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的史書體例

結(jié)合教學實例說明你在教學中是如何講歷史事實的?
1個回答2024-01-28 09:20
通過學生討論得出: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是想打開中國市場,把中國變成它的原料產(chǎn)地和商品銷售市場,這從《南京條約》的主要內(nèi)容足以說明。又如,在講孔子
歷史上死于安樂的例子
1個回答2024-03-05 09:02
三國晚期的:劉備的兒子——劉禪(死于安樂,樂不思蜀)
史無前例的意思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03 18:17
【拼音】:shǐ wú qián lì
【釋義】: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指前所未有。
【出處】:清·丘逢甲《嶺云海日樓詩鈔》卷十二:“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門垂翅竟何因?百年記注無前例,萬事樞機有要津。”
史無前例的意思
1個回答2024-03-06 03:29
shǐ wú qián lì
[釋義]
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指前所未有。
[出處]
清·丘逢甲《嶺云海日樓詩鈔》卷十二:“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門垂翅竟何因?百年記注無前例,萬事樞機有要津?!?/div>
歷史名人無知的例子
1個回答2024-03-16 18:50
夜郎自大,夜郎國國王對漢朝侍者說自己多牛逼,其實夜郎國只有漢朝一個郡的大小
誰知道歷史上大人物的愛情故事啊,或者是關(guān)于戀愛的例子給我介紹介紹。謝謝大家!
1個回答2024-05-01 12:45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愛情故事有許多。 比如元代名著《西廂記》中張生與鶯鶯的坎坷愛戀; 還有好多動人的傳說如: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許仙與白娘子、孟姜女為范喜良哭長城 …… 他們的愛情故事一直廣為流傳,感動了無數(shù)人。
歷史上人品不好但作品很好的例子
1個回答2024-07-20 03:50
蔡京:書法自成一家體
秦檜:無緣命名宋體字
嚴嵩:無可取代“至公堂”
歷史上有名的女性(帶事例)
1個回答2024-03-14 02:56
  婦好,商朝國王武丁的妻子,中國歷史上有據(jù)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tǒng)帥,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率領(lǐng)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著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因此武丁十分喜歡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謚曰“辛”,商朝的后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后母辛”。婦好墓于1976年于河南安陽發(fā)現(xiàn),墓中的謎團目前正在不斷發(fā)掘之中。
  婦好她多次帶兵出征,立下赫赫戰(zhàn)功,卜辭有“登婦好三千,登旅萬乎伐羌”的記載,意思是說,商王武丁征發(fā)婦好所屬三千軍隊和其他士兵一萬人,前往征伐羌國,在出土文物中發(fā)現(xiàn)有兩把“婦好”的滑啟銅鉞,每把重達八、九公斤,這在商朝是王權(quán)和軍權(quán)的象征,有一次,武丁親征巴方,令婦好設(shè)伏兵,巴軍中伏,為婦好所殲滅,據(jù)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記載,婦好曾多次主持各種類型和名目的祭祀活動,利用神權(quán)為商王朝統(tǒng)治服務(wù)昌褲。此外,婦好還多次受武丁派遣帶兵打仗,北討土方族,東南攻伐夷國,西南打敗巴軍,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馬功勞。武丁對她十分寵愛,授予她獨立的封邑,并經(jīng)常向鬼神祈禱她健康長壽。然而,婦好還是先于武丁辭世。武丁十分痛心,把她葬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西北約100米處。墓葬被發(fā)掘,保存完好。除發(fā)掘出大量青銅器外,其中所出玉器共755件,是商代玉器出土最多、最集中的墓,另有63件石器、47件信迅如寶石器及象牙雕刻等物。
歷史上有名的關(guān)于同情心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4-17 08:46

桓溫征四川,手下參軍在巴東捉了一只小猿猴殺死,母猴肝腸寸斷哀叫而死,桓溫大怒,撤職之

歷史人物愛書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3-16 20:04
  拿破侖
為擺脫被譏笑的困境,提高自己在同學中的威信,他十一二歲便養(yǎng)成了努力讀書的習慣.
他對書中人物的崇拜,使得他自己有了雄心斗志,激勵著他朝向這一目標奮進,為以后他的走上政治生涯奠定了思想基礎(chǔ).
岳飛愛讀書,尤愛讀史.《宋史·岳飛傳》就可窺見他曾讀過《史記》、《漢書箱》和《晉書》等.他讀史,懂得史書功能,史官職能就是要將忠奸、好事壞事都記在本本上.史書的故事也激勵和約束著岳飛.岳飛曾對部屬說:“要使后世書冊中知有岳某之名,與關(guān)張輩功烈相仿佛耳”
  鑿壁偷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于家里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nèi)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锖庥幸惶旃钠鹩職?,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么書呢!”匡衡聽后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墻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xù)看多一些書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xiàn)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里白干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yīng)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后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篇后一語]
這篇寓言寫了匡衡少年時讀書的兩件事,一件是鑿壁偷光,一件是借書苦讀。他贊揚了匡衡勇于戰(zhàn)勝艱苦的條件,勤奮的讀書的精神;為我們樹立刻苦讀書的好榜樣。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