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的聰明之處在哪?為什么劉邦和呂后讓張良安然度過一生呢?

2023-03-26 04:07

1個回答
張良用超乎常人的智慧和韜略保全了自己的一生。作為一個佐臣,張良知道自己的角色,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他一心忠君,不投機;他懂得進(jìn)止,不貪功。
相關(guān)問答
劉邦和呂后為何讓張良安然度過一生?張良的聰明之處在哪?
1個回答2023-06-19 01:05
一、張激并腔良審時度勢,不貪圖名利。當(dāng)劉邦想要對張良進(jìn)行封蔽兆賞的時明衫候,張良沒有選擇獅子大開口,而是心懷感激的表示自己感謝劉邦為他帶來的一切,最后也只是要了300戶的封地,這讓劉邦和呂后非常滿意。...
全文
張良是誰推薦給劉邦
1個回答2024-02-29 06:07
漢初三杰之一的張良。張良出身韓國貴族,國滅后隱姓埋名以求復(fù)國。博浪沙一擊后,他于圯下遇黃石老人,得《太公兵法》十三篇,精研后,入漢王劉邦幕下。自此“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連劉邦亦自嘆不如。...
全文
張良是劉邦的老師嗎?
1個回答2024-03-10 03:20
張良當(dāng)然不是劉邦的老師,但可以做老師的事,實際也是這樣,張良幫助教導(dǎo)劉邦,為他出謀劃策,使劉邦覺悟了帝王之術(shù),成就帝業(yè)。
張良為什么要幫劉邦爭天下?
1個回答2024-03-13 14:39
張良是秦末漢初時期最重要的謀士之一,與蕭何、韓信并稱為漢初三杰。張良的先輩本是韓國人,不過請大家不要誤會,這個韓國是中華大地上戰(zhàn)國時期的韓國。秦朝滅亡韓國以后,張良圖謀復(fù)國,投入到反抗秦始皇的斗爭當(dāng)...
全文
劉邦與張良合作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7-20 12:02
劉邦與張良的相識是在劉邦起兵初期雍齒造反的時候,那時候劉邦因失了根據(jù)地狼狽不堪四處借兵,在路上遇到了要投韓的張良,兩人一見如故大談天下大勢,張良折服。之后張良為劉邦獻(xiàn)計與楚地借兵攻豐,張良略施小計雍齒...
全文
劉邦為什么不殺張良?
2個回答2023-01-28 08:55
簡單的說,1,劉邦需要張良的計策2,張良對劉邦夠不成威脅
劉邦和張良的故事概括?
1個回答2024-01-20 12:36
劉邦與張良在投奔景駒的路上相遇,覺得相見恨晚,張良放棄了投奔景駒的想法,跟著劉邦,劉邦任命他為廄將,后來,劉邦聽從張良的建議,為劉邦立下了許多戰(zhàn)功。劉邦當(dāng)皇帝后,張良就靜居行氣,不吃糧食,閉門不出,...
全文
張良 怎么看上劉邦了?
4個回答2022-07-07 19:26
所謂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我想大概張良之所以看上劉邦應(yīng)該就叫做臭味相投吧。
劉邦一向都會聽張良建議,為什么殺韓信時張良卻沒說不?
1個回答2024-03-16 18:58
劉邦一向都會聽張良建議,在殺韓信時張良卻沒說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人各有志,張良曾經(jīng)已經(jīng)勸過韓信,對張良來說已經(jīng)沒有什么愧對韓信的了;二張良知道自己無法阻止劉邦殺韓信,他知道劉邦的為人和個性,沒必...
全文
初嫁劉邦的呂雉大度賢良,后期為何殘暴嗜權(quán)?
2個回答2022-11-26 21:12
因為后來她對劉邦非常失望,劉邦為了自己不顧一切拋棄她。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