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游主旨思想

記承天寺夜游主旨
1個回答2023-06-15 07:50
憶與友人情誼
記承天寺夜游的主旨是什么
1個回答2023-02-15 16:32
記承天寺夜游,詩人以高度凝煉的筆墨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景色,表達了詩人賞月的歡喜,漫步的悠閑,貶謫的悲涼和人生的感慨。
記承天寺夜游的課文主旨,,不是主旨句
1個回答2023-02-17 03:46
《記承天寺夜游》創(chuàng)造了一個清幽寧靜的藝術境界,傳達出作者復雜微妙的心境,表達作者寄情自然美景以排遣憂郁的豁達寬廣的胸襟。
記承天寺夜游的作者
1個回答2022-09-29 05:27
e……蘇軾……
記承天寺夜游 講了什么故事
1個回答2024-03-05 20:33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恰好看到)這時月光從門戶射進來,(不由得生出夜游的興致,于是)高興地起身出門。想到沒有可以共同游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我倆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樹枝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3
此文寫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作者被貶到黃州已經有四年了。元豐二年七月,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蘇軾的有關新法的詩句,說他以詩訕謗,八月,將他逮捕入獄。經過長時間的審問折磨,差一點被殺。十二月作者獲釋出獄,被貶謫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但不得“簽書公事”,也就是說做著有職無權的閑官。在這種情況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憂郁;但是,他仍然有進取之心,于是寫了這篇短文,對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繪,真實的記錄了他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段。也體現(xiàn)了他與張懷民的深厚友誼與對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
記承天寺夜游翻譯
1個回答2024-03-13 05:56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 蘇軾與張懷民 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二人者耳。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開衣服想睡覺時,月光從門口射進來,我愉快地起來行走。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就相約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積水那樣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縱橫交叉,原來是綠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一個夜晚沒有月光,哪里沒有綠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倆個這樣的閑人罷了。
記承天寺夜游的英文翻譯
1個回答2023-10-22 13:40
泉州承天寺。。。。
答謝中書書的原文 和記承天寺夜游的原文
1個回答2022-07-31 07:25
書里有,自己找
記承天寺夜游講了什么故事?
1個回答2024-03-17 09:14

《記承天寺夜游》是蘇軾的一篇小品文,寫于作者被貶黃州期間。文章僅84字,卻創(chuàng)造了一個清幽寧靜的藝術境界,傳達了作者復雜微妙的心境。“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時值冬初,寒意森森,正“解衣欲睡”之時,月色悄然入戶,于是作者“欣然起行”?!靶廊弧睂懫渑d奮喜悅之情?!澳顭o與為樂者”,“念”由“行”轉化而來,寫出心理活動的變化過程,文情也顯得跌宕起伏。作者也許在想:究竟與誰一起賞月,才不致辜負如此良夜?在這貶居的寂寞中,誰又能與我共同賞月呢?“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這是作者“念”的結果,下筆十分輕淡,實則意味深長。“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月光下的漫步,該是如何一種心情!“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胺e水空明”寫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橫”寫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昂我篃o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绷攘葦?shù)語,意味雋永: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種種難言的感情盡在其中;語言凝練,含蓄深沉,精美傳神。

記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譯
1個回答2024-03-14 14:12

記承天寺夜游的原文及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翻譯】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剛脫下衣服準備睡覺,這時月光從門射入,(于是我就)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沒有可以共同取樂的人,于是前往承天寺尋找張懷民。懷民也還沒有睡覺,我們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水一樣清澈透明。

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晚沒有月亮?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