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縣英語縣二質檢初三

征文《漳浦縣》
1個回答2024-03-13 02:34
五一漳浦游記
長假無聊, 在晚報上看到介紹漳浦風光,遂決定一游.
起了個大早先去趙家堡, 游人很少,整個村莊似乎都在沉睡中.夏日陽光燦爛, 走過古老的路和橋,樹蔭有時濃郁有時淡然.坐在石碑下,我想如果在這樣的村落住下來也不錯, 在厚重的石屋里擦干凈灰塵,從此布衣草履打發(fā)剩下的歲月.這里的農(nóng)人一生都不會離開村落,他們的笑容明亮干凈,他們的世界簡樸單純沒有流浪,就在這古老安靜的地方生生世世,沒人可以判斷是悲哀還是幸福.
離開趙家堡的時候已經(jīng)游人漸多, 門樓前停滿旅游巴士,喧囂的人聲淹沒了靜謐的感覺.
我的下一站是天福茶莊,離趙家堡很近的路程.建議后來者不必一游,除非你喜歡茶葉.人工化布置的一座山,虛假的布景讓我呆了短短一會兒就離開了,唯一的收獲是一盒綠茶芋泥餅.捧在手上散發(fā)著剛出爐的香氣,這香味一直陪伴我回到廈門.
在324國道旁意外的看到了東南花都,進去看到了各色的花.眼前的繁花似錦讓人恍惚,它們站在五月的陽光里無聲的凝望.真是美麗.
心滿意足的踏上歸程,我在廈門的石鼓山立交橋上遇到了倒霉的車禍.在保險公司處理繁雜的手續(xù),筋疲力盡幾乎暈倒,才發(fā)現(xiàn)自己又回到了凡俗的人世.
也許都市中我們每個都在夢想旅游或流浪,想跳出身邊這個厭倦的現(xiàn)實世界.夢想自由和自然, 遠方和遠行,以為一滴清涼的露珠就可以洗凈煙塵.但其實我們大都是羈絆于物欲的凡夫俗子,不是三毛也不是海子,承擔不了太過高貴浪漫的夢想.
漳浦縣教育局局長
1個回答2024-09-02 16:15
局長黃耀光,副局長楊惠聰
漳浦縣的歷史沿革
1個回答2024-03-06 05:53

戰(zhàn)國后期前的夏商西周,屬閩地,后屬于閩越地。西元前222年(秦始皇二十五年,另說秦始皇三十三年),列入秦版圖,屬閩中郡。漢初,以梁山為界,北屬閩越國,南屬南海國。西元前85年(始元二年),屬會稽郡冶縣。晉至南北朝,北屬南安郡龍溪縣。南朝陳朝年間,在今福建設置閩州,后改名作為豐州,州駐仿正差地今福州。
隋開皇九年(589年)改名為泉州,大業(yè)三年(607年)泉州廢,改為建安郡,領閩、建安、南安、龍溪4縣,駐閩縣,郡治在今天的福州。此時閩境僅有1郡4縣,今漳州境屬建安郡(治在今福州)龍溪縣。不久龍溪縣撤銷并入南安縣,不久南安縣也撤銷。
唐垂拱二年(686)設漳州,并置漳浦、懷恩二縣;開元四年(716)州署由盤陀嶺南麓遷李澳川(今漳浦縣城綏安鎮(zhèn)),開元二十九年后,劃龍溪縣、龍巖縣來屬,懷恩縣并入漳浦縣;786年(貞元二年)州治再徙龍溪縣桂林村(今漳州城區(qū))。天寶元年(742)至乾元二年(759)漳州曾改為漳浦郡。
886年(唐光啟二年)王潮三兄弟隨王緒農(nóng)民軍進入福建,攻下泉州,福建觀察使陳巖委王潮為泉州刺史,至947年,南唐并吞閩國,漳州地為王潮和閩國治地,歷時61年。
963年,清源軍(下轄泉州、莆田、漳州)改名為平海軍,陳洪進為節(jié)度使,漳州屬備皮平海軍。 978年(北清舉宋太平興國三年),陳洪進納土于宋,漳州始隨平海軍納入宋土。宋代屬于福建路。元代屬于漳州路。
明屬福建漳州府。清朝設汀漳龍道漳州府。
民國前期隸屬西路道(汀漳道)。
1949年9月25日解放,歷屬龍溪專區(qū)(地區(qū))、漳州市。

漳浦縣的歷史沿革
1個回答2024-03-10 00:02

戰(zhàn)國后期前的夏商西周,屬閩地,后屬于閩越地。西元前222年(秦始皇二十五年,另說秦始皇三十三年),列入秦版圖,屬閩中郡。漢初,以梁山為界,北屬閩越國,南屬南海國。西元前85年(始元二年),屬會稽郡冶縣。晉至南北朝,北屬南安郡龍溪縣。南朝陳朝年間,在今福建設置閩州,后改名作為豐州,州駐地今福州。
隋開皇九年(589年)改名為泉州,大業(yè)三年(607年)泉州廢,改為建安郡,領閩、建安、南安、龍溪4縣,駐閩縣,郡治在今天的福州。此時閩境僅有1郡4縣,今漳州境屬建安郡(治在今福州)龍溪縣。不久龍溪縣撤銷并入南安縣,不久南安縣也撤銷。
唐垂拱二年(686)設漳州,并置漳浦、懷恩二縣;開元四年(716)州署由盤陀嶺南麓遷李澳川(今漳浦縣城綏安鎮(zhèn)),開元二十九年后,劃龍溪縣、龍巖縣來屬,懷恩縣并入漳浦縣;786年(貞元二年)州治再徙龍溪縣桂林村(今漳州城區(qū))。天寶元年(742)至乾元二年(759)漳州曾改為漳浦郡。
886年(唐光啟二年)王潮三兄弟隨王緒農(nóng)民軍進入福建,攻下泉州,福建觀察使陳巖委王潮為泉州刺史,至947年,南唐并吞閩國,漳州地為王潮和閩國治地,歷時61年。
963年,清源軍(下轄泉州、莆田、漳州)改名為平海軍,陳洪進為節(jié)度使,漳州屬平海軍。 978年(北宋太平興國三年),陳洪進納土于宋,漳州始隨平海軍納入宋土。宋代屬于福建路。元代屬于漳州路。
明屬福建漳州府。清朝設汀漳龍道漳州府。
民國前期隸屬西路道(汀漳道)。
1949年9月25日解放,歷屬龍溪專區(qū)(地區(qū))、漳州市。

漳浦縣東升飯店電話
1個回答2024-03-15 04:08
你好!你可以打114問一下!這個飯店要是生意興隆的話,他們應該會有記錄!你可以試試!祝你快樂!
合浦縣名字由來
1個回答2024-02-13 17:15
合浦縣始建于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屬合浦郡轄縣。

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合浦郡、縣隸屬交州,郡址在合浦縣城。唐武德四年(621年),合浦郡改置越州,合浦縣歸屬;貞觀八年(634年)改越州為廉州。

1987年5月21日,合浦縣劃為北海市屬縣至今未變,其中經(jīng)過多次劃分歸屬。
浦城縣的介紹
1個回答2024-03-02 20:08

浦城縣,福建省南平市轄縣,中國丹桂之鄉(xiāng)。位于福建省最北端、閩浙贛三省交界處,是福建的“北大門”,自古為中原入閩第一關,分別與浙江省的江山市、龍泉市、遂昌縣和江西省的廣豐縣接壤,與福建省的建陽市、武夷山市、松溪縣毗鄰。全縣轄2個街道、9個鎮(zhèn)、8個鄉(xiāng)、296個村(居)。2006年末,戶籍人口40.7萬人,其中非農(nóng)業(yè)人口7.16萬人。除石陂鎮(zhèn)、水北街鎮(zhèn)等少數(shù)鄉(xiāng)鎮(zhèn)通行閩北方言,其余大部分地區(qū)通行吳方言。全縣區(qū)域面積3383平方公里,為福建省第三大縣,其中山地面積437.4萬畝,耕地面積55.47萬畝,河流水域面積15萬畝,是中國、福建省最早的商品糧基地縣。中國十大香樟基地之一。林業(yè)用地面積407.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3.1%,林木蓄積量981萬立方米,是中國南方林業(yè)重點縣。山延兩脈、水注三江??h境西北為武夷山脈的延伸,東北則為仙霞山脈的延伸。浦城縣屬三江源頭之一,境內溪水分別流入閩江、長江和錢塘江。北部漁梁嶺和西部的鑄嶺頭是長江水系與閩江水系的分水嶺。水系有南浦溪為干流的大小河流57條。205國道縱貫南北近百公里,省道花崇線橫貫東西,小浦線、古二線連接東北、西北,建設中的浦南高速公路是京臺高速入閩第一站,是海西區(qū)連接長三角的重要交通樞紐。

漳州平和縣一中
1個回答2024-09-28 23:02
可以。您可以去跟教務處的老師說一下。談一下自己的想法。我相信老師會同意的?
臨漳縣出名的人物
1個回答2024-03-06 17:36
西門豹(生卒年不詳),戰(zhàn)國時期魏國(今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qū)安邑一帶)人。魏文侯時任鄴令,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功勛。初到鄴城 (今河北臨漳縣、河南安陽市一帶) 時,看到這里人煙稀少,田地荒蕪蕭條,一片冷清,百業(yè)待興,于是立志改善現(xiàn)狀。后來趁河伯娶妻的機會,懲治了地方惡霸勢力,隨后頒布律令,禁止巫風。教育了廣大的百姓。原先出走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園。同時,他又親自率人勘測水源,發(fā)動百姓在漳河開圍挖掘了12渠,使大片田地成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在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同時,還實行“寓兵于農(nóng)、藏糧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鄴城民富兵強,成為戰(zhàn)國時期魏國的東北重鎮(zhèn)。
漳縣的歷史文化
1個回答2024-07-19 02:34

漳鹽文化
西周時,因為先民們在這方土地上掘井熬鹽而得名鹽井。
東周時因為鹽井的鹽業(yè)已形成一定的規(guī)模,引起了周朝諸侯國秦國的重視,所以,統(tǒng)治者在鹽井設置了相當于縣級建置的鹽川寨。
西漢時,昭帝劉弗陵曾于公元前83年主持召開了著名的鹽鐵會議,會上御史大夫桑弘羊以甘肅鹽鐵官營的成效為論據(jù),發(fā)表了著名的《鹽鐵論》,提出了:“鹽鐵之利,所以佐百姓之爭,足軍旅之費,務蓄積以備乏絕,所給甚眾,有益于國……”的理論,他的這一理論和治鹽方略,兩千年來對中國歷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東漢時,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在鹽川正式設置障縣,并在全國28個郡設專職鹽官,障縣鹽產(chǎn)歸隴西郡鹽官管理。
故有“先有漳鹽,后有漳縣”的說法。 漳縣的名優(yōu)特產(chǎn)有:碘鹽、岷歸、岷貝(即甘肅貝母)、野生黨參、冬蟲夏草、蠶豆、馬鈴薯、韭菜、黃瓜、蘋果、文冠果、蕨菜、烏龍頭、細鱗鮭、牦牛肉等。其中碘鹽尤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