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客為主三十六計

反客為主 是不是三十六計里的?
1個回答2024-02-20 21:01
反客為主是三十六計,用在軍事上,是指在戰(zhàn)爭中要努力變被動為主動,爭取掌握戰(zhàn)爭主動權(quán)的謀略;古人按語說:為人驅(qū)使者為奴,為人尊處者為客,不能立足者為暫客,能立足者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為賤客,能主事則可漸握機要,而為主矣。

三十六計是從古代大大小小的軍事戰(zhàn)爭中總結(jié)而來的兵書,雖說我們對于兵書中的三十六計了解甚微,但大家也都知道“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那么“反客為主”是不是三十六計呢?趕緊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01
袁紹和韓馥應(yīng)當(dāng)是一對盟友,當(dāng)年曾經(jīng)共同討伐過董卓衡運,后來袁紹勢力漸漸強大,總想不斷擴張,他屯兵河內(nèi),缺少糧草,十分犯愁。老友韓馥知道情況之后,主動派人送去糧草,幫袁紹解決供應(yīng)困難。袁紹覺得等待別人送糧草,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他聽了謀士逢紀(jì)的勸告,決定奪取糧倉冀粗?jǐn)r純州。
02
而當(dāng)時的冀州正是老友韓馥,袁紹顧不了那么多了,馬上下手,實施他的錦囊妙計;他首先繪公孫瓚寫了一封信,建議與他一起攻打冀州。公孫瓚早就想找個由頭攻占冀州,這個建議正中下懷,他立即下令準(zhǔn)備發(fā)兵攻打冀州。
03
袁紹又暗地派人去見韓馥,說:公孫瓚和袁紹聯(lián)合攻打冀州,巖咐冀州難以自保,袁紹過去不是你的老朋友嗎?最近你不是還給他送過糧草嗎?你何不聯(lián)合袁紹,對付公孫瓚呢?讓袁紹進(jìn)城,冀州不就保住了嗎?
04
韓馥只得邀請袁紹帶兵進(jìn)入冀州。這位請來的客人表面上尊重韓馥,實際上他逐漸將自己的部下一個一個似釘子扎進(jìn)了冀州的要害部位;這時韓馥清楚地知道,他這個“主”被“客”取而代之了,為了保全性命只得只身逃出冀州。
三十六計之反客為主悟出什么道理
1個回答2024-02-16 16:22
反客為主,原意是指在日常生活里,客人與主人位置倒置,客人的行為、舉止儼然是主人,而主人反而就了客位。此計在軍事戰(zhàn)略方面,往往反映在同盟軍中,起主導(dǎo)地位的主盟者,反被頗費心思的從盟方所支配、戲弄,從而達(dá)到從盟者所設(shè)計的圈套之中。
基本信息
【拼音】fǎn kè wéi zhǔ
【繁體】反客為主
【英文】[reverse the positions of the host and the guest;turn from a guest into a host]
【基本解釋】客人反過來成為主人,比喻要化被動為主動,掌握主動權(quán)
【引證解釋】
1. 客人反過來成為主人。 清 葉恩 《上振貝子書》:“ 大清 ,今入漢人之 中國 ,反客為主久矣。”
2. 喻變被動為主動?!度龂萘x》第七一回:“ 淵 為人輕躁,恃勇少謀,可激勸士卒,拔寨前進(jìn),步步為營,誘 淵 來戰(zhàn)而擒之,此乃反客為主之法?!?br/>3. 比喻變次要的為主要的。 洪深 《戲劇導(dǎo)演的初步知識》上篇四:“工具的全部運用,只求擴大本身的效果,賣弄技巧,反客為主。結(jié)果或可增加看客的興趣,但不能不犧牲劇本的教育性?!?/div>
反客為主是三十六計嗎
1個回答2023-12-17 21:36

反客為主是三十六計的。反客為主,漢語成語,拼音為fǎnkèwéizhǔ,意思是客人反過來成為主人。比喻變被動為主動。

用在軍事上,是指在戰(zhàn)爭中要努力變被動為主動,爭取掌握戰(zhàn)爭主動權(quán)的謀略。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拔寨前進(jìn),步步為營,誘淵來戰(zhàn)而擒之,此乃反客為主之法?!?br/>近義詞:喧賓奪主、喧賓奪主、鵲巢鳩占。
用法:作謂語、定語;比喻變被動為主動。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于南北朝,成書于明清。它是根據(jù)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jīng)驗總結(jié)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zhàn)計、敵戰(zhàn)計、攻戰(zhàn)計、混戰(zhàn)計、并戰(zhàn)計、敗戰(zhàn)計。前三套是處于優(yōu)勢所用之計,后三套是處于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

古人按語說:為人驅(qū)使者為奴,為人尊處者為客,不能立足者為暫客,能立足者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為賤客,能主事則可漸握機要,而為主矣。

三十六計當(dāng)中,反間計,怎樣使啊
1個回答2022-11-10 11:51
挑撥離間。你會嗎。?
反戈一擊是三十六計嗎?
1個回答2024-03-05 11:28

反戈一擊不是三十六計。

反戈一擊不屬于三十六計,反戈一擊的出處明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十七回,反戈一擊指的是調(diào)轉(zhuǎn)槍頭向原來所屬的陣營進(jìn)攻,比喻一旦覺悟,回過頭來對自己一方的壞人壞事進(jìn)行揭露和斗爭。

反戈一擊出自

反戈一擊出自《尚書·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比嬍遣m天過海,圍魏救中清猛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正缺擊西,無中生有,暗渡陳倉,隔岸觀火,笑里藏刀。

李代桃僵,順手牽羊,打草驚蛇,借尸還魂,調(diào)虎離山,欲擒故縱,拋磚引玉,擒賊擒王,釜底賣橋抽薪,混水摸魚,金蟬脫殼,關(guān)門捉賊,遠(yuǎn)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換柱,指桑罵槐,假癡不癲,上屋抽梯,樹上開花,反客為主,美人計,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連環(huán)計,走為上計。

三十六計中反間計是什么?
1個回答2023-02-11 17:39
反間計,是漢語詞匯來自《三十六計》,指的是識破對方的陰謀算計巧妙地利用對方的陰謀詭計進(jìn)行攻擊對方。
三十六計是哪三十六計?
1個回答2024-08-17 10:26

三十六計是:瞞天過海、 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無中生有、暗渡陳倉、隔岸觀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打草驚蛇、借尸還魂、調(diào)虎離山、欲擒故縱、拋磚引玉、擒賊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魚、金蟬脫殼、關(guān)門捉賊、遠(yuǎn)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換柱、指桑罵槐、假癡不顛、上樓抽梯、虛張聲勢、反客為主、美人計、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連環(huán)計、走為上策。

1、瞞天過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讓天知道就過了大海。形容極大的欺騙和謊言,什么樣的欺騙手段都使得出來。

2、圍魏救趙:本指圍攻魏國的都城以解救趙國?,F(xiàn)借指用包超敵人的后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zhàn)術(shù)。

3、借刀殺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別人的手去害人。

擴展資料:

書籍背景

“三十六計”一語,先于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公元436年),據(jù)《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yīng)走耳?!币鉃閿【忠讯?,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后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三十六計計中計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4-20 08:20
就是中了人家的圈套啊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