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如何促進寶寶的語言發(fā)育?這樣引導娃,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023-11-14 20:03

2023-11-14 21:37

許多父母在寶寶出生后最期待的就是寶寶張口說出一聲爸爸媽媽,聽到寶寶開始說話是他們心里最開心的事情。想要等到寶寶張口說話,需要寶寶長大到十個月以后了。但是寶寶學習語言是從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面最后幾個月就開始的了,這個時期去引導寶寶學習說話尤其重要。

那么,如何引導寶寶學習語言?

首先我們要明白,嬰兒的語言學習理論是要經過兩個階段,也就是接受信息階段和表達信息的階段。學習語言就是學習口語和文字,這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步驟:學習聽話、學習說話、學習認字、學習寫字。

在寶寶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一般都是 先學會單個單詞、句子的意思,然后慢慢演變成復雜的單詞、句子,最后才能說出完整的句子,表達出自己的思想。

所以對孩子進行語言教育,需要我們循序漸進地讓孩子接觸語言,不應該去強迫孩子或者是遷就孩子。這樣孩子的語言就能慢慢往最高處發(fā)展。

寶寶一歲的時候,還處于學習單個詞句的階段。這個時候他只能聽懂自己的名字或者是爸爸媽媽的呼喊。寶寶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 經常會發(fā)出疊音,例如“抱抱”、“飯飯”等等。爸爸媽媽經??梢钥吹綄殞毾胍燥埖臅r候會看著飯碗喊著“飯飯”,然后張開嘴巴等著父母喂,有的時候甚至會結合一些身體語言去表達他的一些想法。

到了一歲半的時候的寶寶就能利用兩三個單詞組合去表達自己的意思了。這個時期的寶寶一般都會在疊音的基礎上用上動詞,例如“吃飯飯”、“睡覺覺”……

寶寶什么時候會說簡單的句子呢?答案是寶寶兩歲的時候,他能夠利用很簡單的句子例如“媽媽抱抱寶寶”。

寶寶用這種方式說話我們一般稱作“小兒語”。有些家長不要因為覺得寶寶用小兒語說話很可愛就一直用小兒語和寶寶說話,這樣會拖延寶寶過渡到說完整話的階段。

家長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堅持運用完整的語句和寶寶說話,這個過程會很艱難,但是能幫助寶寶成功跨過這一關卡,讓寶寶受益無窮。

幫助寶寶開發(fā)語言,家長需要這么做:

1、耐心。寶寶需要家長反復地給他念一個詞或者句子,甚至可能需要不止一天才能學會。這個時候家長需要保持耐心去教會寶寶。不耐煩會使得寶寶喪失學習語言的興趣,甚至會對語言學習產生抵觸心理。

2、信息量大,見到什么說什么。雖然寶寶現(xiàn)在什么都不是很懂,也不能完全聽懂爸爸媽媽說的一些話,但是爸爸媽媽在給寶寶講話的時候可以增加講話的信息量。一來寶寶會覺得說話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情,覺得父母很喜歡和他說話,就會更加喜歡學習語言,二來信息量的增大能夠刺激寶寶的大腦的語言學習功能,幫助寶寶更快地理解這些意思。

3、幫助寶寶的嘴巴運動。也就是通過發(fā)出不同的音節(jié)讓寶寶的嘴巴、舌頭動起來,鍛煉它們的靈活性,為以后開口做準備。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語需要保持標準,可能周圍的爺爺奶奶等一些長輩都是在說方言,所以讓寶寶先跟著父母的腳步把普通話學會,讓寶寶掌握了標準的發(fā)音后再去學習方言也不遲。因此在學習語言的初期,家長的模范作用是很大的哦。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