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米線正宗做法

大連哪里的米線正宗?
3個回答2023-04-17 15:05
稻花香?。?!
大連外國語學(xué)院東側(cè)那條小道兒上有;
大連理工大學(xué)西山那邊兒,往海事走的路上,也有
學(xué)生圈里的最愛,至少我周圍的人一致這么認(rèn)為
ps:砂鍋10元錢的普通過橋最好吃了,不要點那些香鴨啊泡菜啊什么的,貴的不見得是好的
大連正宗米線店?
1個回答2022-11-25 07:41
正宗點的還是天津街新華書店旁邊的那家雲(yún)南的,服務(wù)員都是雲(yún)南過來都~ 還有,他傢正宗的連白醋都沒有,全是陳醋~
砂鍋米線有幾種口味 去哪學(xué)正宗過橋米線 米線怎么做
1個回答2022-11-19 05:27
過橋米線以特有的滋嫩、鮮香、清爽適口,富有營養(yǎng)而著稱。是老少皆愛的百姓佳肴。
米線是云南的地方小吃,那里的過橋米線是米線中的上品,以用料考究,制作精良,吃法獨特,獨具風(fēng)味而聞名中外。
小鍋米線家常做法,正宗小鍋米線怎么做
1個回答2022-12-18 09:08
小鍋米線沒有特定的設(shè)備啊,呵呵,也可能是我不知道。一般而言,我們自己家做小鍋米線都用一般的效果就可以了,感覺味道仍然很棒的。程序如下:
1、水燒開;
2、加入肉末,稍煮,煮的時間過長肉老了就不好吃了;
3、加入米線,并放入腌菜、韭菜、豌豆尖等等;
4、加醬油、辣椒、鹽、味精等配料調(diào)勻;
5、起鍋。
簡單的步驟就是這樣了,就我的經(jīng)驗來看,小鍋米線好不好吃主要看米線的質(zhì)量如何,醬油的味道正不正,還有腌菜的味地不地道。有些配料也很關(guān)鍵,比如麻椒、椒鹽粉,還有一些賣的料,比如“米線帽子”等,但那些料的配制和量的多少,就要靠自己慢慢實踐,或者請教玉溪大廚叔叔了,我就知道這些,謝謝你喜歡云南美食。嘿嘿。
昆明的過橋米線哪家最正宗?你怎么看?
3個回答2022-10-31 22:43
最正宗的就是云南過橋米線,這家過橋米線的口味是非常棒的,然后吃了非常過癮,米線非常的筋道,口感非常棒,吃起來非常有嚼勁。
正宗的過橋米線是如何制作的?
2個回答2022-12-17 05:31
把米線泡好,鍋中放油炒肉餡,放蒜末,豆瓣醬,老抽,蠔油,辣椒面,料酒炒香,碗中加入蔥花,蒜末,十三香,鹽雞精味精,鍋中煮米線,加入青菜,倒煮好的米線和調(diào)好的肉醬就做好了。
正宗米線的做法及其如何配料
1個回答2022-12-15 16:06
---我云南
米線的正規(guī)做法其實很簡單的
主要是你要做過橋米線
還是一般的米線?云南米線
主要就是要佐料好
云南的米線
配料很多
不像其他地方的所謂“米線”和粉絲沒區(qū)別而且好硬又不好吃
如何才能制作正宗的過橋米線呢?
3個回答2022-12-15 20:36
雞肉冷水下鍋。可以放些料酒,煮10分鐘左右,然后切一些豆腐皮蔥姜蒜以及火腿腸,然后大蔥可以切段,姜切片。還有就是應(yīng)該在高壓鍋里面倒一些清水,放入蔥,姜蒜干,香菇鹽雞肉煮30分鐘左右,然后把雞湯盛入米線當(dāng)中放一些白胡椒,再放一些自己喜歡吃的蔬菜和魚丸。就可以制作出非常正宗的過橋米線了。
正宗云南過橋米線怎么做好吃
1個回答2024-01-17 15:35
不管有多少配料 一般是按照先生后熟 先葷后素的順序放,這里給您提供兩個簡單的資料,介紹一下過橋米線. 祝胃口好!資料一:過橋米線由湯、片和米線、佐料三部分組成。吃時用大磁碗一只,先放熟雞油、味精、胡椒面,然后將雞、鴨、排骨、豬筒子骨等熬出的湯舀入碗內(nèi)端上桌備用。此時滾湯被厚厚的一層油蓋住不冒氣,但食客千萬不可先喝湯,以免燙傷。要先把鴿雞磕入碗內(nèi),接著把生魚片、生肉片、雞肉、豬肝、腰花、魷魚、海參、肚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并有筷子輕輕撥動,好讓生肉燙熟。然后放入香脆、叉燒等熟肉,再加入豌豆類、嫩韭菜、菠菜、豆腐皮、米線,最后加入醬油、辣子油。吃起來味道特別濃郁鮮美,營養(yǎng)非常豐富,常常令中外食客贊不絕口。過橋米線集中地體現(xiàn)了滇菜而豐盛的原料,精湛的技術(shù)和特殊的吃法,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名。 過橋米線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它的起源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過橋米線最初起源于滇南的蒙自縣城。相傳在城外有一個南湖(現(xiàn)在猶存),湖水清澈如碧,湖畔垂柳成行。湖心有個小島,島上不公有亭臺樓閣,而且翠竹成林,古木參天,景色優(yōu)美幽靜,空氣清新宜人,是附近學(xué)子們攻讀詩書的好地方,有個書生到湖心的小島去讀書備考,但因為埋頭用功,常常忘記吃妻子送去的飯菜,等到吃的時候往往又涼了。由于飲食不正常,天長日久,身體日見消瘦,賢妻十分心疼。有一次,妻子殺了一只肥母雞,用砂鍋熬好后送去,很長時間仍角溫?zé)幔阌卯?dāng)?shù)厝讼矚g吃的米線和其他佐料放入,味道很鮮美,收生也喜歡吃,賢惠的妻子就常常仿此做好送去。后來,書生金榜題名,但他念念不望妻子的盛情,戲說是吃了妻子送的雞湯米線才考中的。因為他妻子送米線到島上要經(jīng)過一道曲徑小橋,書生便把這種做法的米線叫做"過橋米線",此事一時傳為美談。人們紛紛仿照書生妻的做法吃米線,過橋米線從此流傳開來。經(jīng)過后人的加工改進,過橋米線越做越好,越傳越遠(yuǎn)。 資料二過橋米線,是云南著名的風(fēng)味小吃。過橋米線主要以湯、肉片、米線再加作料做成。湯用肥雞、豬筒子骨等熬制以清澈透亮為佳,將雞脯、豬里脊、肝、腰花、鮮魚等切成薄片,擺入小碟,米線則以細(xì)白、有韌性者為好;同時備有豌豆尖、黃芽韭菜、嫩菠菜等。進餐時,以大"海參碗"盛湯,加味精、胡菽、熟雞油。湯滾油厚,不冒一絲熱氣。湯上桌后,將鴿蛋磕入碗內(nèi),繼而將肉片氽入湯中,輕輕一攪,霎時變得雪白、細(xì)嫩。然后再放入鮮菜、米線,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等,便可食用。 云南米線可分兩大類,一類是大米經(jīng)過發(fā)酵后磨粉制成的,俗稱“酸漿米線”,工藝復(fù)雜,生產(chǎn)周期長。特點:米線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的清香味,是傳統(tǒng)的制作方法。另一類是大米磨粉后直接放到機器中擠壓成型,靠摩擦的熱度使大米糊化成型,稱為“干漿米線”。干漿米線曬干后即為“干米線”,方便攜帶和貯藏。食用時,再蒸煮漲發(fā)。干漿米線筋骨硬,咬口,線長,但缺乏大米的清香味。 不光如此,這吃法也大有講究。第一次吃過橋米線一定要先學(xué)點常識,正確的吃法不但關(guān)系品嘗到美味,更關(guān)系到食客的“人身安全”。過橋米線會同時上桌滾湯、葷料盤、素料盤和風(fēng)味咸菜碟。萬不可上來就先嘗湯,因為表面上看起來的一碗不冒熱氣的滾湯溫度達到170度,云南就曾發(fā)生過滾湯燙傷外國游客的事件。吃慣了過橋米線的云南人會不慌不忙地先端起葷料盤,按先生后熟的順序把各種肉片一一入湯,并用筷子將肉片在湯內(nèi)輕輕涮幾下,頓時鮮活的肉片變成白色;之后放入鵪鶉蛋,接著放素料盤中的各種配料,先菊花后其它,可根據(jù)自己口味選擇或放棄某些品種。這時,大海碗內(nèi)已呈現(xiàn)出五色交映的動人景象,令人胃口大開、垂涎欲滴。 下面就該“過橋”了——把米線碗湊近湯碗,用筷子夾起米線向上提起放入湯內(nèi),米線在兩碗之間搭起一座不斷線的“橋”,如果一下把一碗米線囫圇倒進,不是不可以,只是辜負(fù)了“過橋”的意境。最后選幾種自己中意的風(fēng)味咸菜碟(多為酸辣口味),在云南不講究的農(nóng)家,這些小料全部都是擺在一邊,客人隨意選幾種,而在城市的餐廳一般就只提供兩種左右了。正所謂,小料不在多,意在提味。 吃到正宗道地的過橋米線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北京如此,在云南也是如此。雖是一道地方小吃,但是上好的過橋米線對原料和制作過程要求非常高,在北京或云南只外經(jīng)營的商家,如果沒有運輸和采購上的能力,或者規(guī)模、檔次上的經(jīng)營能力,根本就不太可能做的出來。即使對于云南當(dāng)?shù)氐膹N師來說,料理出過關(guān)的過橋米線也需要多年的經(jīng)驗。 葷、素料盤里的大部分原料都是非常有講究的,比如魚片一定要用新鮮的生烏魚片,火腿必須是云腿,豆芽要掐尖。尤其是葷料盤里的“香酥”,用的是農(nóng)民家自養(yǎng)的吃糧食、菜葉的豬,精選五花肉切好腌制后,外裹豌豆粉小火慢炸。很多人想不到這么簡單的一種小配料其實有挺大學(xué)問,就連豬肉的不同部位做出來的香酥味道都會不一樣,所以行內(nèi)有“一碟香酥,三年學(xué)徒”的說法。 才子佳人的俗故事 到云南吃過橋米線,幾乎所有人都會同時聽到這個聞名遐爾的有關(guān)過橋米線的傳說,知道來歷,吃起來會更添美妙滋味。 相傳,清朝時滇南蒙自縣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秀常到島上讀書,秀才賢慧勤勞的娘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dāng)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后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fā)現(xiàn)雞湯上覆蓋著厚厚的那層雞油有如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線等吃時再放,還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雞、童子骨等熟好清湯,上覆厚厚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后用滾油燙熟,之后加入米線,鮮香滑爽。此法一經(jīng)傳開,人們紛紛仿效,因為到島上要過一座橋,也為紀(jì)念這位賢妻,后世就把它叫做“過橋米線”。 云南蒙自是過橋米線的發(fā)源地之一,那里的過橋米線正宗且味美,有四大特色。第一是碗大,據(jù)說最大的碗可以給小孩子洗臉!再說過橋米線有幾十種配料,碗不大也著實裝不下。第二是湯滾,高湯起鍋后用油封住,上桌時看起來死水微瀾,其實溫度能把生肉燙熟。第三是用的是生肉,過橋米線的配料中葷菜幾乎全是生的,用刀切得飛薄,全靠那碗湯燙熟。第四是料多,云南人把過橋米線叫作一套米線,稍有檔次的一套米線配料就能有十幾種,包含了許多云南的土特產(chǎn)。 建新園是國有老字號店,至今已有50多年歷史,經(jīng)營的是老昆明口味過橋米線,采用無火烹飪藝術(shù)。雖然現(xiàn)在的客人多不太喜歡油膩,但建新園還是極力保持著過橋米線的傳統(tǒng)口味,這也包括“油多”這一特點。 昆明有一家經(jīng)營蒙自過橋米線的,光辣椒就有七八種之多,在滇池電影院和平村,店名不記得了,靠近舊鐵路。 想看美景就去“滇陽六景”之一蓮花池畔的“過橋都”,波光碧影、亭臺樓榭的清幽環(huán)境,讓人先有心曠神怡的心境。在傳統(tǒng)口味的基礎(chǔ)上,將云南特色的民族菜肴引入過橋米線,比如各種野生菌、乳扇、蜂蛹等特色菜。 有“云南麥當(dāng)勞”之稱的橋香園屬于大眾化的檔次,把米線當(dāng)成快餐來賣也就有快餐的標(biāo)準(zhǔn)了。優(yōu)點是連鎖店多、標(biāo)準(zhǔn)化管理,在昆明隨處吃得到。 要吃真正的過橋米線,要到其發(fā)源地蒙自,那里曾是云南南部的文化中心,還保留了法國殖民時期的尺軌鐵路。蒙自的米線用料好,柔糯適口,絕非干米線可比;配料考究,調(diào)味豐富,制作精細(xì),湯味香醇。最經(jīng)典的是“菊花過橋米線”,在蒙自的天馬路上有家著名的過橋米線店,聽說是蒙自過橋米線的鼻祖之一,也是滇南最大的過橋米線專賣店。每天十多個小時賣過橋米線,價格從十幾元到百元。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