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是怎樣形成的?
1個回答2024-02-12 09:44

? ? ? ? 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脈,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它地處青藏高原南端,是中國與尼泊爾、不丹等國家的天然國界。在連綿不絕的山脈中,珠穆朗瑪峰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實測海拔為8844.43米。面對如此高聳險峻的山脈,我們肯定想要問一問大自然,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 ? ? ? 想要弄清楚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原因,我們首先需要了解板塊構(gòu)造與板塊遷移等地質(zhì)學(xué)知識。據(jù)新華網(wǎng)報道,地球的巖石圈不是一個整體,而是裂解為若干個巨大的板塊,堅硬的巖石圈板塊“馱伏”在塑性軟流圈之上,橫跨地球表面,并發(fā)生大規(guī)模運動,板塊與板塊之間,或相互分離,或相互聚合,或相互平移。全球的巖石圈板塊分為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共六大板塊。同時,根據(jù)板塊遷移學(xué)說,這些板塊并不是永遠(yuǎn)不動的,而是會慢慢發(fā)生遷移,所以板塊和板塊的交界地帶,會因為板塊的相互作用而產(chǎn)生不同的地形地貌。如果兩個相鄰的板塊朝著相反的方向運動,那么我們就把這種板塊邊界稱為生長邊界,而在這種邊界中容易產(chǎn)生的地形地貌就是海溝、大峽谷等;如果兩個相鄰板塊是朝著相對的方向運動,那么就會形成消亡邊界,這種邊界中較為常見的地形地貌就是山脈、海島帶、火山帶等。

? ? ? ??所以,喜馬拉雅山脈之所以會形成,就是因為它正好處在板塊的消亡邊界上。不過,是哪幾個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呢?

? ? ? ??在地圖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馬拉雅山脈的地理位置,喜馬拉雅山脈是由于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三個板塊之間相互碰撞而產(chǎn)生的。其中主要的運動力量來自于印度洋板塊。據(jù)《科技日報》報道,印度洋板塊目前仍然以每年大于30至45毫米的運動速度向北移動,擠壓著亞歐板塊。所以,喜馬拉雅山脈也會隨著這一板塊運動,每年都會不斷地緩緩增高。人民網(wǎng)曾報道,地質(zhì)考察表明,其實在20億年前,喜馬拉雅山脈地帶還是一片汪洋大海,而正是隨著板塊的不斷運動,才逐漸形成了現(xiàn)在巍峨壯觀的“世界屋脊”。(楊正)


喜馬拉雅山脈是如何形成的?
1個回答2024-02-16 23:25
您好!

基本相同,都是大陸板塊運動造成的,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脈,岡底斯山脈是由于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擠壓形成的。

原因:中國地處歐亞板塊東南部,為印度板塊、太平洋板塊所夾峙。自早第三紀(jì)以來,各個板塊相互碰撞,對中國現(xiàn)代地貌格局和演變發(fā)生重要影響。自始新世以來,印度板塊向北俯沖,產(chǎn)生強大的南北向擠壓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馬拉雅山地,這次構(gòu)造運動稱為喜馬拉雅運動。喜馬拉雅運動分早、晚兩期,早喜馬拉雅運動,印度板塊與亞洲大陸之間沿雅魯藏布江縫合線發(fā)生強烈碰撞。喜馬拉雅地槽封閉褶皺成陸,使印度大陸與亞洲大陸合并相連。與此同時中國東部與太平洋板塊之間則發(fā)生張裂,海盆下沉,使中國大陸東部邊緣開始進(jìn)入邊緣海-島嶼發(fā)展階段。尤其重要的是發(fā)生于上新世-更新世的晚喜馬拉雅運動。在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三大板塊的相互作用下,發(fā)生了強烈的差異性升降運動,全國地勢出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高低分異。差異運動的強度自東向西由弱變強。由于印度洋不斷擴張,推動著剛硬的印度板塊,沿雅魯藏布江縫合線向亞洲大陸南緣俯沖擠壓,使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這種以小的傾角俯沖于亞歐板塊之下的印度板塊持續(xù)向北的強大擠壓力,在北部遇到固結(jié)歷史悠久的剛性地塊(塔里木、中朝、揚子)的抵抗,產(chǎn)生強大的反作用力,使構(gòu)造作用力高度集中,引起地殼的重疊,上地幔物質(zhì)運動的加強和深層及表層構(gòu)造運動的激化,導(dǎo)致地殼急劇加厚,促使地表大面積大幅度急劇抬升,于是形成雄偉的青藏高原,構(gòu)成我國地形的第一級階梯。
喜馬拉雅山脈是如何形成的
1個回答2024-03-07 14:23
喜馬拉雅山脈是如何形成的希奧拉雅山脈,可以說現(xiàn)在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被稱之為世界無極,它是由亞歐板塊和歐印板塊相互擠壓形成的。
喜馬拉雅山脈是怎么形成的?
1個回答2024-03-09 14:23

地球的巖石圈不是一個整體,而是裂解為若干個巨大的板塊,堅硬的巖石圈板塊“馱伏”在塑性軟流圈之上,橫跨地球表面,并發(fā)生大規(guī)模運動,板塊與板塊之間,或相互分離,或相互聚合,或相互平移。全球的巖石圈板塊分為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共六大板塊。

喜馬拉雅山脈之所以會形成,就是因為它正好處在板塊的消亡邊界上。

喜馬拉雅山脈是由于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三個板塊之間相互碰撞而產(chǎn)生的。其中主要的運動力量自于印度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目前仍然以每年大于30至45毫米的運動速度向北移動,擠壓著亞歐板塊。所以,喜馬拉雅山脈也會隨著這一板塊運動,每年都會不斷地緩緩增高。人民網(wǎng)曾報道,地質(zhì)考察表明,其實在20億年前,喜馬拉雅山脈地帶還是一片汪洋大海,而正是隨著板塊的不斷運動,才逐漸形成了現(xiàn)在巍峨壯觀的“世界屋脊”。

喜馬拉雅山脈是怎么出現(xiàn)的,何時出現(xiàn)的?
1個回答2024-03-19 09:01

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 據(jù)地質(zhì)考察證實,早在20億年前,現(xiàn)在的喜馬拉雅山脈的廣大地區(qū)是一片汪洋大海,稱古地中海,它經(jīng)歷了整個漫長的地質(zhì)時期,一直持續(xù)到距今3000萬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紀(jì)末期,那時這個地區(qū)的地殼運動,總的趨勢是連續(xù)下降,在下降過程中,海盆里堆積了厚達(dá)30000余米的海相沉積巖層。到早第三紀(jì)末期,地殼發(fā)生了一次強烈的造山運動,在地質(zhì)上稱為“喜馬拉雅運動”,使這一地區(qū)逐漸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經(jīng)地質(zhì)考察證明,喜馬拉雅的構(gòu)造運動至今尚未結(jié)束,僅在第四紀(jì)冰期之后,它又升高了1300—1500米?,F(xiàn)在還在緩緩地上升之中。 中國地處歐亞板塊東南部,為印度板塊、太平洋板塊所夾峙。自早第三紀(jì)以來,各個板塊相互碰撞,對中國現(xiàn)代地貌格局和演變發(fā)生重要影響。自始新世以來,印度板塊向北俯沖,產(chǎn)生強大的南北向擠壓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馬拉雅山地,這次構(gòu)造運動稱為喜馬拉雅運動。喜馬拉雅運動分早、晚兩期,早喜馬拉雅運動,印度板塊與亞洲大陸之間沿雅魯藏布江縫合線發(fā)生強烈碰撞。喜馬拉雅地槽封閉褶皺成陸,使印度大陸與亞洲大陸合并相連。與此同時中國東部與太平洋板塊之間則發(fā)生張裂,海盆下沉,使中國大陸東部邊緣開始進(jìn)入邊緣海-島嶼發(fā)展階段。尤其重要的是發(fā)生于上新世-更新世的晚喜馬拉雅運動。在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三大板塊的相互作用下,發(fā)生了強烈的差異性升降運動,全國地勢出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高低分異。差異運動的強度自東向西由弱變強。由于印度洋不斷擴張,推動著剛硬的印度板塊,沿雅魯藏布江縫合線向亞洲大陸南緣俯沖擠壓,使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這種以小的傾角俯沖于亞歐板塊之下的印度板塊持續(xù)向北的強大擠壓力,在北部遇到固結(jié)歷史悠久的剛性地塊(塔里木、中朝、揚子)的抵抗,產(chǎn)生強大的反作用力,使構(gòu)造作用力高度集中,引起地殼的重疊,上地幔物質(zhì)運動的加強和深層及表層構(gòu)造運動的激化,導(dǎo)致地殼急劇加厚,促使地表大面積大幅度急劇抬升,于是形成雄偉的青藏高原,構(gòu)成我國地形的第一級階梯。

喜馬拉雅山脈
1個回答2024-02-28 10:41
喜瑪拉雅山脈聳立于印度河、恒河、雅魯藏布江等河系的低洼沖積平原上,綿延2400千米,形成一個大弧形隔開印度次大陸及西藏高原,寬度自150-400千米不等。這個崎嶇的山脈地帶分成幾個相連的分段。西瓦里克(又名楚利亞)山脈是印度平原北面的第一段,高915-1220米不等。下喜瑪拉雅山脈包括幾個起伏連接山巔,高3660-4575米不等。大喜瑪拉雅山脈本身較高的山頂是冰川蝕成的山峰,高6400-8848米不等。接著是較矮的西藏陸緣山脈,山勢漸低,沒入海拔4575米的西藏高原。喜瑪拉雅山脈在喀什米爾北部沒入巍峨的喀喇昆侖山??錾揭粭l外喜瑪拉雅大山脈,有世界第二高原葵土峰(又名歌德文奧斯勝峰),海拔8610.70米。

橫亙西藏南部的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年輕最高大的山系,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高峰林立,萬山叢生。在全地區(qū)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座,即珠穆朗瑪峰、洛子峰(8516米)、馬卡魯峰(8463米)、卓奧友峰(8201米)、希夏邦瑪峰(8012米)。其中位于日喀則與尼泊爾邊界上的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雄居世界之巔,昂首俯視群山,還有7000米以上的高峰14座。

喜馬拉雅山脈位于中國西藏、尼泊爾邊界

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一個最高山峰,也是世界最高峰,2005年最新測量高度數(shù)據(jù)為8844.43米,位于中國西藏和尼泊爾邊界上,它不完全屬于中國。
小喜馬拉雅山脈的介紹
1個回答2024-02-11 21:30

亦稱內(nèi)喜馬拉雅山脈(Inner Himalayas)、下喜馬拉雅山脈(Lower Himalayas)或中喜馬拉雅山脈(Middle Himalayas)。

喜馬拉雅山脈
1個回答2024-03-06 22:47
喜瑪拉雅山脈聳立于印度河、恒河、雅魯藏布江等河系的低洼沖積平原上,綿延2400千米,形成一個大弧形隔開印度次大陸及西藏高原,寬度自150-400千米不等。這個崎嶇的山脈地帶分成幾個相連的分段。西瓦里克(又名楚利亞)山脈是印度平原北面的第一段,高915-1220米不等。下喜瑪拉雅山脈包括幾個起伏連接山巔,高3660-4575米不等。大喜瑪拉雅山脈本身較高的山頂是冰川蝕成的山峰,高6400-8848米不等。接著是較矮的西藏陸緣山脈,山勢漸低,沒入海拔4575米的西藏高原。喜瑪拉雅山脈在喀什米爾北部沒入巍峨的喀喇昆侖山??錾揭粭l外喜瑪拉雅大山脈,有世界第二高原葵土峰(又名歌德文奧斯勝峰),海拔8610.70米。
橫亙西藏南部的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年輕最高大的山系,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高峰林立,萬山叢生。在全地區(qū)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座,即珠穆朗瑪峰、洛子峰(8516米)、馬卡魯峰(8463米)、卓奧友峰(8201米)、希夏邦瑪峰(8012米)。其中位于日喀則與尼泊爾邊界上的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雄居世界之巔,昂首俯視群山,還有7000米以上的高峰14座。
喜馬拉雅山脈位于中國西藏、尼泊爾邊界
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一個最高山峰,也是世界最高峰,2005年最新測量高度數(shù)據(jù)為8844.43米,位于中國西藏和尼泊爾邊界上,它不完全屬于中國。
喜馬拉雅山脈是如何形成的
1個回答2024-03-10 11:36
根據(jù)大陸漂移假說和板塊運動學(xué)說,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是由于歐亞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不斷地擠壓運動,使得板塊邊緣地帶的地殼不斷隆起,而喜馬拉雅山脈恰好位于這兩個板塊的交界地帶,所以地殼隆起,形成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是怎么形成的呀?
1個回答2024-03-13 17:41

形成原因: 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印度板塊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動,喜馬拉雅山脈仍在不斷上升中,同時還處于板塊邊界碰撞型地震構(gòu)造帶上。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