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長亭送別

2023-08-09 23:51

1個回答
"端正好"
藍(lán)藍(lán)的天空中飄著朵朵的白云,那天是藍(lán)的如此昏灰,沒有半點眩目之色,雖是碧透碧透的,但卻怎么也逃不出悲傷的嘆息,只得嘆在口上,哀在心中。
低著頭看著地面,卻是滿眼的憔悴的黃花,哭泣著、悲痛著、日漸消瘦著,這些花兒卻怎么望也望不到盡頭。
秋深了,微風(fēng)四起,卻越刮越急,吹得人心兒涼。仰頭望去,卻看見成群的雁兒向南方飛著,讓人心底的涼氣不免又加了幾分。
那天與那地相對著、相映著,頗顯出幾分離愁,卻只得在無際的宇宙中漂泊著,尋找著自己的歸宿。
在這暮秋時分,是誰將這些霜葉兒們?nèi)境扇绱俗屓税l(fā)醉的紅色?是悲秋感冬?是相見恨晚?是熱淚盈眶?
不是,那是離別之人傷感的眼淚!

“滾繡球”

何時才能斯守?揚花柳絮都飛盡了,你剛來;天邊驚雷未起,你要去了。是怨柳枝兒太短,系不住你的飛駿;還是該怪林影稀疏,掛不起向晚余暉?還沒來得及告訴你多情自古離別的傷在我心中有多苦,一聲“去也”,你的車兒、馬兒就已飛快起程。是呵,你我兩廂勸告莫未相思苦,可你去的這般的早!料想到一邊是留下的搔短青絲,一邊是離去的清減玉肌。有情人怨恨這離別的聲色,無情的人怎知曉!
相關(guān)問答
如何給外國人講西廂記的長亭送別?
1個回答2024-01-20 19:00
《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大約寫于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您說的長亭送別一場,是夫人無奈,告訴張生如果想娶鶯鶯小姐,必須進(jìn)京趕考取得功名方可。鶯鶯小姐在十里長亭擺下筵席為張生送...
全文
西廂記長亭送別
1個回答2024-06-09 09:36
沒找到現(xiàn)成的文章,給你提供點寫作資料吧. 前人后人共賞《長亭送別》 前人評點 世傳實甫作《西廂》至“碧云天,黃花地,西風(fēng)緊,北雁南飛”,構(gòu)思甚苦,思渴,撲地遂死。 (梁廷楠《曲...
全文
西廂記.長亭送別 的內(nèi)容梗概
1個回答2024-02-01 22:46
暮秋時節(jié)一天,碧藍(lán)的天空飄著幾朵白云,地上到處是零落的菊花,蕭瑟的秋風(fēng)一陣緊似一陣,避寒的大雁結(jié)陣飛向南方.百草憔悴,霧涼霜寒,楓林經(jīng)霜變紅,在秋風(fēng)中紛紛離枝,墜落于地.一輛油壁香車從普救寺駛出,...
全文
西廂記長亭送別一句話概括?
1個回答2024-02-05 23:09
講述了崔鶯鶯十里長亭送張生進(jìn)京趕考的別離場景。 《西廂記·長亭送別》是元代詩人王實甫寫的。用元雜劇的形式講述了崔鶯鶯十里長亭送張生進(jìn)京趕考的別離場景,而張生和崔鶯鶯這對沖破世俗相愛的戀人,短暫的...
全文
西廂記.長亭送別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1個回答2023-01-31 01:41
講述的是崔鶯鶯十里長亭送張生進(jìn)京趕考的別離場景,張生和崔鶯鶯這對沖破世俗相愛的戀人,短暫的歡愉后即將飽嘗長久的別離相思。兩人四目相望,久久不愿分離......
西廂記·長亭送別的介紹
1個回答2022-09-14 13:48
《西廂記·長亭送別》是元代詩人王實甫寫的。用元雜劇的形式講述了崔鶯鶯十里長亭送張生進(jìn)京趕考的別離場景,而張生和崔鶯鶯這對沖破世俗相愛的戀人,短暫的歡愉后即將飽嘗長久的別離相思。反映了自由愛情與封建禮...
全文
西廂記長亭送別的詩句
1個回答2022-09-26 06:25
碧云天,黃花地,西風(fēng)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這句千古傳誦。
《西廂記-長亭送別》展現(xiàn)了鶯鶯怎樣的情緒特征?
1個回答2022-12-05 10:51
難舍難離依依惜別
<<西廂記>>與<<牡丹亭>>有什么不同,哪部好看
1個回答2022-12-23 18:16
我認(rèn)為都不好看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