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讀書”的小故事

2024-01-29 15:42

2024-01-29 20:30
鑿壁借光的故事



【原文】

匡衡勤學而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發(fā)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敝魅烁袊@,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譯文】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墻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xiāng)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锖饩偷剿胰プ龉凸?,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么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敝魅寺犃?,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于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囊螢映雪



“囊螢映雪”這個成語包含了兩個典故,“囊螢”出自《晉書·車胤(yìn)傳》:“車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保坝逞眲t出自《孫氏世錄》:“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



晉代車胤自幼好學不倦,可是由于家境貧困,沒有錢買燈油在晚上讀書。因此,到了晚上他只能背誦詩文。一個夏夜,他在屋外誦書,忽然看到原野里如星星一樣螢火蟲在空中飛舞。他突發(fā)奇想,螢火蟲的光亮在黑夜里不正如燈一樣嗎?這樣我就能夠徹夜苦讀了!想到這,興奮的他立即找來了白絹扎成一個小口袋,并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里面。果然,如此還真的管用。正是借著這微弱的光芒和堅持不懈地苦讀,車胤學識日漸長進,并最終入朝為官。



同是晉朝的孫康也是由于貧困而無法點燈夜讀,所以只能早早睡覺,這令他覺得光陰虛擲。一個冬夜,雪下得特別大,白茫茫一片。半夜時分,寒冷令孫康從睡夢驚醒,但他卻發(fā)現(xiàn)窗外似乎有一些光亮。原來那是雪映射出微光。于是他倦意頓消,這不正可以借著這難得微光看書嗎?于是他翻身起來,取出書卷,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搓搓手。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正是憑著這樣學習的精神,使得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最后他也入朝為官,成為一個學富五車的一代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