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開講啦》中關(guān)于炒米的做法

2024-02-01 22:43

1個回答
  炒米,蒙語叫做“蒙古勒巴達”,就是蒙古米的意思。它是用糜子經(jīng)過蒸、炒、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再兌酸奶和白糖等攪拌,解餓又解渴,清香爽口,是別具風味的傳統(tǒng)食品。

  炒米做法:

  炒米是用糜子做成的,要經(jīng)過煮、炒、碾三道工序才能做成炒米。

  煮

  首先是用鍋煮。鍋里盛上水,燒到八分開時將稷子倒入鍋內(nèi)。蓋上鍋蓋繼續(xù)加熱。燒開后,揭開鍋蓋,上下翻動均勻,蓋好鍋蓋,輕火燜,六、七分鐘后,再上下翻動。這樣連續(xù)翻動三至四次后,即可出鍋。出鍋的稷子粒鼓脹發(fā)圓,有透明感,但不能張嘴,否則影響炒米質(zhì)量。煮稷子時,稷予和水的比例一定要適宜,達到稷子煮好水即干的程度最佳。

  炒

  炒炒米要選用好砂子。撮回砂子用篩子篩一篩,篩過的砂子再用籮子過了土,就可以使用了。砂子如不太干凈,還要用水淘洗一次,晾干以后再用籮子過一遍土。炒炒米時一次頂多放三碗糜米(七燒鍋),卻要放五碗砂子。砂子燒紅時,將晾出的糜米倒入,待大氣冒過,米??爨栲枧九颈饋?,趕緊連砂子倒在篩子里,下面接上盆子。篩子一搖,砂子落在盆里,炒米留在上面。將砂子倒回鍋中炒熱,再加入新晾出的糜米,如此連續(xù)作業(yè),那一點砂子可炒許多炒米。末了把砂子裝在口袋里,下次炒時再用。

  碾

  必須注意,僅僅是炒熟的炒米是不能直接食用的,必須經(jīng)過去皮的處理。在古代一般是用石碓去殼,將米放入石碓中,腳踏驅(qū)動桿,傾斜的錘子落下時砸在石臼中,來回數(shù)次,就可以去掉稻谷的皮了。去皮后,用竹編簸箕去大糠,再用籮子去細糠,此后,就可以食用了。



  炒米特點:

  炒米是由糜子米炒熟后碾去外殼而得的米粒。加工方法是將純凈的麻糜子,用水浸泡后,上鍋悶蒸,然后在炒鍋上炒熟,冷卻,去掉外殼。加工好的炒米,色黃而不焦,米堅而不硬,晶瑩明亮,泡在奶茶中色味香美,酥香可口。由于經(jīng)過水浸,使糜子皮表層中的水溶性維生素滲透到米粒中,增加了炒米中維生素的含量。又由于蒸炒后迅速冷卻干燥,使糊化后的淀粉固定在原有狀態(tài),食用時只需以茶水浸泡即可。炒米食水量低,耐貯存。便攜帶,不易霉壞變質(zhì),適應牧區(qū)生活的需要。
相關(guān)問答
蔡瀾的主要成就
1個回答2024-02-19 19:08
蔡瀾已出版之書籍超過200本,與金庸、黃沾、倪匡并稱為“香港四大才子”,被稱為“食神”。 蔡瀾出版的圖書《蔡瀾談人生》獲得了由中國出版工作協(xié)會、國際出版工作委員會等聯(lián)合頒發(fā)的“2009年引進版社...
全文
蔡瀾作品集?
1個回答2024-02-21 13:51
蔡瀾作品有《看得開,放得下,才是人生》《活,該快樂著》《老得可以告別孤獨》《蔡瀾旅行食記》
蔡瀾是誰
1個回答2024-01-29 20:05
蔡瀾但是有點黃
蔡瀾都有哪些作品 我是指書
1個回答2022-10-03 22:01
《蔡瀾這個人》
蔡瀾身邊的女伴
1個回答2024-03-17 06:05
我見過幾個,認識的有2個,蘇玉華、Amanda S
蔡瀾先生是哪里人
1個回答2022-09-17 15:59
蔡瀾,1941年8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廣東潮州,電影監(jiān)制、美食家、專欄作家、電影節(jié)目主持人、商人。與金庸、黃沾、倪匡并稱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稱。
瀾為了救蔡文姬,是哪一集
1個回答2024-01-19 09:15
瀾為了救蔡文友缺姬是25集。二人流落的是一座好老辯孤島,瀾試圖從內(nèi)心里接含尺受蔡文姬,開始在島上搭建木屋子求生存,期間不斷被蔡文姬的純真所感染和打動。
請問蔡瀾是誰?很有名嗎 試做一首藏頭詩
1個回答2024-02-12 09:25
著行排立向春風 名山洞府到金庭 美景難忘竹廊中 食林雄才喜相逢 家國迢迢廚房中 蔡出昆侖世人驚 瀾鏡照出真英雄 你作食神過此生 好上廚園顯威名 嗎食作花喜歡迎
蔡瀾的節(jié)目
1個回答2022-11-27 00:16
蔡瀾逛菜籃 建議不夠的話買書看
如何評價蔡瀾?
3個回答2023-02-05 12:45
他是一個“永遠看前面的人”,至于那些發(fā)問的年輕人,你問我答,愿打愿挨,且答得都是真話,只是他并不相信這些“真話”能改變什么,因為,能幫到這些“自尋煩惱”的年輕人的人,只有他們自己。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