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佛教因果的觀點,解釋自己為什麼

2022-09-09 09:48

吃海鮮容易拉肚子?
4個回答
佛教有一套的程序,先要按一定的要求和標準做才能建立相應的觀念,比如圣住、如來住等等,象那些讀過幾本佛經(jīng)就拿因果說事的人,只不過是書呆子,不然就要請教高人法師之流,自己看書算算哪里能夠。不過吃海鮮的問題沒什么要緊,因為佛教根本不贊成吃海鮮。
如果強制的去尋找解答,這會變成迷信。 食物敏感和因果沒有什么關系。
吃人家半斤,還人家八兩!
吃海鮮是因,容易拉肚子是果,但是在佛教理論中還有最重要的“緣”的概念,就是引起結果的相應條件,在這里就是處理海鮮的方法、海鮮的品質和來源等。由于這些外界條件的影響,造成吃了海鮮后拉肚子,
相關問答
請問佛教中是怎麼解釋不是冤家不聚頭的?
1個回答2024-03-01 15:41
他不對,但是你生嗔恨之心,就會帶來煩惱。 如果你修忍辱菠蘿蜜,克制自己的同時,就減少了嗔心。 嗔可是三毒之一啊。
拜觀音和拜佛有什麼區(qū)別嗎?
1個回答2023-03-11 06:51
沒有區(qū)別. 只要是誠心真心. 拜只是一種形式,主要是看你的心是不是夠虔誠.
經(jīng)常聽佛號有什麼好處?
1個回答2024-03-05 14:27
美妙的語言會為周圍的環(huán)境帶來快樂.會使道理深入人心.也會增加聽經(jīng)者對道理的理解.也就是增加信力.通過正確的思維和判斷來理解和閱讀佛經(jīng).會為自己和周邊的聽經(jīng)者帶來更深的平安快樂. 扣扣 二 六...
全文
佛教怎麼解釋養(yǎng)生之道?
2個回答2022-09-30 14:58
佛法著重修心,心修好了,身自然不差;但無養(yǎng)生之說; 然則,不少高僧大德根據(jù)自身修行方式,總結出了一些對涉及養(yǎng)生的方法;與佛門教義無關
求“與麼”的解釋
1個回答2024-03-02 05:35
基本解釋 猶這么,如此。 唐 慧能 《壇經(jīng)·自序品》:“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宋 朱熹 《水調歌頭·聯(lián)句問訊羅漢同張敬夫》詞:“應見塵中膠擾,便道山間空曠,與么了平生。與...
全文
什麼馬觀花成語
1個回答2024-03-09 16:48
走馬觀花 [zǒu mǎ guān huā] 基本釋義 走馬:騎著馬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 貶義 出 處 唐·孟郊《登科后》詩:“春風得意...
全文
怎麼跟幼兒解釋什麼是單數(shù)雙數(shù)?
1個回答2024-01-27 20:18
兩個兩個放在一起沒有多出來的就是雙數(shù).有多出來的就是單數(shù)
請問佛教中是怎麼解釋不是冤家不聚頭的?
4個回答2022-09-28 18:14
成語名稱 不是冤家不聚頭 漢語拼音 bù shì yuān jiā bù jù tóu 成語釋義 冤家:仇人;聚頭:聚會。不是前世結下的冤孽,今世就不會聚在一起。 成語出處 元·鄭廷玉《楚昭公》...
全文
佛教有本書叫四十二什麼?佛教有什麼書比較好看的?
2個回答2023-03-29 02:31
叫做《四十二章經(jīng)》 比較好看的經(jīng)典有《四阿含》《金剛經(jīng)》《地藏經(jīng)》《妙法蓮華經(jīng)》 其實,每一部經(jīng)典都很好,就看你的緣分了。
什麼是世界觀,什麼是方法論?
2個回答2022-10-21 23:15
(人們對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觀點)就是世界觀。 世界觀是指處在什么樣的位置、用什么樣的時間段的眼光去看待與分析事物,它是人對事物判斷的反應,它是人們對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觀點。 世界觀具有實踐性,人的世...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