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讀書都會采取什么樣的方式?

2023-01-18 14:42

2023-01-18 17:06
古人讀書講究四個方面。
1.誦:大聲背誦,而且不僅要能背誦出來,而且要深刻理解其中的意思。
2.錄:就是記錄和抄寫。因為古代的書籍比較難借到,一旦能拿到手,那么一定會自己抄一本書。
3.疑:遇到不懂的就要提出疑問,尋求解答。
4.入味:讀書要沉浸在其中,才能感受到書中的意境。
更多回答
宋朝的大文豪歐陽修,則提出了“三上”讀書法
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
三國名相諸葛亮,提出了“觀其大略”讀書法
清代畫家鄭板橋,提出了“求精求當”讀書法
明代學者張溥則發(fā)明了“七焚”讀書法
比較著名的有:漢代董遇的三余讀書法,就是冬天、夜間和雨天空余時間讀書;宋代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就是書的各個方面內(nèi)容都要各個擊破;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就是根據(jù)自己的讀書經(jīng)歷歸納總結(jié)。
朱熹的弟子們總結(jié)了他的讀書方法六條就是: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著緊用力,虛心涵泳,切記體察,居敬持志。朱熹讀書法六條,集古人讀書方法之大成,對現(xiàn)在的學子讀書依然有重要意義。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