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俗語,還是成語

2023-11-20 00:55

1個回答
既是俗語,也是成語。
典故
戰(zhàn)國時期,齊國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名叫淳于髡。他博學多才,能言善辯,被任命為齊國的大夫。他經常利用寓言故事、民間傳說、山野軼聞來勸諫齊王,而不是通過講大道理來說服他,卻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齊宣王想攻打魏國,積極調動軍隊,征集糧草補充兵源,使得國庫空虛,民間窮困,有的百姓已經逃到其它國家去了。淳于髡對此十分憂慮,他就去求見齊宣王.齊宣王愛聽故事,淳于髡投其所好,說:“臣最近聽到一個故事,想講給大王聽”,齊宣王說“好啊,寡人好久沒聽先生講故事了、”淳于髡說;“有一條叫韓子盧的黑狗,是普天下跑得最快的狗。有一只叫東郭逡的兔子,是四海內最狡猾的兔子、有一天,韓子盧追逐東郭逡,繞著山跑了三圈,又翻山頂來回追了五趟,兔子在前面跑得精疲力盡,狗在后面追得力盡精疲,雙雙累死在山腰,一個農夫看見了,沒花一點力氣,就獨自得到了這個便宜、”齊宣王聽出淳于髡語中有話,就笑著說;“先生想教我什么呢?”淳于髡說;“現(xiàn)在齊、魏兩國相持不下,雙方的軍隊都很疲憊,兩國的百姓深受其害,恐怕秦、楚等強國正在后面等著,像老農一樣準備撿便宜呢?!饼R宣公聽了,認為很有道理,就下令停止進攻魏國。
齊宣王喜歡招賢納士,于是讓淳于髡舉薦人才。淳于髡一天之內接連向齊宣王推薦了七位賢能之士。
齊宣王很驚訝,就問淳于髡說:“寡人聽說,人才是很難得的,如果一千年之內能找到一位賢人,那賢人就好像多得像肩并肩站著一樣;如果一百年能出現(xiàn)一個圣人,那圣人就像腳跟挨著腳跟來到一樣、現(xiàn)在,你一天之內就推薦了7個賢士,那賢士是不是太多了?”
淳于髡回答說:“不能這樣說。要知道,同類的鳥兒總聚在一起飛翔,同類的野獸總是聚在一起行動。人們要尋找柴胡、桔梗這類藥材,如果到水澤洼地去找,恐怕永遠也找不到;要是到梁文山的背面去找,那就可以成車地找到、這是因為天下同類的事物,總是要相聚在一起的。我淳于髡大概也算個賢士,所以讓我舉薦賢士,就如同在黃河里取水,在燧石中取火一樣容易、我還要給您再推薦一些賢士,何止這七個!”
相關問答
Q群有人叫我是聚聚,聚聚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3-02-07 11:50
聚聚就是見見面唄,或者一塊吃個飯旅旅游的。
Q群有人叫我是聚聚,聚聚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11-10 10:23
聚聚就是見見面唄,或者一塊吃個飯旅旅游的。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俗語,還是成語
1個回答2024-01-06 22:21
既是俗語,也是成語。 典故 戰(zhàn)國時期,齊國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名叫淳于髡。他博學多才,能言善辯,被任命為齊國的大夫。他經常利用寓言故事、民間傳說、山野軼聞來勸諫齊王,而不是通過講大道理來說服他,卻往往...
全文
同學聚會群主開場白怎么寫
1個回答2023-01-21 13:37
最好是接合自己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到底是八字成語,,還是二個四字成語
1個回答2024-02-25 03:43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二個四字成語 出自《戰(zhàn)國策·齊策三》《周易·系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西漢末劉向編定。比喻同類的東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開。 是門當戶對、志同道合的統(tǒng)...
全文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意思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18 16:54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意思是比喻同類的東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開。也比喻是門當戶對、志同道合的統(tǒng)稱。 拓展內容如下: 從拼音、出處和造句來拓展 1、“物以類聚,人...
全文
指動物或人聚集成群是什么詞語
1個回答2024-03-09 20:03
成群結隊,浩浩蕩蕩(的隊伍)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的出處
1個回答2024-07-21 19:38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注釋: 類:同一類。 同類的東西聚在一起,人按照其品行、愛好而形成團體。 指好人總跟好人結成朋友,壞人總跟壞人聚在一起。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分...
全文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什么意思啊
1個回答2024-01-21 00:04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出處:《戰(zhàn)國策·齊策三》《惆易·系辭上》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釋義: 意思是說同類的東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開、現(xiàn)在多比喻壞人相互勾結在一起.戰(zhàn)國時期,...
全文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誰的名言
1個回答2023-02-14 04:11
答案是 易經名人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