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正能量早安心語

早點心地善良的女孩
1個回答2024-03-16 07:21
下次早點去早點攤,在那等一下,你可以等她來了后一起買早點,幫她付錢,也可以先把還她的錢給老板,讓老板帶還。想做朋友的話還是慢慢發(fā)展吧,不能著急,得看人家意思。
早期教育:該不該教孩子善良,善良的孩子只會被欺負嗎
1個回答2024-02-12 10:37
善良是肯定要教的,只是在教善良的同時,要教他明辨是非,學(xué)會如何自己保護自己(在大人不在身邊的情況下)。另外還要求父母以身作則,因為你們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要潛移默化的告訴孩子,不管什么時候都要和父母做朋友,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和爸媽分享。同樣對孩子分享的事情你要認真去聽,去辨別會不會對孩子造成價值觀的改變,如果會的話,要告訴孩子為什么這件事是不對的,千萬不要動不動就打罵孩子,和孩子說話聊天一定要有耐心、耐心、耐心,重要事情說三遍。
什么是善良的力量?
2個回答2023-11-18 15:14
這種力量生活當中無處不在,就比如說《聽見顏色的女孩》中的V阿姨。美樂笛是一個腦癱兒童,說到腦癱,很多人都不是真正了解,腦癱其實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某個部位。說著容易,但實際上是很麻煩的。當她的父母因為沒空而把美樂笛托付給V阿姨時,她并沒有因為美樂笛的腦癱而嫌棄她,嬌慣她。也沒有因為美樂笛腦癱而欺負她,放任她。反而是教他如何翻身,自己上輪椅等等必要的技能,這看起來冷酷而又不重要,但對于腦癱的美樂笛來說卻很重要。畢竟沒有一個人能跟美樂笛一輩子伺候他。這種行為是善意的,只不過是默默地藏起來了而已,她不能改變美樂笛腦癱的發(fā)生,她只能盡量把美樂笛和正常孩子的區(qū)別拉小,讓美樂笛擁有強大的內(nèi)心不讓美樂笛和其他孩子站在一起交流的時候自卑。
說到正常孩子,這里就不得不提羅斯了,這個小姑娘在美樂迪上融合課時無人想要的時候,伸出了善良的援手。并且在后面美樂笛的成長中,一直占著很重要的一環(huán)。尤其是在水族館的時候。面對眾人的質(zhì)疑,她當仁不讓,把他們的話不戳美樂笛痛點的和V阿姨一起將那些對美樂迪不善的人懟了回去,將美樂笛看作是一個正常人。沒讓當時美樂笛的脆弱心靈受到打擊。
而這些是書里的,我們現(xiàn)實中又何嘗不會有?就比如說我們學(xué)校的數(shù)學(xué)老師,我們班有個人成績一直不理想,老師就經(jīng)常下課幫他講題講很久,有時候連休息都顧不上,還要講很久。而卻從來都沒有停止過,課后服務(wù)時老師也堅持不懈的為他講題,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那個人終于從原先的不及格變?yōu)榱思案瘢蠋煂λ@一點的進步大為震撼,高興了好幾天。但老師也并沒有止步于此,而是更努力的想把他變?yōu)楹蒙?。那我們想一想,那位同學(xué)為什么會變好?就是因為老師對他的善良感化了他,這才成功將他改邪歸正。
所以,我們要學(xué)會去愛,學(xué)會包容他人,可能你無意中的一個小小的舉動,都會給別人帶來不一樣的人生,帶他們走出自己的色彩。
我的善良,只對于對我好的人善良,善良是好事,但人善被人欺,所以善良只對自己好的人善良,對于自己不好
3個回答2022-12-08 16:00
可是還有一句話叫“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 也許在常人看來善良的人都是老實的 所謂“老實乃無用之別名” 其實則不然,表面上我們看到善良的人似乎老是吃虧 而那些狡猾奸詐的似乎更能在社會上立足 可是那些狡猾的人真的占到便宜了嗎 答案...
善良,是給( );善良,是給( )。
1個回答2024-01-27 20:55
是給疲憊的路人遞上的一杯茶,是給沮喪的朋友一句由衷的贊賞,
是給炎炎夏日送去一陣陣涼風(fēng),是給漫漫冬日灑進一縷溫暖陽光,
什么是善良,誰善良啊
3個回答2023-06-07 11:40
等你把感受能力擴大到自己之外,自然就變善良了,其它的善良都是假的。也沒有絕對的善良,都是相對的。
什么是善良,什么是不善良?
1個回答2023-09-12 11:26
善良就是利己不損人,不善良就是損人利己。
要不要教孩子學(xué)會善良?如何教孩子學(xué)會善良?
1個回答2024-02-10 03:59
最近總聽到朋友說這么一句話:受傷害的都是善良的人。讓我們 有一句話說:善良像鴿子,靈巧像蛇。這是說,善良一定要配合 上聰明智慧。我們的善良一定要有彈性,要有底線。所以,教孩子善 良的同時,一定要教孩子靈巧。否則,這樣的善良一定會被騙,長久不了。 靈巧的意思是,彈性地處理問題,懂得分辨一件事會不會給自己 帶來傷害,而不是根據(jù)一個規(guī)矩、一條原則、一個道理,來做讓我們 不高興、有可能傷害自己的事情。有了靈巧,我們就不會吃那么多虧, 就懂得分辨,就能在收獲快樂的推動下,一直做善良的事。 薩提亞有一個觀念:當我們做善良的事情時,就是在和自己的生 命力聯(lián)結(jié)!那一刻,我應(yīng)該是快樂的,否則的話,它可能不叫善良, 它也許叫軟弱、叫討好、叫遷就、叫忍受。 如果心里感覺到委屈,那件事是不用做的。做善良的事情收獲的 一定是快樂,如果收獲不到快樂,那個善良沒有意義。所以,是不是 能帶來快樂,基本就是你決定要不要做一件善良的事的指標。甚至, 你都不用去管那件事有多好、多善良,只要你知道自己做了會不快樂, 你就去告訴別人“不要”、“不行”。 這樣,要不要教孩子善良就變成很容易的一件事,教會孩子問自 己,快樂嗎?
有什么證據(jù)證明善良的人比惡人數(shù)量多?
1個回答2022-11-30 12:07
接受教育的程度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