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藝人豫東大鼓

什么是豫西鑼鼓?
1個回答2022-09-29 17:35

鑼鼓隊的樂器包括:

鉦鑼、篩鑼、大鑼、小鑼(手鑼)、馬鑼、鏜鑼、云鑼;大鐃、鈸、大鈸、水鈸、齊鈸、镲鈸、小鈸、鉸子、碰鐘等。鼓類有:單皮鼓(班鼓)、懷鼓、堂鼓(唐鼓)、大鼓、盆鼓等。

鑼鼓的組合運用,大體分為3類:

第1類由大鑼、小鑼、鈸、鼓板組成,以大鑼為主體;

第2類由小鑼、鼓板組成,以小鑼為主體;

第3類由鈸、小鑼、鼓板組成,以鈸為主體。

著名鑼鼓

豫西鑼鼓以靈寶的亞武天鑼、齊天圣鼓、程村女子鑼鼓、湖濱區(qū)威風鑼鼓最為著名。

亞武天鑼可行進表演亦可站場表演,它陣容龐大,雄壯激烈,激昂感人,以氣勢見長。

齊天圣鼓常用于站場表演,樂曲結(jié)構(gòu)靈活,鼓點多變,鼓手在表演中摹擬猴子種種機智靈巧、滑稽可愛的動作,邊演奏,邊舞蹈,大抵一組猴鼓樂隊為15人,猴王一人,打鑼擊鼓,顯得異?;顫姛狒[,引人入勝。

豫劇在全國的巨大影響,出現(xiàn)了哪些著名鼓師
1個回答2024-03-21 11:57
20世紀以來,單是省內(nèi)外公辦與民間的豫劇專業(yè)團體中,能享譽一方的著名鼓師即逾千人。要者如(依生年為序):楊德生(1888—1970)、陳克玉(1907—1957)、杜學全(1907—?)、劉大勝(1912—1960)、王福順(1913_?)、孫憲生(1913_?)、周祥思(1916—1984)、李作英(1917—1982)、王玉坤(1917—?)、王士祿(1920—1977)、王玉出(1920—?)、崔國斌(1921—1985)、孫德勝(1925—1983)、喬長勝(1925—)、杜全貨(1925—1977)、杜文學(1925—)、李保全(1925—)、羅永欽(1926—1984)、牛東方(1927—?)、張志召(1930—1984)、霍長河(1932—)、王玉民(1933-)、楊發(fā)兗(1933—)、郭金聲(1934—)、蔡云海(1935—)、吳長寅(1935—1978)、陳海洲(1936
豫劇開場的一段敲鑼打鼓叫什么
1個回答2023-09-07 15:21
武曲的旁白伴奏
豫劇名人有沒有姓邊的藝術(shù)名人
1個回答2022-10-27 20:45
你不是說的邊玉潔吧
山西鑼鼓的山西鑼鼓藝術(shù)家
1個回答2024-03-14 21:20

山西鑼鼓以粗獷、剽悍、雄奇、自然的地域特色,表現(xiàn)了黃河兒女純樸、率直、激昂、豪邁的情懷,因而被譽為“中國第一鼓”。
30年來,山西籍襪備的鑼鼓藝術(shù)家們繼承傳統(tǒng)、不斷創(chuàng)新,把鑼鼓事業(yè)敲到了世界的許多角落。
王秦安、王全惠、王紹曾、王平華、返蠢王治太、馮連寶、李建平、李春生、邢明軒、張曉鳴、寇玉鎖、韓繼生、裴光明、潘獻英、樊貴鎖榮獲“山西鑼鼓藝術(shù)家”稱號。
常峰、李京利等15人榮獲“山西鑼鼓藝術(shù)杰出人物”稱號。于秀偉等39人榮獲“山西省鑼鼓協(xié)漏好陪會先進會員”稱號。
對山西鑼鼓藝術(shù)做出巨大貢獻的國家一級演奏員淮海榮獲“山西鑼鼓藝術(shù)大師”稱號。

豫東大鼓的曲目特點
1個回答2023-10-19 15:33

相傳,在1640年塵畝,有一名姓朱的官紳,為避難流落到汪莊村,并在汪莊村定居下來,做些小本生意維持生計。這人生來聰慧,很快抓住了商機,生意越做越大,成為當?shù)匾幻挥械纳倘?。朱姓官紳趁自?0歲大壽之際,請了很多戲班子,說、拉、彈、唱,樣樣齊全,一連三天三夜不曾間斷,臺下的觀眾大過戲癮,朱姓官紳感覺非常風光。朱姓官紳看村里人對戲劇那么癡迷,就索性派激森花錢留下了幾個戲班子里的精英,好讓村里人也能跟他們學戲。就這樣,汪莊村人邊學邊改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就是豫東大鼓。
汪莊豫東大鼓唱腔及表演形式可分為兩種,即徒口講說和說唱相間。徒口講說,是指表演者不借用任何道具,全憑表演者的記憶,徒口講說故事的精彩內(nèi)容。表演者通過口頭語言及肢體語言表現(xiàn)故事中人物表情的喜怒哀樂,通俗易懂,活靈活現(xiàn),滑稽動作引人入勝,常常博鉛清得觀眾陣陣掌聲。說唱相間,是指表演者借用道具(道具由鼓、支架、鼓槌兒、桌子、椅子、驚堂木組成),由多人伴奏,以說帶唱的表演形式向觀眾傳送精彩的故事內(nèi)容,唱腔高低起伏、時緊時慢,收到了獨特的藝術(shù)效果。

《魯豫有約》為什么比《藝術(shù)人生》好看
3個回答2022-12-20 21:16
魯豫有約比較貼近觀眾.因為魯問的問題比較傾向與觀眾,因為她知道觀眾想知道什么,她能真正讓觀眾了解明星, 它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多么普通的明星.,覺得其實明星離我們很近. 而后者大多是講述明星的辛酸和成就,沒有更多的講明星的私生活和其他觀眾很盼望知道的,它讓觀眾看到的是一個很有成就很偉大的明星,感覺明星離我們很遠.....兩者大致一樣,看你個人感覺...你喜歡從哪方面去了解你心目中的明星...
求豫劇藝術(shù)家李斯忠簡介?
1個回答2024-03-16 19:21

李斯忠(1921~1996),著名豫劇大師,豫劇第一黑頭,豫劇凈行第一代表人物,豫劇李派宗師。曾用名銀忠。字海清,藝名暑龍。商丘市寧陵縣人。自幼家境貧寒,7歲時學唱民歌,12歲拜王家玉為師,17歲出科,因嗓音洪亮綽號“八里嗡”、“黑臉王”。

溫州鼓詞的主要藝人
1個回答2024-01-18 10:25


由于溫州鼓詞在平陽發(fā)展比較快,歷史上公認溫州鼓詞出平陽,但其中也有平陽的藝人為溫州鼓詞發(fā)展和提高作出巨大的貢獻有關(guān)。
如平陽鰲江鄭家墩藝人陳昌牌(1864-1946)。因為他創(chuàng)造了鼓詞的牛筋琴樂器,被稱為現(xiàn)代溫州鼓詞音樂的奠基人。早年陳昌牌的演唱就獨具特色,故爾人們尊稱他“牌先”。他青年時曾當過戲班正吹,精通音律,后學唱鼓詞,進步甚快。他發(fā)現(xiàn)原來的鼓詞伴奏樂器是用牛筋繩綁在凳腳上作琴敲擊,牛筋繩因纏繞方法不同,琴的音價無法控制,定調(diào)困難,在演唱中稍有不慎便會松動,且每次綁上解下很不方便,于是經(jīng)過反復研究進行改進。他把五根牛筋繩并排固定在一塊木板上,按宮、商、角、徵、羽五個音序排列,經(jīng)多次試驗后終于獲得成功。不但使琴音悠揚動聽,且能直接烘托演唱效果,增強藝術(shù)表現(xiàn)力。還可以使演唱者將手腳解放出來,更加灑脫地表演。為了加強演唱節(jié)奏感,他又在左手加了一副拍板,既可控制演唱節(jié)奏,又增強了音樂的表現(xiàn)力,烘托故事情節(jié)和演唱氣氛,溫州鼓詞演唱的基本格局從此定型。一個民間的盲人藝術(shù)家。
平陽昆陽鎮(zhèn)還有一位叫盲人藝術(shù)家叫鄭永(1910-1972),鼓詞文學作者。青年時代迷戀傳奇小說,常在茶余飯后或夏夜納涼時給鄰居或伙伴們說書唱詞,頗受鄰里贊賞。建國初正式在詞院里說唱,還深入工廠田頭,鰲江兩岸,宣傳新中國新社會。他廣泛地與溫州各地的鼓詞藝人接觸,逐漸了解和掌握溫州鼓詞的演唱格局,遂萌發(fā)創(chuàng)作溫州鼓詞的欲望,初次創(chuàng)作了《擊沉蔣艦中字號》,并在報刊上發(fā)表,頗得好評。接著又創(chuàng)作了《解放一江山》。從此創(chuàng)作的欲望一發(fā)而不可收,先后創(chuàng)作《別靠天》、《古城會》、《三世仇》、《血淚蕩》、《兒女風塵記》、《草原烽火》、《新兒女英雄傳》等;并對傳統(tǒng)曲目《胭脂》進行改編。1958年,他創(chuàng)作的鼓詞《別靠天》由鼓詞藝人參加全國首屆曲藝會演,獲優(yōu)秀獎。
平陽縣宋橋村黃玉臣(1894-1966)原名黃熙廊,出生時即雙目失明,為謀生計,少年時即學唱溫州鼓詞。也是享名溫州的著名鼓詞藝人。1951年至1957期間曾任平陽縣民間曲藝協(xié)會主任。由于他天資和藝術(shù)悟性都很好,他在鼓詞音樂的繼承和改革方面也頗多造詣,他運用扁鼓的敲擊技巧,把歷史演義中行兵布陣、槍刺刀砍的情節(jié)演唱得惟妙惟肖,使聽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被溫州曲藝界譽為“平陽鼓”。代表作有《岳傳》、《隋唐演義》、《北宋楊家將》等。

體藝節(jié)鼓勵短句
1個回答2024-10-09 18:15
 體藝節(jié)口號:
  1、夢想在奧運賽場上實現(xiàn),青春在桂華體藝節(jié)里綻放。
  2、我參與,我施展,我為體藝添色彩。
  3、詩韻青春,魅力五職。
  4、滋潤的雨季潛藏暗動的活力,炫麗的花季演繹精彩的人生。
  5、舞動少年青春,展現(xiàn)自我激情。
  6、藝藝炫舞,體體有格。
  7、桂華體藝樹新風,中國奧運顯神通。
  8、放飛理想的翅膀,展現(xiàn)你我的風采。
  9、賽場展英姿,舞臺顯風采。
  10、生命源于運動,思想源于藝術(shù)。
  11、開人文奧運,聽民族強音,辦桂華體藝,感藝術(shù)神韻。
  12、展青春風采,鑄桂華輝煌。
  13、拼出體育精神,展現(xiàn)藝術(shù)魅力。
  14、激情體藝,盡顯你我風采。
  15、學會參與、學會欣賞、學會合作、學會競爭。
  16、栽種體藝之苗,培育奧運之樹。
  17、燃燒奧運激情,引領(lǐng)體藝風騷。
  18、讓奧運圣火燃遍中華,讓體藝氣息彌漫桂華。
  19、桂華因體藝而精彩,中國借奧運以騰飛。
  20、頑強拼搏,延續(xù)體藝精神。揚帆起航,展望奧運未來。
  21、體會快樂,分享藝術(shù)。
  22、弘揚奧運精神,賽出桂華風采。
  23、揚體育之風采,展藝術(shù)之魅力。
  24、品藝術(shù)之韻,揚運動之魂。
  25、桂華因體藝而多彩,中國因奧運而輝煌。
  26、團結(jié)拼搏,放飛夢想;自強不息,爭創(chuàng)桂績。
  27、展現(xiàn)自我,放飛自我。
  28、喜迎體藝盛事,笑看賽場風云。
  29、發(fā)揚奧林匹克精神,再創(chuàng)桂華體藝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