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山

前門樓子百丈高是哪一首歌
1個回答2022-06-18 05:37
前門樓子九丈九
敕修百丈清規(guī)的百丈禪師
1個回答2022-12-16 09:02

百丈禪師生于唐玄宗九年,壽九十五歲,至憲宗元和九年正月歸寂。所著《清規(guī)》,首章即祝厘,次章即報恩,又次章即報本。此種極嚴重之佛事,若無佛殿,向何處舉行乎?
自百丈寂后,歷二百余年,至宋真宗景德元年,楊億為《清規(guī)》作序。有“不立佛殿、唯樹法堂者,表佛祖親囑受、當代為尊也”,竊疑乃“前立佛殿,后樹法堂”,正合“佛祖親囑受”之意,而近千年來無人改正。今弘儲禪師亦據(jù)此為論斷,不禁痛心疾首。禪寺無佛殿,將絕無佛耶?抑傍邊小屋供佛耶?奉旨祝厘于偏傍小屋,不唯輕佛,其輕君也大矣!以此一事,知此“不”字、“唯”字乃“前”字、“后”字之訛。揚州所刻《清規(guī)證義》,已令改正。
今避難,寓靈巖,見所錄儲公所作《寶王殿記》,深恐“以訛傳訛,將人天師表之百丈竟以魔外之行為誣之”,因略為辯論,以期后之來哲各各尊佛尊祖,以維持法道于無既也。知我罪我,所不計焉。

百丈兩字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3-02-11 23:48
百丈 [bǎi zhàng]

基本釋義
1.極言高、深或遠。 2.牽船的篾纜。 3.借指井繩。 4.唐代名僧懷海,住洪州百丈山,因以為號,稱“百丈禪師”。參閱《景德傳燈錄·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
百丈禪師是什么人?
2個回答2022-04-05 05:58
我還以為是非爾.杰克迅
百丈禪師的軼事典故
1個回答2024-02-09 11:09

在《無門關(guān)》中,還記載了這么一個與懷海相關(guān)的“野狐禪”典故。懷海每次在堂上說法的時候,常常有一個老人跟隨大眾一起聽講。有一天說法完畢后,老人卻留下來沒有離開。懷海便問他:“你是什么人,想做什么?”
老人回答說:“實不相瞞,我不是旦搏人。在以前迦葉佛時代,本在此山修行,因為有人問我: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我說:不落因果。為此一語,便做了500年的野狐精,沒法解脫,請和尚慈悲為我開示,讓我解脫狐貍身之苦?!?br/>懷海說:“你把學人問你的問題,現(xiàn)在重新再問我一次吧。”
老人便道:“請問和尚,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
懷海當即答道:“不昧因果。”
老人當即大悟,便向懷海禮拜叩謝說:今承蒙和尚開示,令我超脫狐身。我就住在后山巖下,祈請和尚慈悲,以出家眾的禮儀為我埋葬。
第二天,懷海帶領(lǐng)寺中僧眾,在后山石巖下,找到了一頭死狐,于是便將其火葬。 懷海的生卒年有兩種說法,一是唐陳翊在《唐洪州伏旁百丈山故懷海禪師塔銘》中所說,生于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卒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壽六十六歲。傳統(tǒng)上普遍接受的另一說法缺遲橡則是來自宋《高僧傳》,他生于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卒于元和九年(公元 814年),壽九十五歲。因為陳翊為懷海同時代的人,因此應以陳翊說為正。

百丈飛瀑作文三年級
1個回答2023-10-11 12:31
買一本同步作文。
懸崖百丈冰 兒童畫
1個回答2024-03-15 17:29
待到山花爛漫時----09年梅花作業(yè)之二



圖片可點擊:
百丈懷海禪師 “百丈懷海" 是禪師的名字嗎?
2個回答2022-04-05 14:06
是的。

【百丈】

(人名)唐洪州百丈山之大智禪師懷海,馬祖道一禪師之法嗣也。師始創(chuàng)禪門之規(guī)式,所謂百丈清規(guī)是也。見傳燈錄六,會元三

【懷?!?br/>
(人名)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禪師,名懷海,參馬祖得法,后居百丈山,作禪門之儀式。稱為百丈清規(guī),為一宗之洪范。元和九年寂,壽九十五。見宋高僧傳四十,傳燈錄六
百丈飛瀑的瀑布簡介
1個回答2024-02-15 03:48

說明:本詞條介紹的是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境內(nèi)的百丈飛瀑景區(qū)。關(guān)于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境內(nèi)的百丈漈景區(qū),請查看“百丈漈”詞條。
百丈飛瀑是嵊州市近幾年開發(fā)的旅游景區(qū),縱深約1500米,峽谷內(nèi)峭壁危崖、峰巒競秀,清溪奔流、飛瀑四瀉,素有“江南第一瀑布群”之稱。有百丈瀑、戲珠瀑、鴛鴦瀑、五疊泉、燕尾瀑、一線瀑、逍遙瀑、九龍?zhí)?、濟公潭?0余個景點。
游百丈飛瀑有兩條線路,一是從王院開始自上到下游覽,另一條是從石璜境內(nèi)開始,自下而上,各有千秋。車到王院山頂,很遠就能聽到轟轟隆隆的聲音,似千軍萬馬奔騰之勢,未曾會面就給人以一種威懾感。走近了才知道,原來是瀑布從山頂?shù)臏羡种袃A泄而出,突出懸崖后,不顧一切地墜落谷底。水柱撞擊巨巖時,猶如爆炸般銀色的水花四射,繼而發(fā)出巨大的聲響。此時或許你會感嘆大自然的神工造化,并不高大的群山中竟然埋設(shè)著如此使人震撼的自然奇觀。順著游覽道路向下走進谷底,回頭再看山頂冒出的瀑布,感受與原先的可大不一樣。如果用李白描寫廬山瀑布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來形容此地的瀑布,是最恰當不過的了。這里非但使人感到瀑布的奇妙,而且還有自然的力量。

百丈禪師度野狐
1個回答2023-12-05 01:17
百丈禪師上堂說法時,總有一名老人跟著大眾進入法堂聽講。

有一天,大眾散去了以后,這名老人逗留著不肯離去。

百丈禪師問他:「你是什么人?」

老人回答:「過去迦葉佛時,我曾經(jīng)住在這山里,有人問我:『大修行人落因果否?』

我回答他:『不落因果』

從這以后,我五百世都墮入野狐身?,F(xiàn)在請和尚告訴我應該如何回答!」

百丈禪師云:「汝但問。」

老人便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

百丈大師說:「不昧因果?!?br/>
老人聽了以后馬上開悟,便向大師禮拜說:「我可以脫離野狐貍的身體了,我住在山的那頭,請您按照亡僧的儀式埋葬我?!?br/>
爾后,果然在后山的洞中,找到野狐貍的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