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箜篌引 的釋文 急急急?。?!

2024-04-20 21:39

1個回答
  【注釋】

  ⑴本篇是《相和歌·瑟調(diào)曲》歌辭,前半是宴飲的描寫,后半是議論。本篇又 題為《野田黃雀行》。“箜篌”,樂器名,體曲而長,二十三弦。 ⑵親交:親近的友人。 ⑶秦箏:箏是弦樂器。古箏五弦,形如筑。秦人蒙恬改為十二弦,變形如瑟。唐以后又改為十三弦。 ⑷齊瑟:瑟也是弦樂器,有五十弦,二十五弦,二十三弦,十九弦?guī)追N。在齊國臨淄這種樂器很普遍。 ⑸陽阿:《淮南子·俶真訓(xùn)》注以為人名,梁元帝《纂要》(《太平御覽》卷五六九引)以為古艷曲名,這里用來和“京洛”相對,是以為地名?!稘h書·外戚傳》說趙飛燕微賤時屬陽阿公主家,學歌舞。這個陽阿是縣名,在今山西省鳳臺縣西北。 ⑹京洛:即“洛京”,指洛陽。 ⑺緩帶:解帶脫去禮服換便服。庶羞:多種美味。 ⑻久要:舊的。尤:非?!氨〗K義所尤”言對朋友始厚而終薄是道義所不許的。以上二句是說交友的正道,也是立身處世的正道。 ⑼磬折:彎著身體像磬一般。這是恭敬的樣子。君子謙恭虛己非有所求于人。何求:言無所求。 ⑽驚風:疾風。 ⑾光景:指日、月。 ⑿遒:迫近。 ⒀先民:過去的人。



  【品評】

  這是一首獨具特色的游宴詩。它通過歌舞酒宴上樂極悲來的感情變化,深 刻地展示了建安時代特有的社會心理。人生短促的苦悶和建立不朽功業(yè)的渴求 交織成這首詩的主題,表現(xiàn)出“雅好慷慨”的時代風格。

  這首詩的章法巧妙,很見匠心。詩歌在以較多的筆墨描寫美酒豐膳、輕歌曼舞、主客相酬的情景之后,筆鋒一轉(zhuǎn),吐露出欲求親友憂患相濟、共成大業(yè)的心愿,再轉(zhuǎn)為對人生短促的喟嘆,清醒地指出“盛時不再來”。至此,酒宴的歡樂氣氛已掃蕩一盡,樂極而悲來的心理歷程完整地表達出來了,引人回憶起開篇的濃艷之筆、富貴之景,更添幾分悲愴之情。如此立意謀篇,稱得上是思健功圓了。

  詩中兩個意蘊含蓄的設(shè)問句:“謙謙君子德,磐折欲何求”、“先民誰不死,知命復(fù)何憂”,是展示心理波瀾的關(guān)鍵,透露了詩人對于人生意義、生死大關(guān)的思考?!坝吻蟆?,“復(fù)何憂”,寓答干問,大有意在言外之妙。
相關(guān)問答
箜篌引曹植
1個回答2024-03-13 11:23
置酒高殿上,親交從我游。 中廚辦豐膳,烹羊宰肥牛。 秦箏何慷慨,齊瑟和且柔。 陽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謳。 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 主稱千金壽,賓奉萬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終義所尤。 謙謙君子德,磬...
全文
曹植《箜篌引》賞析
1個回答2024-04-14 15:05
原詩: 置酒高殿上,親交從我游。中廚辦豐膳,烹羊宰肥牛。 秦箏何慷慨,齊瑟和且柔。陽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謳。 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主稱千金壽,賓奉萬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終...
全文
箜篌引的故事和感情
1個回答2024-01-29 08:52
 人在旅途,肯陪你一程的人很多,能陪你一生的人卻很少。誰在默默的等待,誰又從未走遠,誰能為你一直都在。這世上,別指望人人都對你好,對你好的人一輩子也不會遇到幾個。人心只有一顆,能放在心上的人畢竟不多;...
全文
箜篌引講了什么故事
1個回答2024-01-24 23:32
箜篌引》這首詩歌講述的是一個悲傷的故事,而梁啟超先生在這次名為《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xiàn)的情感》的演講當中選擇這一有悲劇色彩的韻文,可以看出他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內(nèi)心凄苦。“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奈...
全文
箜篌引故事
1個回答2024-01-27 10:52
有一個人叫子高的人在河邊撐船看見一個白發(fā)狂夫意欲橫渡急流,他的妻子來不及阻止就眼睜睜地勘自己丈夫淹死了,于是悲痛之余用箜篌演奏了一首曲子,十分悠揚悲切,歌聲哀婉,子高回家之后講給妻子聽,妻子根據(jù)他哼的...
全文
關(guān)于《箜篌引》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02 05:11
披散白發(fā)的瘋顛人提著酒壺。眼看要沖進急流,他妻子追在后面呼喊不讓他渡河,卻已趕不及,瘋癲人終被河水淹死。那女子撥彈箜篌,唱《公無渡河》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曲終亦投河而...
全文
《箜篌引》
3個回答2022-09-16 03:58
勸你不要過河,你為什么硬是要過河。你渡河淹死,你要我怎么辦呢。。 我以前好像看到過 不怎么記得了
關(guān)于箜篌引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6 14:24
我不知道卻不確切是根據(jù)自己回憶講給你聽 啊好像是說有一個人叫子高的人在河邊撐船看見一個白發(fā)狂夫意欲橫渡急流,他的妻子來不及阻止就眼睜睜地勘自己丈夫淹死了,于是悲痛之余用箜篌演奏了一首曲子,十分悠揚悲切...
全文
關(guān)于箜篌引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2 14:30
我不知道卻不確切是根據(jù)自己回憶講給你聽 啊好像是說有一個人叫子高的人在河邊撐船看見一個白發(fā)狂夫意欲橫渡急流,他的妻子來不及阻止就眼睜睜地勘自己丈夫淹死了,于是悲痛之余用箜篌演奏了一首曲子,十分悠揚...
全文
箜篌引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09 00:45
在我國歷史上,廣泛傳頌的有4個叫做”箜篌引“的詩歌作品,分別是: 箜篌引 - 作者:白首狂夫之妻。又名〈公無渡河〉。 箜篌引 - 作者:曹植 箜篌引 - 作者:王昌齡 李憑箜篌引 - 作者:李賀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