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小故事

2024-01-09 19:07

1個回答
  文明禮儀小故事:團結(jié)的力量
  從前吐谷渾國的國王阿豺有20個兒子。他這20個兒子個個都很有本領(lǐng),難分上下??墒撬麄冏允驯绢I(lǐng)高強,都不把別人放在眼里,認(rèn)為只有自己最有才能。平時20個兒子常常明爭暗斗,見面就互相譏諷,在背后也總愛說對方的壞話。
  阿豺見到兒子們這種互不相容的情況,很是擔(dān)心,他明白敵人很容易利用這種不睦的局面來各個擊破,那樣一來國家的安危就懸于一線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來苦口婆心地教導(dǎo)兒子們停止互相攻擊、傾軋,要相互團結(jié)友愛??墒莾鹤觽儗Ω赣H的話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表面上裝作遵從教誨,實際上并沒放在心上,還是依然我行我素。
  阿豺的年紀(jì)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會很久了??墒亲约核篮?,兒子們怎么辦呢?再沒有人能教誨他們、調(diào)解他們之間的矛盾了那國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嗎?究竟用什么辦法才能讓他們懂得要團結(jié)起來呢?阿豺越來越憂心忡忡
  有一天,久病在床的阿豺預(yù)感到死神就要降臨了,他也終于有了主意。他把兒子們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他們說:“你們每個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眱鹤觽儾恢喂?,但還是照辦了。阿豺又叫過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說:“你隨便拾一支箭折斷它?!蹦嚼禹樖謸炱鹕磉叺囊恢Ъ?,稍一用力,箭就斷了。阿豺又說:“現(xiàn)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拾起來,把它們捆在一起,再試著折斷。”慕利延抓住箭捆,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咬牙彎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騰得滿頭大汗,始終也沒能將箭捆折斷。
  阿豺緩緩地轉(zhuǎn)向兒子們,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你們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輕輕一折就斷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怎么也折不斷。你們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斗氣,單獨行動,很容易遭到失敗,只有20個人聯(lián)合起來,齊心協(xié)力,才會產(chǎn)生無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戰(zhàn)勝一切,保障國家的安全。這就是團結(jié)的力量?。 ?br/>  兒子們終于領(lǐng)悟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為,都悔恨地流著淚說:“父親,我們明白了,您就放心吧!”阿豺見兒子們真的懂了,欣慰地點了下頭,閉上眼睛安然去世了。
  折箭的道理告訴我們:團結(jié)就是力量,只有團結(jié)起來,才會產(chǎn)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去克服一切困難。
  吃魚為什么忌翻?
  在很多國家(地區(qū))的餐飲禮儀當(dāng)中,都講究吃魚時不要把魚翻過來,而是在吃完魚的上面一面后,把魚大骨拿掉,再繼續(xù)吃下面的魚肉,忌諱“翻”。
  吃魚時忌諱“翻”,這種忌諱始于漁家,翻魚讓人聯(lián)想到翻船,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有時客人不知道這種忌諱,在吃魚的時候把魚翻了一面,主人會很生氣,還要把魚拿去重煮一遍。
  有的地方忌諱“翻魚”的動作,有的地方忌諱說出“翻”字,當(dāng)人們用筷子將魚翻過來時,會說“順魚”(把魚順過來),還有的地方會說“正魚”。有的地方,動作和語言都忌諱“翻”。
  內(nèi)陸少水少魚地區(qū),從前多半并不講究,可是后來開汽車的人多了,也漸漸開始忌諱翻魚了。和翻船無關(guān),和翻車有關(guān)
  在某些地方,人們把魚從頭開始倒轉(zhuǎn)一面,叫做“掉頭”,是出海安全回來的意思。
  有的地方吃魚,還有魚頭朝屋里的講究。因為魚頭朝外,“余”就從門口溜出去了。
  但是聽說有的做股票投資的人喜歡“翻魚”,果真如此的話,那是不是請他們吃飯的時候,不要點“跳水魚”這道菜呢

  心不在焉的教授病了,不得不住進醫(yī)院。大夫來到他的病房門口時,護士說:“教授,
  大夫來了?!笨蓱z的教授哼了哼說道:“告訴他我現(xiàn)在不能見他。我病得太厲害了。”


  張某是江南人。確切地說,是富春江上游一戶漁民的兒子。他從小吃江鮮,包頭魚、鯉魚、鳊魚、鯽魚……凡是這富春江里的魚,他幾乎都吃過。
  但從德國回來后,他就不會吃魚了。吃一次,喉嚨卡一次,痛苦得不得了。一個漁民的兒子,因為吃魚被魚刺卡牢,這就像一個游泳高手在浴池溺水那樣可笑。但他確確實實不會吃魚了。張某的母親慈眉善目,做魚的手藝一流?,F(xiàn)在她老人家迷惑了,她從小為兒子烹魚,兒子還抱在手上的時候,就會吃魚了,從來沒有發(fā)生過魚刺卡喉的事情。她一直相信漁民的兒子的口腔與其他孩子不一樣,有一種特殊的“抗魚刺基因”,是不是兒子在德國呆了幾年,把這“抗魚刺基因”給弄丟了。
  結(jié)果還真被張某的母親給猜對了,在江邊長大的張某不會吃魚,就是因為在德國的幾年養(yǎng)成的生活習(xí)慣引起的。在德國,市民以肉食為主,那里也有魚,烹食魚肉也很多。張某在德國求學(xué)過程中出過一次“大丑”,還差點和教授交惡
  一次,張某參加一個宴會,自助餐上就有魚塊,張某就取了不少魚塊,美美地享用起來。但吃著吃著,旁邊的人全部端著盤子走開了,他們還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張某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對。但他還是顧自吃著魚,終于將盤中魚塊吃完,桌上留下了一小堆魚骨和魚刺。這次宴會后,張某覺得一些德國朋友似乎對他冷淡了不少,但沒有發(fā)現(xiàn)其中的原因。第一學(xué)年結(jié)束,他去拜訪教授,教授請他在家中用餐,餐桌上又有魚,魚炸得又香又脆,讓他想起在中國老家母親也是這樣炸魚給他吃,他很感動。他和教授一家一邊喝著紅酒,一邊吃著魚,相談甚歡。但吃著吃著,教授和家人全都看著他,最后,教授的妻子站起身來,臉上有些不快地走開了。
  張某不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但還是把自己盤中魚吃完了。用完餐,教授看著他,用十分生氣的語氣對他說:“張某,你太不文雅了,希望你在德國多學(xué)一點禮儀?!?br/>  張某當(dāng)時就懵了,不知教授何出此言。張某追問自己哪里做錯了,教授說,你吃魚的時候,一邊吃,一邊吐骨頭,這非常不禮貌。張某說他在中國,就是這樣吃魚的,難道還有吃魚連骨頭和魚刺一起吞下去的?教授更加生氣了。教授說,在德國用餐時,你把吃進嘴里的東西再吐出來,讓人覺得非常不衛(wèi)生,也缺乏最基本的禮貌。張某這才恍然大悟。后來,張某了解到德國人用餐時,如果是肉食,很少吐骨頭、魚刺。因為他們烹飪時,一般都會先行剔除骨頭、魚刺。如果用餐時吃到骨頭和刺,他們也不會吐出來,而是嚼碎了吞下去。他們認(rèn)為在餐桌上不從口腔中吐東西,是一種禮儀。而張某這樣的吃魚方法,把細(xì)如發(fā)絲的魚刺不斷地從口腔中吐出來,這對德國人來說,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張某回國后也像在德國一樣吃魚,而他母親做魚,從來不會剔除魚刺,他的喉嚨因此被魚刺不斷卡住。
  粗魯?shù)男±鲜?br/>  從前有一只小老鼠,總覺得自己了不起,對別人很不禮貌。
  一次他去上學(xué),一只蝸牛迎面走了過來,擋住了他的去路。小老鼠兇巴巴地說:“小不點兒,滾開,別擋我的路!”小老鼠說著一腳踢了過去,把蝸牛踢得滾出去很遠(yuǎn)。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邊喝水,覺得河里的一條小魚妨礙了他,于是,撿起一塊石頭就扔了過去。小魚受到襲擊,嚇了一跳,慌忙躲避。小老鼠哈哈大笑說:“知道我的厲害了吧”。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只小豬躺在路邊,就趾高氣揚地說:“誰給你這么大的膽子,竟敢擋住我的路”說著,一腳踢了過去?!班亍钡匾宦暎±鲜笳锰叩叫∝i的腳上,小豬倒沒什么事,小老鼠卻“唉呦,唉呦”地叫了起來,原來他的腳腫起了一個大包。小豬站起來對小老鼠說:“你對別人傲慢無禮,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嘗到苦頭了吧!只有尊重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毙±鲜罂粗軅哪_,羞愧地低下了頭。
  想一想,你有過小老鼠這樣的舉動或心理嗎?
  聰明的報童
  某一個地區(qū),有兩個報童在賣同一份報紙,二人是競爭對手。
  第一個報童很勤奮,每天沿街叫賣,嗓門也響亮,可每天賣出的報紙并不是很多,而且還有減少的趨勢。
  第二個報童肯用腦子,除去沿街叫賣外,他還每天堅持去一些固定場合,一去了后就給大家分發(fā)報紙,過一會再來收錢。地方越跑越熟,報紙賣出去的也就越來越多。漸漸地,第二個報童的報紙賣得更多,第一個報童能賣出去的越少了,不得不另謀生路。
  為什么會如此?第二個報童的做法中大有深意:第一,在一個固定地區(qū),對同一份報紙,讀者客戶是有限的。買了我的,就不會買他的,我先把報紙發(fā)出去,這些拿到報紙的人是肯定不會再去買別人的報紙。等于我先占領(lǐng)了市場,我發(fā)的越多,他的市場就越校這對競爭對手的利潤和信心都構(gòu)成打擊。
  第二,報紙這東西不像別的消費品,有復(fù)雜的決策過程,隨機性購買多,一般不會因質(zhì)量問題而退貨。而且錢數(shù)不多,大家也不會不給錢,今天沒零錢,明天也會一塊給,文化人嘛,不會為難小孩子。
  第三,即使有些人看了報,退報不給錢,也沒什么關(guān)系,一則總會積壓些報紙,二則他已經(jīng)看了報,肯定不會去買別人的報紙,還是自己的潛在客戶。
  評語:小小的一個賣報生意,就有這么多的技巧,可見,生意經(jīng)是本永遠(yuǎn)學(xué)不完的書,任何時候,只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就會有獨特的收獲。
  文明禮儀小故事:鐵杵磨針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xué),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xué),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fēng)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崩掀牌盘痤^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xù)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當(dāng)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么時候能磨成細(xì)細(xì)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么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jì)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br/>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沒有逃過學(xué)。每天的學(xué)習(xí)也特別用功,終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讀后: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fù)有心人。
相關(guān)問答
禮儀是什么?為什么要禮儀?都有哪些禮儀?
3個回答2022-07-25 22:02
禮儀是內(nèi)涵,風(fēng)度來自禮儀,禮儀未必風(fēng)度,但風(fēng)度一定需要禮儀,
禮儀故事、禮儀諺語、禮儀名言
1個回答2024-01-20 22:52
子日“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來自《論語·顏淵》 不符合禮制規(guī)定的,不能看、不能聽、不能說,不能動 ---------------孔子的《論語》 卷六 顏淵第十二 顏淵...
全文
想學(xué)禮儀,哪有好的禮儀學(xué)校
1個回答2024-08-26 03:42
我也想學(xué),可是沒地。找一些金正昆教授的禮儀方面的光盤自己看吧
什么是禮儀?為什么要學(xué)禮儀?
1個回答2022-12-18 17:30
禮商書院,線上學(xué)習(xí)平臺。每天十分鐘,氣質(zhì)大不同!
什么是禮儀?禮儀的作用?
1個回答2022-10-03 16:58
禮儀就是人與人相處時的用語及行為,禮儀作用是讓人相處更得體,表現(xiàn)你好的一面給人留下好印象
學(xué)生禮儀的尊師禮儀
1個回答2024-02-17 00:03
學(xué)生在校園內(nèi)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yīng)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xué)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或宿舍,應(yīng)先敲門,也不能給同學(xué)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xué)的生理缺陷。在這些事關(guān)自尊的問題上一定要細(xì)心加尊重...
全文
六個禮儀的典故成語,從中得到哪些禮儀
1個回答2024-02-04 16:05
一諾千金 秦朝末年,楚國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這個人個性耿直,而且非常講信用,只要他答應(yīng)的事,就一定會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許多人的稱贊,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經(jīng)在項羽的軍中當(dāng)過將領(lǐng)...
全文
樂經(jīng)禮記禮儀打一成語
1個回答2024-01-31 14:29
史記》中《禮書》的“禮”不完全指的是禮儀。 《禮書》是司馬遷的《史記》八書之一,專門探討有關(guān)禮的若干理論。禮,就是維系世間萬物等級、秩序的規(guī)定或制度。司馬遷列為八書之首,反映了他對社會等級、秩序重要性...
全文
形容禮節(jié)禮儀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2-08 18:54
禮讓三先;仁者愛人;父慈子孝;謙和好禮;推心置腹;與人為善;虛席以待;禮尚往來;彬彬有禮;平易近人。誠信知理,程門立雪。相敬如賓,禮賢下士,來而不往非禮也。非禮無言,非禮無視,舉案齊眉。
有關(guān)與禮節(jié)、禮貌、儀式、儀表,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2 19:14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xué),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并且懂得禮節(jié),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