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詞閉月羞花沉魚落雁

相关问答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02 20:37
形容一個女人特別漂亮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兩個成語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06 21:54
沉魚落雁

讀音:chén yú luò yàn

釋義: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多用于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相關(guān)詞語:閉月羞花,現(xiàn)指女子的容貌美麗。

詳解:中國傳統(tǒng)上把沉魚落雁和閉月羞花連讀,并分別指代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沉魚是春秋的西施,落雁是西漢的王昭君,閉月是后漢末的貂蟬,羞花是唐代的楊貴妃。

出處:《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女子極其美麗動人

閉月羞花
bì yuè xiū huā
[釋義] 閉: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見了也躲避起來;花兒見了也自覺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極美。
[語出]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正音] 羞;不能讀作“xiù”。
[辨形] 羞;不能寫作“差”。
[近義] 沉魚落雁 花容月貌
[用法] 常用來形容女子的容貌美。一般作謂語。
[結(jié)構(gòu)] 聯(lián)合式。
[例句]
①她二人長得一個是沉魚落雁之容;一個是~之貌。
②畫家努力使這幅仕女畫具有一種~的意境。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成語的由來
1个回答2024-01-26 13:00
王昭君與西施、復(fù)貂蟬、楊玉環(huán)并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
  “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
  “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
  “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
  “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
  “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成語典故?
1个回答2024-01-26 05:12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指中國四大美女。沉魚指西施,落雁指王昭君,閉月指貂蟬,羞花指楊玉環(huán)。

1、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2、三國時漢獻(xiàn)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貂嬋在后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fēng)吹來,一塊浮云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養(yǎng)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3、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于結(jié)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yuǎn)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

4、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huán),被選進(jìn)宮來。楊玉環(huán)進(jìn)宮后,思念家鄉(xiāng)。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guān)在宮內(nèi),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么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huán)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靶呋ā狈Q號得來。

閉月羞花,沉魚落雁
1个回答2024-02-01 17:07
指古代四大美女,閉月-貂蟬,羞花-楊玉環(huán),沉魚-西施,落雁-王昭君
四大美女與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1 02:31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huán) 中國的四大美女究竟誰排第一,本來已有定論,不過那是古代的排法。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huán)為末。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伴]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靶呋ā保f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俺留~”,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奥溲恪?,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1个回答2024-02-11 22:00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來歷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兩個成語是用來形容女子的美麗的?!段渫醴ゼq平話》卷上:“面如白玉,貌似?穡諧劣懵溲闃藎趙灤呋ㄖ病!閉飧齔捎錚菀锪宋夜糯拇竺廊說囊歡蚊籃玫拇怠?
  相傳春秋時期,越國西施在溪邊浣紗。溪流中無數(shù)的魚兒,迎著浣紗泛起的輕柔波浪游上水面,看到美女西施的容貌美麗得勝過天仙,自知不如,深感羞愧,便趕忙沉下水底,再也不浮出水面了。
  漢朝漢元帝時,王昭君出塞,她手抱琵琶,邊談邊唱,騎著高頭駿馬遣往匈奴“和親”。這時一群大雁從天上飛過,看到昭君這樣天生麗質(zhì)的美女,便低旋慢飛,不斷盤桓,以致墜落平沙。
  人們說“月貌花容”,往往是稱贊女子美麗??苫ㄔ聟s不敢與貂蟬、楊貴妃比美。三國時期,一天夜里,明月當(dāng)空,涼風(fēng)習(xí)習(xí),貂蟬與英雄呂布月下夜宴??罩械脑聝?,見到貂蟬的美貌無與倫比,就立刻羞答答地躲進(jìn)云層,不敢與她比美。
  唐代,有一天,唐明皇與楊貴妃暢游御花園,爭妍斗艷的百花,看見傾國傾城的楊貴妃,傻了眼,全都含羞地把花瓣合起來,不敢與她相比,就連花王牡丹也甘拜下風(fēng)。
  后來,在文藝作品中,常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女子的國色天香,容貌美麗。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典故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1 01:28
每個人都應(yīng)該聽過兩個成語:閉月羞花、沉魚落雁。這兩個典故都與古代美女有關(guān),那么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典故是什么呢?

1、 典故。沉魚落雁——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2、 閉月羞花——三國時漢獻(xiàn)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貂蟬在后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fēng)吹來,一塊浮云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養(yǎng)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以上的就是關(guān)于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典故是什么的內(nèi)容介紹了。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6:08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huán) 中國的四大美女究竟誰排第一,本來已有定論,不過那是古代的排法。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huán)為末。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伴]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靶呋ā?,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俺留~”,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