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李清照拼音版

李清照《永遇樂》
1個回答2022-12-13 02:34
這首《永遇樂》當(dāng)是作者流寓臨安時所作。這首詞雖寫元夕,卻一反常調(diào),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對比,抒發(fā)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全詞運用今昔對照與麗景哀情相映的手法,還有意識地將淺顯平易而富表現(xiàn)力的口語與錘煉工致的書面語交錯融合,以極富表現(xiàn)力的語言寫出了濃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個人身世之悲。這首詞的藝術(shù)感染力如此之強,以至于南宋著名詞人劉辰翁會每誦此詞必“為之涕下”。
永遇樂李清照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體驗
1個回答2022-10-01 15:36
國破家亡的感情體驗
李清照的一剪梅和永遇樂在風(fēng)格上有什么不同
1個回答2022-10-22 18:55
前者婉約,后者豪放。
李清照寫《永遇樂》是哪一年?
1個回答2022-12-08 15:57
《永遇樂》創(chuàng)作于李清照晚年,地點在臨安,約在紹興二十年(公元1150年)左右。
有關(guān)李清照 柳永的小故事
1個回答2024-03-12 00:18
北宋仁宗時,有位名妓謝玉英,色佳才秀,最愛唱柳永的詞。柳永才高氣傲,惱了仁宗,不得重用,中科舉而只得個馀杭縣宰。途經(jīng)江州,照例浪流妓家,結(jié)識謝玉英,見其書房有一冊"柳七新詞",都是她用蠅頭小楷抄錄的。因而與她一讀而知心,才情相配。臨別時,柳永寫新詞表示永不變心,謝玉英則發(fā)誓從此閉門謝客以待柳郎。
柳永在馀杭任上三年,又結(jié)識了許多江浙名妓,但未忘謝玉英。任滿回京,到江州與她相會。不想玉英又接新客,陪人喝酒去了。柳永十分惆悵,在花墻上賦詞一首,述三年前恩愛光景,又表今日失約之不快。最后道:"見說蘭臺宋玉,多才多藝善賦,試問朝朝暮暮,行云何處去?"
謝玉英回來見到柳永詞,嘆他果然是多情才子,自愧未守前盟,就賣掉家私趕往東京尋柳永。幾經(jīng)周折,謝玉英在東京名妓陳師師家找到了柳永。久別重逢,種種情懷難以訴說,兩人再修前好。謝玉英就在陳師師東院住下,與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
后來柳永出言不遜,得罪朝官,仁宗罷了他屯田員外郎,圣諭道:"任作白衣卿相,風(fēng)前月下填詞。"從此,他改名柳三變,專出入名妓花樓,衣食都由名妓們供給,都求他賜一詞以抬高身價。他也樂得漫游名妓之家以填詞為業(yè),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
柳永盡情放浪多年,身心俱傷,死在名妓趙香香家。他既無家室,也無財產(chǎn),死后無人過問。謝玉英、陳師師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學(xué)和情癡,湊一筆錢為他安葬。謝玉英曾與他擬為夫妻,為他戴重孝,眾妓都為他戴孝守喪。出殯之時,東京滿城妓女都來了,半城縞素,一片哀聲。這便是"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話。
謝玉英痛思柳郎,哀傷過度,兩個月后便死去。陳師師等念她情重,葬她于柳永墓旁
李清照的永遇樂寫于什么年代
3個回答2023-03-28 06:42
《永遇樂·落日熔金》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為作者晚年傷今追昔之作。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流寓江南時而傷今追昔之作。寫作地點在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時間約在公元1150年(宋高宗紹興二十年)。
李清照的一生的遭遇。
1個回答2023-01-05 20:12
早在宋代,這位“千古第一才女”竟在男尊女卑的年代,賭上自己的幾年命途,也要對家暴說不。有人說很難接受有這樣的李清照,而有人卻說是因為這些經(jīng)歷才有了我們所認(rèn)知的李清照
李清照 一剪梅的拼音
1個回答2022-09-29 17:03
我猜測你應(yīng)該知道那些字的拼音怎么寫,但是你不知道什么時候大小寫,以及什么時候分開寫,什么時候合起來寫是不是?
規(guī)則我也說不全~
題目大寫
人名 Li Qingzhao
專有名詞要合起來寫,并且大寫
一個語素要合起來寫 比如說漂零 piaoling
柳永的詞和李清照的詞哪個好?
4個回答2022-10-03 12:33
李清照詞風(fēng)哀婉,作品沉郁凄涼,其每首詞都可謂經(jīng)典之作,個人看來,后世人再沒有能與之比擬的。而離別詞是以情取勝,將每一絲的情感都完美的融入到詞句中,使讀者詳細(xì)的了解其心理,并引起共鳴。

柳永擅長白描手法,將分別時的景物和人物的神態(tài)都刻畫得十分細(xì)致,正所謂詞已盡,而余味無盡,余恨無窮。以景抒情。這正是柳永送別詞作為傳世之作的原因。

個人認(rèn)為,李清照的詞作在柳永之上數(shù)倍。柳永不能與之及也。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