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杵成針小學四年級下冊課文

鐵杵磨成針 課本劇
1個回答2024-03-02 02:12
旁白: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去溪邊看鳥飛魚游。功課是常常掛紅燈,手扳心被先生打得紅里泛青??粗鴦e人的小孩子個個乖得三歲會背詩,五歲會彈琴,出口就是三字經(jīng),都是三好生,他老爸老媽看在眼里,急在腦里,氣在心里,罵也罵了,打也打了,可是沒用,不見效果。最終想出了一個計策

母親:老婆婆啊,幫咱家一個忙,你遇到我兒子幫忙演一場戲這五十兩就是你的了。你就拿著一根大鐵杵到小溪邊磨,然后.......

老婆婆:好好

旁白:于是老婆婆就象姜太公拿著釣桿等周文王似的她磨著鐵杵等著李白來。在唐朝的一天下午,李白終于來了,他又沒去上課,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南走走,北望望,不知不覺又到了常去的城外小溪邊。暖和的陽光、飄逸的白云,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艷陽天,不是讀書天,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呀?人不玩耍枉少年呀。 他走著走著,看到在小溪邊,坐著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婆婆,正起勁地哼呀哈呀唱著勞動號子在磨一根孫悟空金箍棒粗細的鐵杵。【演老婆婆的要做動作】李白一看,大覺好奇,這老婆婆在玩什么花樣呢?便走過去

李白:老婆婆,您這是在干什么?

老婆婆:沒看見嗎?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根繡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起勁地繼續(xù)磨著。 】

李白:繡花針?是姑娘們坐在窗邊繡花用的繡花針嗎?

老婆婆:那當然。就是這樣的針?!居檬直葎澲C花】

李白:可是,這也太夸張了吧,鐵杵這么粗,什么時候才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呀

老婆婆:呵呵,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精衛(wèi)可以填海,大樹可以做成牙簽,幾百年后一千首歌都可以壓縮放進MP3,鐵杵為什么不能磨成繡花針呢?【我不得不說這句話太經(jīng)典了】

李白: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白發(fā)快三千丈了,磨針之難,難于上青天。

老婆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只要下功夫,細針出自粗。只要認真學,功名手中握。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旁白:李白豁然開朗

李白:父母打罵有千次,不及鐵杵讓我醒啊

旁白: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早上讀外語,晚上寫詩文,累了發(fā)懸梁,瞌了錐刺股,渴了喝口酒,四書五經(jīng)背得滾瓜爛熟,天下詩文倒背如流,終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我告訴你們這是本小姐辛辛苦苦打出來的誰抄襲我跟誰急
成語是鐵杵磨成針還是鐵杵磨針?
1個回答2024-01-25 22:27

鐵杵磨成針才是正確的

鐵杵成針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7 04:01
磨針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人說唐朝大詩人李白,少年求學的時候,長期讀書沒有成果,打算放棄。

渡過了小溪,看見河邊有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很粗的鐵棍。李白好奇的問:“老婆婆,您磨鐵棍做什么呀?”

老婆婆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的針?!?br/>
李白吃驚的說:“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鐵棍,也難以磨成那么細的繡花針,您怎么還偏偏找了根鴨蛋粗的鐵棍,就算是像我這樣的年輕人,磨一輩子也未必能把這根鐵棍磨成細細的繡花針??!”

老婆婆笑呵呵的說道:“哈哈哈,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只有我手里的這一根鐵棍啦,這還是我當年風華正茂之時,一直沒有用過,留下來沒打磨過的,原打算作為廚房做飯之需的燒火棍呢。而且,我并不擔心自己會空耗歲月,也沒有什么到頭來白忙一場的無聊雜念,只要我還活著一天,就會堅持不懈一天,把自己這根鐵棍磨的比昨天更細那么一點,最后自然就磨成繡花針了嘛?!?br/>
李白聽后很有感觸,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實是可以用持之以恒的刻苦來彌補的,如此一把年紀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來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因一時的挫折就隨便半途而廢,放棄所追求的理想呢,于是馬上返身回到學院繼續(xù)讀書。

一年之后,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謝對自己指點的同時,也看到那根鐵棍真的細了很多。

若干年后,李白終不負天賦才華,寫下大量流芳千古的不朽詩篇。
《鐵杵成針》講的是大詩人誰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0 11:20

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 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yè)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鐵杵成針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7 01:10

  鐵杵成針的故事:很久以前,李白在山中讀書,但經(jīng)常偷懶,沒有完成學業(yè),就放棄了學習;李白路過一條小溪時,遇見一位在磨鐵棒的老婦人,就問老婦人在干什么,老婦人回答說:“我想把它磨成針。”李白被老婦人的精神感動,后來就回去完成學業(yè)了。

  鐵杵成針的故事原文

  鐵杵成針的原文如下:

  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猓€卒業(yè)。

  譯文:

  磨針溪是在象耳山腳下。世世代代相傳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學業(yè),就放棄學習離開了。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在磨鐵棒,于是問她在干什么,老婦人說:“我想把它磨成針?!崩畎妆凰木窀袆?,就回去完成學業(yè)。那老婦人自稱姓武?,F(xiàn)在那溪邊還有一塊武氏巖。

鐵杵成針是哪個成語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3 01:04
鐵杵成針,漢語成語,tiě chǔ chéng zhēn,意思是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那么網(wǎng)友們知道鐵杵成針成語典故是什么嗎。
1. 原文: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還卒業(yè)。

2. 譯文:磨針溪在象耳山腳下。世代相傳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學業(yè),就放棄學習離開了。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在磨鐵棒,于是問她要磨成什么,老婦人說:“我想把它磨成針?!崩畎妆凰木窀袆樱突厝ネ瓿蓪W業(yè)。那老婦人自稱姓武?,F(xiàn)在那溪邊還有一塊武氏巖。

3. 原文出自:宋代祝穆的《方輿勝覽·眉州》。
鐵杵成針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6 23:27

鐵杵成針的故事御吵

故事講的是李白小的時候很聰明,貪玩、不好學。一天,他趁人沒注意,丟下書本,溜出去玩。他四處閑逛,走啊走啊,不知不覺,來到一條小溪邊,有畝洞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婆婆正在溪邊吃力的磨著鐵杵。

李白覺的很奇怪,上前問鎮(zhèn)耐侍到:“老婆婆您在干什么?”老婆婆說:“我要把鐵杵磨成繡花針?!崩畎壮粤艘惑@問:“這個鐵杵幾年才能磨完?”老婆婆說“只要功夫深,鐵杵就能磨成繡花針?!崩畎茁犃藦拇丝炭鄬W習、仔細觀察,成了中國一位大詩人?! ?/p>

《鐵杵成針》的故事告訴我們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認真去做都能成功。

鐵杵成針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0 15:22

故事講的是李白小的時候很聰明,貪玩、不好學。一天,他趁人沒注意,丟下書本,溜出去玩。他四處閑逛,走啊走啊,不知不覺,來到一條小溪邊,有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婆婆正在溪邊吃力的磨著鐵杵。

李白覺的很奇怪,上前問到:“老婆婆您在干什么?”老婆婆說:“我要把鐵杵磨成繡花針?!崩畎壮粤艘惑@問:“這個鐵杵幾年才能磨完?”老婆婆說“只要功夫深,鐵杵就能磨成繡花針?!崩畎茁犃藦拇丝炭鄬W習、仔細觀察,成了中國一位大詩人?! ?/p>

《鐵杵成針》的故事告訴我們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認真去做都能成功。

拓展資料:

鐵杵成針:[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詳細解釋

1.?【解釋】: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2.?【出自】: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p>

3.?【例句】:王明同學雖然傷殘無手臂,但是他卻能用雙腳書寫,并獲兒童書法獎。他是靠鍥而不舍的努力,才使~的。

鐵杵成針這故事作者是哪個?
1個回答2024-01-23 06:33
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工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夠成功
 宋·祝穆《·
·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yè)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
,還卒業(yè)”.
  譯文: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
,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
,您磨鐵杵做什么?”
  
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后,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zhuǎn)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
”的道理,發(fā)奮讀書.
鐵杵成針這故事作者是哪個?
1個回答2024-01-26 06:56
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工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夠成功
 宋·祝穆《·
·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yè)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br/>,還卒業(yè)”。
  譯文: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
,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
,您磨鐵杵做什么?”
  
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后,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zhuǎn)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
”的道理,發(fā)奮讀書。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