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在《齊桓晉文之事》中找出善于比喻巧遇比喻的句子并說明

2023-08-17 01:52

1個回答
“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挾太山以超北?!薄盀殚L者折枝”
“緣木求魚”“鄒人與楚人戰(zhàn)”等等
相關(guān)問答
《齊桓晉文之事》用了哪些比喻?有什么作用
1個回答2022-09-24 14:01
「見輿薪」、「舉一羽」比喻保民。 喻意是:保民是輕而易舉,力所能及的事。 (2)「挾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可能」的事。 「為長者折枝」比喻輕易可行的事。在課文中用以
在《齊桓晉文之事》中,孟子以“緣木求魚”喻指
1個回答2023-01-31 08:36
意思就是沿著樹找魚。比喻做事方法不恰當(dāng)。
求:《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1個回答2022-09-03 01:33
字都對了。 新課標(biāo)版本標(biāo)點: “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蜃又^也。
孟子在《齊桓晉文之事》一文中是怎樣用比喻來說理的?請舉例說明,并說明比喻的作用。
1個回答2022-10-01 11:37
比喻就是找一個喻體與本體相似,有共同點的事物來比作本體,比喻的作用就是使一個抽像的事物變得具體易懂,形象生動的突出事物的特征。
齊桓晉文之事講了什么內(nèi)容
1個回答2024-02-18 10:18
齊桓晉文之事講了講述了春秋五霸的故事。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周王王室衰微,根本無法有效控制各諸侯國,于是各個諸侯國間就掀起了一場長達數(shù)百年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兼并戰(zhàn)爭,在這一期間,能夠在...
全文
齊桓晉文之事講了什么?
1個回答2024-03-04 01:15
《齊桓晉文之事》通過孟子游說齊宣王提出放棄霸道,施行王道的經(jīng)過,比較系統(tǒng)地闡發(fā)了孟子的仁政主張。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和誰的對話
1個回答2023-04-16 00:35
齊桓、晉文:指齊桓公小白和晉文公重耳,春秋時先后稱霸,為當(dāng)時諸侯盟主.宣王有志效法齊桓、晉文,稱霸于諸侯,故以此問孟子. “齊桓晉文之事”這個題目就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在《齊桓晉文之事章》中,孟子是怎樣通過比喻來說理的?請舉例說明。
1個回答2023-01-13 11:36
由小及大。 先說:不忍其觳觫 再說:以小易大,彼惡知之? 得出:是乃仁術(shù)也
齊桓晉文之事原文及對照翻譯
1個回答2024-01-27 10:09
齊桓晉文之事原文及對照翻譯如下: 齊宣王問(孟子)說:“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的事,可以講給我聽聽嗎?”孟子回答說:“孔子這些人中沒有講述齊桓公、晉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沒有流傳。我沒有聽說過這事。...
全文
齊桓晉文之事講了幾件事?
1個回答2024-02-15 10:54
本文通過孟子游說齊宣王提出放棄霸道,施行王道的經(jīng)過,比較系統(tǒng)地闡發(fā)了孟子的仁政主張。   這篇文章記孟子游說宣王行仁政。說明人皆有不忍之心,為國君者,只要能發(fā)揚心中這種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