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中 概括狼的形象,并說說這則故事諷喻了什么

2024-02-12 10:06

1個回答

狼的形象:貪婪、狡詐、兇狠。這則故事諷喻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論怎樣狡詐,終歸要失敗。

清·蒲松齡《狼》原文: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欻一狼來,瞰擔(dān)上肉,似甚垂涎,隨尾行數(shù)里。屠懼,示之以刃,少卻;及走,又從之。屠無計,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懸諸樹而早取之。

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擔(dān)。狼乃止。屠歸。昧爽,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死狀。大駭,逡巡近視之,則死狼也。

仰首細(xì)審,見狼口中含肉,鉤刺狼腭,如魚吞餌。時狼皮價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緣木求魚,狼則罹之,是可笑也。

白話釋義:

一個屠夫賣完了肉回家,天色已經(jīng)晚了。(在這時,)突然出現(xiàn)了一匹狼。狼不斷的窺視著屠戶帶著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來了,就這樣尾隨著屠戶走了好幾里路。

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著屠刀來(比劃著)給狼看,狼稍稍退縮了幾步,(可是)等到屠夫繼續(xù)朝前走的時候,狼又跟了上來。屠夫沒辦法了,于是他在心里想,狼想要的是肉,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把肉掛在樹上(這樣狼夠不著),等明天早上(狼走了)再來取肉。

于是(屠夫)就把肉掛在鉤子上,踮起腳(把帶肉的鉤子)掛在樹上,然后把空擔(dān)子拿給狼看了看。狼才停下來(不再跟著屠夫了)。屠夫就(安全地)回家了。

第二天拂曉,屠夫前去(昨天掛肉的地方)取肉,遠(yuǎn)遠(yuǎn)地就看見樹上掛著一個巨大的東西,就好像一個吊死在樹上的人,(屠夫)大吃一驚。(他)小心地(在四周)徘徊著向樹靠近,原來(樹上懸掛著的)是一條死狼。

(屠夫)抬起頭來仔細(xì)觀察發(fā)現(xiàn),狼的嘴里含著肉,掛肉的鉤子已經(jīng)刺穿了狼的上顎,那個情形就好像魚兒咬住了魚餌。當(dāng)時市場上狼皮非常昂貴,(這張狼皮)能值十幾兩銀子,屠夫就把它背回去了。就像爬上樹去捉魚一樣,狼本來想吃肉,結(jié)果遭遇了禍患,真是可笑??!

此文出自清代蒲松齡所著的《聊齋志異》

擴(kuò)展資料

寫作背景:

蒲松齡出生于書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舉入仕,可惜屢試不第,只能以教書為生。他自幼便對民間的鬼神故事興致濃厚。

據(jù)說,蒲松齡曾為了搜集素材,在家門口開了一家茶館,來喝茶的人可以用一個故事代替茶錢。借助這個方法,蒲松齡搜集了大量離奇的故事,經(jīng)過整理、加工過后,他都將其收錄到了《聊齋志異》中。

據(jù)清人筆記《三借廬筆談》記載:蒲松齡每晨起就在大道邊鋪席于地,并擺設(shè)煙茶,坐待過往行人,以搜集奇聞異事。每聽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飾潤色。

康熙元年(1662),蒲松齡22歲時開始撰寫狐鬼故事??滴跏四甏?,40歲的蒲松齡初次將手稿集結(jié)成書,名為《聊齋志異》,南高珩作序。此后屢有增補(bǔ)。

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該書還有少量補(bǔ)作?!读凝S志異》的寫作歷時四十余年,傾注了蒲松齡大半生精力。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xué)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 人。

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yīng)童子試曾連續(xù)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bǔ)博士弟子員外,以后屢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

他一面教書,一面應(yīng)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bǔ)了個歲貢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dāng)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rèn)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

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相關(guān)問答
狼這篇故事諷喻了什么?
1個回答2024-02-15 06:39
著重表現(xiàn)狼的貪婪本性,諷喻了有的人貪婪會使自己喪命,分不清主次,不卻因小失大。 第二則著重表現(xiàn)狼的欺詐伎倆,諷刺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論怎樣狡詐,終歸要失敗。
狼:這則故事諷喻了什么?
1個回答2024-02-15 16:04
狼的形象:貪婪、狡詐、兇狠; 這則故事諷喻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論怎樣狡詐,終歸是要失敗的。(或者認(rèn)為這個故事告誡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xié)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緩頃...
全文
文言文狼 這個故事諷喻了什么(課內(nèi))
1個回答2024-02-20 17:09
《狼三則》都是寫屠戶在不同情況下遇狼殺狼的故事。第一則著重表現(xiàn)狼的貪婪本性,第二則著重表現(xiàn)狼的欺詐伎倆。第三則著重表現(xiàn)狼的爪牙銳利,但最終卻落得個被殺死的下場,作者借此肯定屠戶殺狼的正義行為和巧妙高...
全文
狼這篇課文諷喻了什么?
1個回答2024-03-06 10:38
狼這則課文諷喻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論怎樣狡詐,終歸是要失敗的.(或者認(rèn)為這個故事告誡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xié)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狼王夢內(nèi)容概括?
1個回答2024-03-09 19:12
母狼紫嵐在一個狂風(fēng)驟雨的夜晚誕下了五只狼崽,四只公狼崽,一只母狼崽,但有一只公狼崽因紫嵐的疏忽,死于暴風(fēng)雨中。它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把自己的后代培養(yǎng)成狼王,正是因?yàn)檫@個愿望是紫嵐死去的丈夫黑桑的心愿...
全文
用成語概括《狼來了》故事
1個回答2024-01-20 14:21
自作自受 或 事不過三
狼王夢主要內(nèi)容概括
1個回答2024-01-31 04:02
內(nèi)容簡介: 此書主要講述了母狼紫嵐的丈夫公狼黑桑即將成為狼王時,被野豬咬死了。 紫嵐時刻銘記著丈夫黑桑的遺愿,希望丈夫的未酬壯志,能在他們的孩子身上得以實(shí)現(xiàn)。為此,紫嵐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她斬斷...
全文
狼的故事情節(jié)概括?
1個回答2024-02-24 06:35
屠夫傍晚回家,擔(dān)子里面的肉已經(jīng)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yuǎn)。 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著他。屠夫把骨頭扔到了狼身上,讓骨頭停了下...
全文
狼來了故事概括
1個回答2024-02-28 17:04
狼來了,這個故事的概括就是說欺騙他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到了第四次,他人就不再相信了,然后真的碰上問題了,沒有人幫你了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