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20章每一章的讀書筆記

昆蟲記第一章的第一個小故事的讀書筆記
1個回答2024-01-29 13:55
跟許多孩子一樣,小時侯的我冥頑不馴,熱衷于到大自然中去尋找一切或丑陋或美麗的昆蟲.雖然大人們常常對我的舉動不屑一顧,可我依然熱情地頂著烈日、冒著風雨在田野里、巖石中翻翻撿撿,在發(fā)現(xiàn)獵物的那一刻去感受大自然賜予的驚喜.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慢慢長大,對昆蟲的癡迷程度也漸漸由強變?nèi)?直至有一天,鄰居家一個7歲的小男孩捧著一只叫聲嘹亮的蟋蟀,樂顛顛地在我面前賣弄時,我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對他的欣喜感到奇怪.那一刻,我才深深地意識到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我已經(jīng)失去了某些東西. 可是,就在這樣一個充滿物欲的社會中,卻有這樣一位神奇的人.他超脫世事,將自己一生的光陰都花在對昆蟲世界的觀察、研究中,并且專為這些“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后仍然在閱讀界引起一次又一次轟動,為世人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
昆蟲記第11章到第20章的內(nèi)容概括
1個回答2023-11-03 12:54
第11章:
被管蟲.
在春季來臨之時,只要長著一對能夠看清世界上任何事物與人的眼睛,在破舊的墻壁和塵土飛揚的大路上,或者是在那些空曠的土地上,都能夠發(fā)現(xiàn)一種比較奇怪的小東西.
有關小學生寫的昆蟲的文章(想像篇)
1個回答2024-02-13 05:55
蟋蟀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的一個大科。通稱蟋蟀,一名促織,中國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約2500種,中國已知約150種,其中臺灣省50種。若干種類為旱作物的害蟲。蟋蟀多數(shù)中小型,少數(shù)大型。黃褐色至黑褐色。頭圓,胸寬,觸角細長。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顎發(fā)達,強于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長;后足發(fā)達,善跳躍;前足脛節(jié)上的聽器,外側大于內(nèi)側。產(chǎn)卵器外露,針狀或矛狀。雄蟲前翅上有發(fā)音器,由翅脈上的刮片、摩擦脈和發(fā)音鏡組成。前翅舉起,左右摩擦,從而震動發(fā)音鏡,發(fā)出音調(diào)。蟋蟀穴居,常棲息于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fā)。在斗蟋蟀時,如果以細軟毛刺激雄蟋的口須,會鼓舞它沖向敵手,努力拚搏;如果觸動它的尾毛,則會引起它的反感,用后足脛節(jié)向后猛踢,表示反抗。常見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蘆)每年發(fā)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單產(chǎn),產(chǎn)在雜草多而向陽的田埂、墳地、草堆邊緣的土中。雄蟲筑土穴與雌蟲同居。喜棲息于蔭涼、土質(zhì)疏松、較濕的環(huán)境中。蟲口過于密集時,常自相殘殺。花生大蟋在廣西1年1代,若蟲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繼續(xù)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蟲開始越冬。成蟲、若蟲穴居深達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簡單,只有一個逃避孔。在產(chǎn)卵前增建3~5個供產(chǎn)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莖葉和種子,運回穴內(nèi)儲存,以供飼養(yǎng)初孵的若蟲。初孵若蟲群居,數(shù)天后外出覓食,各自分別掘穴。蟋蟀是中國東北地區(qū)、華北地區(qū)、長江下游和華南地區(qū)的重要農(nóng)業(yè)害蟲,它們破壞各種作物的根、莖、葉、果實和種子,對幼苗的損害特別嚴重。在南方,花生大蟋破壞花生幼苗達10%~30%,它們也危害玉米、黃麻、煙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響收成。
昆蟲記第八章主要內(nèi)容?
1個回答2024-03-04 17:19

《昆蟲記》第八章內(nèi)容概括:記錄了香樹蚜蟲、蜂蚜蠅、彩帶圓網(wǎng)蛛等昆蟲的習性。

昆蟲記第三章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08 02:41

昆蟲記第三章主要內(nèi)容:我所提供給它們的,是里面藏著蜜蜂幼蟲的蜂巢。我甚至把蜂螨直接地放到蜂巢里邊去??傊?,我利用各種東西,采用各種方法,希望能引起它們的食欲。但是,事實上,我的努力仍然是一點兒結果也沒有。于是,我故意用了一種方法,利用蜂蜜進行試探。為了能夠找到儲藏著蜜汁的蜂巢,我花去了五月份的大部分時間。

昆蟲記第四章主要內(nèi)容
1個回答2024-03-16 22:50

第五章:記錄了胡蜂所搭建的六角形蜂房,以及它的計算達到了何等符合幾何學的精準度。

《昆蟲記》中主要內(nèi)容本書描寫的是昆蟲為生存而斗爭所表現(xiàn)的妙不可言的、驚人的靈性。作者都將昆蟲擬人化,生動形象而且具體地為讀者展現(xiàn)了微小的昆蟲世界中的一幕幕,不僅體現(xiàn)了昆蟲的特點、習性,還表達了作者對各種昆蟲特有品行的贊美和對生命的熱愛。

書中講了昆蟲的種類、特征、習性和婚習的昆蟲生物學著作,記錄回了昆蟲真實的生活答,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斗爭時表現(xiàn)出的靈性,還記載著法布爾癡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內(nèi)容。

《昆蟲記》的背景故事

《昆蟲記》是法國杰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耗費畢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昆蟲學的傳世佳作。

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昆蟲記》是他以畢生的時間與精力,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生活以及繁衍種族所進行的斗爭,然后以其觀察所得記人詳細確切的筆記,最后編寫成書。

有關小學生寫的昆蟲的文章(想像篇)
1個回答2024-02-08 01:11
蟋蟀
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的一個大科。通稱蟋蟀,一名促織,中國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約2500種,中國已知約150種,其中臺灣省50種。若干種類為旱作物的害蟲。蟋蟀多數(shù)中小型,少數(shù)大型。黃褐色至黑褐色。頭圓,胸寬,觸角細長。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顎發(fā)達,強于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長;后足發(fā)達,善跳躍;前足脛節(jié)上的聽器,外側大于內(nèi)側。產(chǎn)卵器外露,針狀或矛狀。
雄蟲前翅上有發(fā)音器,由翅脈上的刮片、摩擦脈和發(fā)音鏡組成。前翅舉起,左右摩擦,從而震動發(fā)音鏡,發(fā)出音調(diào)。蟋蟀穴居,常棲息于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fā)。在斗蟋蟀時,如果以細軟毛刺激雄蟋的口須,會鼓舞它沖向敵手,努力拚搏;如果觸動它的尾毛,則會引起它的反感,用后足脛節(jié)向后猛踢,表示反抗。
常見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蘆)每年發(fā)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單產(chǎn),產(chǎn)在雜草多而向陽的田埂、墳地、草堆邊緣的土中。雄蟲筑土穴與雌蟲同居。喜棲息于蔭涼、土質(zhì)疏松、較濕的環(huán)境中。蟲口過于密集時,常自相殘殺?;ㄉ篌趶V西1年1代,若蟲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 ,繼續(xù)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蟲開始越冬。成蟲、若蟲穴居深達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簡單,只有一個逃避孔。在產(chǎn)卵前增建3~5個供產(chǎn)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莖葉和種子,運回穴內(nèi)儲存,以供飼養(yǎng)初孵的若蟲。初孵若蟲群居,數(shù)天后外出覓食,各自分別掘穴。
蟋蟀是中國東北地區(qū)、華北地區(qū)、長江下游和華南地區(qū)的重要農(nóng)業(yè)害蟲,它們破壞各種作物的根、莖、葉、果實和種子,對幼苗的損害特別嚴重。在南方,花生大蟋破壞花生幼苗達10%~30%,它們也危害玉米、黃麻、煙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響收成。
《昆蟲記》第二章主要內(nèi)容
1個回答2024-01-23 03:11

《昆蟲記》第二章主要內(nèi)容如下:

第二章、昆蟲的裝死:

這則寓言故事講述了,在冬天即將來臨之前很多動物都為過冬做準備,一直懶惰的蟬不但不為自己過冬做準備,還笑話正在為過冬儲備糧食的螞蟻和其它動物們愚蠢,但寒冷的冬天真的來臨時,其他動物們安然過冬可那只懶惰的蟬因為沒有糧食吃,在雪天尋食時被大雪淹埋死了。

閱讀科普讀物適合的閱讀方法有檢視法、鉤元法、摘抄法、比較法。

(1)檢視法。檢視法,即有系統(tǒng)的略讀和粗讀,以把握整本書的框架結構,了解整本書在談什么;同時了解作家生平事跡、成書緣由、作品地位,產(chǎn)生閱讀期待,推動進一步細讀。

(2)鉤元法。韓愈讀書,“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元”。這里說的“元”,即作品的精微、精要之處。閱讀科普作品,需要提取文中重要的科學信息,概括被介紹對象的相關知識。閱讀《昆蟲記》時,需要在閱讀每一篇文章時,勾畫圈點出所介紹的昆蟲的外形特征、食性、婚習、繁衍和死亡等關鍵詞、句,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3)摘抄法。培根說“筆記使人準確”,所以閱讀好書需要做摘抄?!独ハx記》行文活潑,常用擬人手法、比喻修辭等表現(xiàn)昆蟲世界。

在作者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螞蟻是“乞丐”,蟬是“勤苦的生產(chǎn)者”;蜣螂(屎殼郎)有百折不撓的精神。閱讀時,對描寫精彩傳神的妙詞佳句勾畫、摘抄并加以賞析,能汲取語言精粹,提升語言素養(yǎng)。

(4)比較法。王云五在《讀書十四法》中講,比較是“就同一書之各種版本比較其內(nèi)容,或就同類書若干比較其主張、敘述或文體等”,是讀書方法“最有效者之一”?!独ハx記》是法布爾的文集,既可以確定一個或多個“議題”,如“偏見”“愛情”“忠誠”“奉獻”等。

選擇書中幾篇文章集中閱讀,進行比較歸納;也可以以寫作對象、藝術手法為比較對象,選擇屬于同類文體的《所羅門王的指環(huán)》這部科普作品來進行比較閱讀。

小學生昆蟲記第1章讀后感,怎么寫
1個回答2024-01-24 16:06

僅供參考


《昆蟲記》讀后感
? ? ? ?看了《昆蟲記》后,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 原來昆蟲世界有這么多的奧秘,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yǎng),而是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 ? ? ?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么奇異、有趣的故事??!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濕、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現(xiàn)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后,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爾,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nèi)祟愒谏c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

? ? ?《昆蟲記》不是作家創(chuàng)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說,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秘。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