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極必反兒童故事

“物極必反,反極必正”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2-11-27 23:36

“物極必反,反極必正”的意思是事物發(fā)展到極點,會向相反方向轉(zhuǎn)化。

什么是物極必反
1個回答2024-01-24 14:08
物極必反,漢語成語,指事物發(fā)展到極點,會向相反方向轉(zhuǎn)化。成語出自《呂氏春秋·博志》:“全則必缺,極則必反。出處
《呂氏春秋·博志》:“全則必缺,極則必反。”《鹖冠子·環(huán)流》:“物極則反,命曰環(huán)流?!?宋·朱熹《近思錄》引宋·程頤曰:“如《復(fù)卦》言七日來復(fù),其間無不斷續(xù),陽已復(fù)生,物極必返,其理須如此?!?br/>
示例:明馮夢龍清蔡元放《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七回:“物極必反,子宜速歸。不然,胥當踐‘復(fù)楚’之約!”

《呂氏春秋》是戰(zhàn)國末年秦相呂不韋集合眾多門客共同編輯而成的理論巨著,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八年)成書。該書以儒家學(xué)說為主干,以道家理論為基礎(chǔ),以名、法、墨、農(nóng)、兵、陰陽家思想學(xué)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xué)說為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其中《博志》篇有這么十二個字:“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簡直把物極必反的命題說徹底了。

而將這一觀點提出并貫徹始終的,是公元前楚國的著名思想家,道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在老子的著作《道德經(jīng)》中第五十五章,有言道:“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br/>
其中”物壯則老“的意思即是:事物壯盛到了極點就會衰朽。

司馬遷在《史記·田叔列傳》中下筆不凡:“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也?!闭J為物極必反是一個普遍適用的自然規(guī)律。

《淮南子》則是一部雜家之作,相傳為西漢初年淮南王劉安及門客編著,其中的《道應(yīng)訓(xùn)》篇似乎有新的提法:“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日中而移,月盈而虧?!逼渲小皹窐O則悲”一句后來發(fā)展成“樂極生悲”,與“物極必反”結(jié)合,就成了“物極必反,樂極生悲”的民諺。人們應(yīng)用時盡管因具體內(nèi)容不同有若干變動,但這個諺語的基本骨架一直沒有太大變化。

《漢書·東方朔傳》也留下一句名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彼^清澈,魚兒就難以存活;人過于明鑒,就很難找到合作伙伴,勸人不要太苛刻,太苛求,能做到大事不胡涂就不錯了,小事就不必斤斤計較了。

《三國演義》開宗明義就指出封建社會改朝換代的發(fā)展規(guī)律: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不知道這句話是羅貫中自己的原創(chuàng),還是他引用了當時流行的諺語,反正中國老百姓無人不曉得,無人不會用。

《紅樓夢》這部古典文學(xué)巨著,堪稱是中國封建王朝盛極必衰的歷史。曹公筆下的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簡直就是“樂極生悲”的諺語集成,甄士隱對《好了歌》的“大徹大悟”,仿佛是封建地主階級對無法挽救的歷史頹勢發(fā)出的陣陣哀鳴。而曹雪芹筆下“水做的女兒”,其故事也無不隱含著物極必反的命運。王熙鳳“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賈惜春“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泵钣裥员靖邼?,但“可憐金玉質(zhì),終陷淖泥中”……
別人說物極必反我該說什么才好
1個回答2022-10-24 23:33
你對她說:你說的對
什么是物極必反
1個回答2024-03-08 09:17
物極必反的意思是指事情發(fā)展到了極致就會像相反的方向轉(zhuǎn)變。物極必反出自《呂氏春秋·博志》:“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物極必反的近義詞有極則必反、剝極則復(fù)、樂極生悲等。“極”是極限的意思,“反”是相反、向相反的方向。物極必反有貶義,生活中常常用作謂語、分句。例如:對待犯了錯誤的孩子訓(xùn)斥不能過于嚴厲,要物極必反,激起孩子的叛逆心。

  用“物極必反”來造句,例如:公司關(guān)于新研發(fā)的產(chǎn)品的宣傳廣告太極端了,小心物極必反。

臥及必反,經(jīng)常跟否極泰來聯(lián)系在一起
。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意思是指事物發(fā)展到了極端,就會向相反的方面轉(zhuǎn)化.壞的到了盡頭,好的就來了.哲學(xué)上有一個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舊的事物會被新的事物否定,世界就是在否定之否定中前進的.
物極必反這句話出自哪里?
1個回答2024-03-13 14:15
【釋
義】月亮圓的時候就容易發(fā)生月蝕,水滿了就會溢出來.比喻事物盛到極點就會衰落.“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虧:缺,萬事有度,誰都不是彈性無限的藤條,扯得太緊總有崩潰的那一刻,出現(xiàn)“物極必反”矛盾轉(zhuǎn)化的現(xiàn)象,是因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tǒng)一體,都有矛盾的兩方面.當在一定條件下,矛盾的某一方面占統(tǒng)治地位,起決定作用了,事物就呈現(xiàn)出由它所決定而具有的性質(zhì).但其中又蘊含著對立面,并會不斷經(jīng)過量的積累,最終占統(tǒng)治地位,使事物走向反面.月盈則虧,水滿自溢,人自滿,則難以再有進步.所以當滿月的時候不要高興得太早,而月虧的時候也不用沮喪,安下心來,風水輪流轉(zhuǎn),好風水也會來光顧你的.只要留得青山在,總會得到它的.所以一定不要太急于求成.轉(zhuǎn)機好像就是這個時候出現(xiàn)的.
【出
處】《周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示
例】常言“~”,又道是“登高必跌重”.★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三回
【亦
作】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全句應(yīng)該是經(jīng)后人修改過的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自滿則敗,自矜則愚與之相近的諺語:
1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2欲速則不達
3滿招損,謙受益
4過猶不及5等高跌必重
6鍋頭飯好吃,過頭話不好說.7天行有常
不為堯存
不為桀亡
8君不見
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現(xiàn)代話語翻譯:這是一個哲學(xué)命題,即事物矛盾的雙方是互相轉(zhuǎn)化的.中國先哲們早就注意到了盛極必衰、否極泰來、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現(xiàn)象;也即俗話說的“人無百日好,花無千日紅”、“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流行歌曲里唱的“好花不常開,好景不長在”也是這個意思.
從個人命運來說,中國人也早就關(guān)注到聚散、浮沉、榮辱、用藏、泰否這些相對立的觀念范疇之間的可轉(zhuǎn)化性和相反相成性.了解了這個道理,就會視一切變化為正常,就會對一切事情的發(fā)生有思想準備,也不會與天道即客觀規(guī)律死頂下去.
物極必反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3-14 08:08
【意思】事物發(fā)展到極點就會向相反的方面轉(zhuǎn)化。

《鹖冠子·環(huán)流》:“物極則反,命曰環(huán)流。

”極:頂點。

反:走向反面。

【讀音】wùjíbìfǎn

【出處】《呂氏春秋·博志》:“全則必缺,極則必反。

”《鹖冠子·環(huán)流》:“物極則反,命曰環(huán)流。”
擴展資料
【近義詞】

日中則昃 [rìzhōngzézè]昃:太陽偏西。

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西。

比喻事物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化。

出處:《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乎人乎!”

【反義詞裂前】

千篇一律 [qiānpiānyīlǜ]形旦凱容文章公式化。

也比喻完全按老一套,沒有任何變化。

出 處: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千篇一律;詩道未肆遲清成;慎勿輕看;最能易人心手?!?/div>
物極必反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3-08 02:33
  物極必反
  wù jí bì fǎn
  【解釋】極:頂點;反:向反面轉(zhuǎn)化。事物發(fā)展到極點,會向相反方向轉(zhuǎn)化。

  【出處】《呂氏春秋·博志》:“全則必缺,極則必反?!薄尔i冠子·環(huán)流》:“物極則反,命曰環(huán)流?!?br/>
  【結(jié)構(gòu)】主謂式。

  【用法】多用來表示事物發(fā)展到極點;一定會走向它的反面這一必然趨勢。一般作謂語、定語、分句。

  【辨形】反;不能寫作“返”。

  【近義詞】周而復(fù)始

  【反義詞】千篇一律

  【例句】
  (1)~;是事物發(fā)展的一條規(guī)律。
  (2)汽球吹氣鼓圓以后;再鼓氣就會崩破;這就叫~。
物極必反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2-07 08:46

物極必反什么意思介紹如下:

【物極必反 wù jí bì fǎn】:極:頂點;反:向反面轉(zhuǎn)化。事物發(fā)展到極點,會向相反方向轉(zhuǎn)化。近義詞:周而復(fù)始?反義詞:千篇一律?相似詞:反面人物?必恭必敬?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一物降一物?極限?消極?極品?南極。

造句如下:?

1、當知器滿則傾,須知物極必反。

2、希望與氏賣失望。世界就是這樣物極必反,終于在人們快絕望的時候一個人站了出來他說他能帶領(lǐng)人們走向自由幸福之路,他領(lǐng)導(dǎo)人們搶回家園,領(lǐng)導(dǎo)人們建設(shè),然而就在人們確信他能把人們帶上沒有血淚的生活的時候,終于旁邊那些毀滅的力量發(fā)現(xiàn)了它并且和快消滅了他,人們在次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3、后來,不知是香港這片福地的風水抑或是物極必反的緣故,那次破天荒的入市行動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亦證明行動本身有其理據(jù)。

4、而且物極必反,處在叛逆階段的中學(xué)生不是笨得可以任人擺布的,你抑制他殲悉逗們的行為,他們表面上或許服從你,但這種服從不是校方的勝利,因為說不定他們在心底正郁積著不滿情緒,而這種情緒久而久之就會發(fā)展為更可怕的變相性格。

5、它是物極必反,對過去閉目塞聽、自滿自足的那種盲目自大狀態(tài)的合乎規(guī)律的反撥,反映出我們許多研究工作者特別是中青年同志們沖破禁區(qū)的理論勇氣,和要在文藝理論研究上闖出新路來的中華有志之士昂揚、奮進的精神。

6、我堅信凡事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7、凡事都存在正負二個方面,可謂物極必反,就是所謂的辯證。

8、世界陸派上的事總是物極必反,可以說是亙古不變的定律。

9、而且刺激時間過長即服藥時間過長,那么,物極必反,由興奮到麻痹,b細胞生理功能益趨衰退,胰島素分泌量越會減少。

10、物極必反,沒人明確它的標準,真理也抵不上一時的高興,一時的高興又要比突如其來的痛苦短暫,而痛苦最終卻讓人覺得自己在成長。

物極必反 故事
1個回答2024-02-11 02:28
從前有一個人,他覺得每天吃飯都要吃三頓,挺麻煩的,于是他想,能不能把好幾天的飯量都在一天之內(nèi)吃完呢,于是他聚集了好幾天的糧食,吃啊吃啊,一邊吃一邊還想,以后幾天就可以吧吃飯的時間節(jié)省下來了,心里還美著呢,結(jié)果,他撐死了。



一個人每一天的飯量是有限的,每一頓的飯量也是有限的,如果不顧客觀規(guī)律,那就只能辦傻事了,你說對嗎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物極必反
1個回答2024-02-19 08:25
緣木求魚yuán mù qiú yú
[釋義] 緣:順著;木:樹。沿著樹干爬上樹去捉魚。比喻方法不對;徒勞無功。
[語出]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有欲;猶緣木而求魚也?!?br/>[正音] 求;不能讀作“qǔ”。
[辨形] 魚;不能寫作“漁”。
[近義] 水中撈月 緣山求魚 竹籃打水
[反義] 探囊取物 甕中捉鱉
[用法] 含貶義。一般作謂語、賓語。
[結(jié)構(gòu)] 連動式。
[例句] 想不用功而取得好成績;就像~;那是不可能的。
[英譯] do things by the wrong method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