源故事
1個回答2024-01-24 21:24
1.倉頡造字: 傳說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國史書上記載只有三個人,虞舜、倉頡、項羽。虞舜是禪讓的圣人,孝順的圣人,而倉頡是文圣人,項羽則是武圣人。相傳,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jié)繩”。在...
全文
漢字起源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9 14:38
人類有了語言,就可以積累知識,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記錄語言、交流信息。語言把人和動物區(qū)分開來,文字把人類社會的原始階段和文明階段區(qū)分開來。文字更打破了語言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限制,將語言傳送到遠方...
全文
有哪些漢字起源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20 21:03
在世界四大古文字體系中,惟有以殷墟甲骨文為代表的中國古漢字體系,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演變而承續(xù)至今,書寫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史。從古老的甲骨文到今天的漢字,漢字一共有多少個呢? 近年來一直致力于古文...
全文
美的漢字來源及故事?
1個回答2024-02-22 09:54
(讀作měi)字的來歷: 美字其實并不是羊大為美,而是由象形字演變來的。古人當時喜歡在頭上戴有羊角牛角之類的裝飾品,用現(xiàn)代漢語說就是美的,漂亮的,威風的。所以美的象形字就是一個人,頭上戴著一對牛角(...
全文
關于漢字的來源故事
1個回答2024-01-24 19:59
  漢字是中華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載了我們幾千年的歷史,而且也是從古到今人們進行溝通的重要手段。由漢字衍生出來的書法藝術,更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但是,漢字,是怎么造出來的?   研究漢字的...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