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

2023-12-03 00:06

1個回答
  1、“兔死狐悲”原作“狐死兔泣”。這個成語,原出自《宋史·李全傳》。后又見于《元曲選·無名氏四》。

  2、南宋時期,處在金朝統(tǒng)治下的山東農(nóng)民,紛紛掀起抗金斗爭的浪潮。其中最著名的有楊安兒、李全等領(lǐng)導的幾支紅襖軍。

  3、起義軍遭到金軍的鎮(zhèn)壓,楊安兒犧牲。楊安兒的妹妹楊妙真(號四娘子)率領(lǐng)起義軍從益都轉(zhuǎn)移到莒縣,繼續(xù)斗爭。后來楊妙真和李全結(jié)為夫妻,兩支部隊匯合。公元1218年,他們投附宋朝,駐扎在楚州(現(xiàn)在江蘇省淮安縣)。此后,李全抱有發(fā)展個人實力、割據(jù)一方的野心,公元1227年4月被南下的蒙古軍包圍,城破投降。

  4、公元1227年2月,宋朝派太尉夏全領(lǐng)兵進攻楚州,楊妙真派人去爭取夏全,對夏全說:“你不也是從山東率眾歸附宋朝的嗎?如今你卻帶兵來攻打我們。打個比方說,狐貍死了,兔子感到悲傷哭泣;如果李全滅亡了,難道獨有你夏全能生存嗎(原文是‘狐死兔泣,李氏滅,夏氏寧獨存’)?希望將軍和我們團結(jié)起來?!毕娜饬?。

  5、往后,《元曲選·無名氏四》里說:“今日油烹蒯徹,正所謂兔死狐悲?!?。

  6、后來,人們引用“兔死狐悲”這個成語,來比喻因同類的死亡或失敗而感到悲傷?,F(xiàn)在多用于貶義。
相關(guān)問答
兩個寓言古事的寓意(只要寓意和寓言題目,內(nèi)容不要)
1個回答2024-02-21 16:19
題目:亡羊補牢 意:亡羊補牢 為時未晚 題目:掩耳盜鈴 意:自欺欺人
十則寓言故事的寓意。只要寓意,謝謝!
1個回答2024-01-22 09:32
《叼著肉的狗》:寓意--這只小狗太貪心了,已經(jīng)擁有了最好的肉了,他卻想要更多,結(jié)果兩塊肉都沒有得到。這就是貪婪的下場。 失算的狐貍:聰明是好的,太多疑則有時候就會害了自己了。 斷尾巴的狐貍:即...
全文
寫出這則寓言的寓意。寫出與這則寓言故事寓意相近的一個成語。
1個回答2024-03-08 01:19
寓意:要認清自身條件和優(yōu)勢,如果盲目模仿別人,非但失去自身特色,還會招人們厭惡。 類似成語:東施效顰 邯鄲學步 都可以。
驢子與農(nóng)夫的寓意寓意寓意寓意寓意即如是寓意
1個回答2022-07-17 16:21
伊索說,這故事說明,許多人總是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好,卻并不了解別人的生活同樣也有不如意的地方。 我們不妨說, 對待工作不要這山盼那山高。
三個有關(guān)兔子的寓言故事及寓意 三個有關(guān)兔子的寓言故事及寓意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1-22 09:05
1、守株待兔:相傳在戰(zhàn)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nóng)民他正在田里耕地,突然, 有一只兔子,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xiàn)。...
全文
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呢?你能說出這個寓公移山這個成語的意思嗎?
1個回答2024-01-19 03:55
成語釋義 解釋: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堅持不懈,不怕困難。迎難而上,不退縮。 典故:愚公家門前有兩座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聰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認為不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
全文
《古代寓言二則》學了這兩則寓言,你認為寓言的特點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1-24 23:31
《古代寓言二則》學了這兩則寓言,寓言的特點是:" 寓言故事大多簡短,卻包含了深刻的思想,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出來,給人以啟迪和教益。寓言故事大多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
古代寓言故事及寓意。翻譯要短寓意要長
1個回答2024-01-27 23:58
楚國有個人搞祭祀活動。祭祀完了以后,取出一壺酒來賞給門人們喝。 門人們見只有一壺酒,就互相約定說:"這壺酒幾個人一起喝,肯定不夠喝;如果一個人喝,才會有點剩余。我們可以一起在地上畫蛇,誰...
全文
什么是寓言?寓言有什么特點?寓言和童話有哪些異同?
1個回答2024-02-12 04:52
寓言是一種寄托著教訓和哲理的簡短故事 寓言的特點: (1)明確的寓意 (2)生動的比喻 (3)精煉的語言 寓言和童話的關(guān)系: 寓言和童話都源于民間受到神話、傳說的直接影響,都比較廣泛地...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