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大俠龐太師的兒子

“龐眉皓發(fā)”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1-26 15:06
龐:雜色;皓:潔白。眉發(fā)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龐眉皓發(fā)”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2-29 09:22
龐眉皓發(fā)發(fā)音páng méi hào fà釋義龐:雜色;皓:潔白。眉發(fā)花白。形容老人相貌。出處漢·張衡《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崩钌谱⒁稘h武故事》:“顏駟,不知何許人,漢文帝時為郎。至武帝嘗輦過郎署,見駟尨眉皓發(fā)?!?/div>
龐眉皓發(fā)的意思是什么,出處是哪里?
1個回答2024-03-11 09:24

páng méi hào fà

成語釋義 龐:雜色;皓:潔白。眉發(fā)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成語出處 唐 王維《賀樂器表》:“圣祀逾崇,遍禮群仙,思祐九服,故得龐眉皓發(fā)?!?/p>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結(jié)構(gòu) 聯(lián)合式成語

成語用法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老人相貌

產(chǎn)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龐眉皓首

成語例句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6回:“站在兩旁看熱鬧,內(nèi)中也有幾個讀過書的龐眉皓發(fā)老者?!?/p>

求“龐眉白發(fā)”的解釋
1個回答2024-01-03 17:48
páng méi bái fà龐:通“尨”,雜色。眉毛頭發(fā)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漢·張衡《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崩钌谱⒁稘h武故事》:“顏駟,不知何許人,漢文帝時為郎。至武帝嘗輦過郎署,見駟尨眉皓發(fā)。”典故出處

漢·張衡《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崩钌谱⒁稘h武故事》:“顏駟,不知何許人,漢文帝時為郎。至武帝嘗輦過郎署,見駟尨眉皓發(fā)。”

近義詞

龐眉皓發(fā)、龐眉鶴發(fā)

英文翻譯

with white hair and white eyebrows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龐:通“尨”,雜色。眉毛頭發(fā)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成語舉例:〖示例〗忽見一老兒龐眉白發(fā),年約六十已外。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八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形容老人相貌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
產(chǎn)生年代:古代

龐眉白發(fā)的意思是什么,出處是哪里?
1個回答2024-01-08 00:56

páng méi bái fà

成語釋義 龐:通“尨”,雜色。眉毛頭發(fā)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成語出處 漢 張衡《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崩钌谱⒁稘h武故事》:“顏駟,不知何許人,漢文帝時為郎。至武帝嘗輦過郎署,見駟尨眉皓發(fā)?!?/p>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結(jié)構(gòu) 聯(lián)合式成語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形容老人相貌

產(chǎn)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龐眉皓發(fā),龐眉鶴發(fā)

成語例句

〖示例〗忽見一老兒龐眉白發(fā),年約六十已外。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八

龐然大物的龐然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1-23 16:38

龐然:高大的樣子

龐然大物的龐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3-12-24 00:51

“龐”的意思是巨大。

讀音:páng rán dà wù

釋義:意思是指高大笨重的東西?,F(xiàn)也用來形容表面上很強大但實際上很虛弱的事物。

出處:唐·柳宗元《黔之驢》“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p>

譯文:老虎看到驢是個巨大的動物,以為它是什么神物,躲藏在樹林里偷偷看它。

造句:這家伙看上去像個龐然大物,其實一點能耐也沒有。

擴展資料:

近義詞:碩大無朋

讀音:shuò dà wú péng

釋義:意思是指大得沒有可以與之相比的。

出處:《詩經(jīng)·唐風·椒聊》“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p>

譯文:花椒樹上果實累累香滿園,繁衍豐茂采來可把升裝滿。那至誠至敬仁義的君子啊,他形象高大不能表之以言。

造句:我親自去觀看了最近捕獲的那只海龜,果然碩大無朋,據(jù)說足足有五百斤!

龐然大物的龐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2-28 06:10

龐然大物

?(漢語詞語)

龐然大物,漢語成語,指高大笨重的東西。出自 唐·柳宗元《黔之驢》。

【“龐然大物”常誤寫為“寵然大物”,應(yīng)注意?!?/p>

中文名

?龐然大物

出????處

《黔之驢》

拼????音

páng rán dà wù

類????型

成語

龐莊的龐家家譜
1個回答2024-05-14 08:34

據(jù)家譜記載,東平縣彭集鎮(zhèn)龐莊的龐氏族人是在明朝時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老鴰窩遷來的,當初是兄弟二人,最早遷移到濟寧府汶上縣西關(guān)落戶,后又遷徙美化村居住數(shù)代,再后來遷到現(xiàn)在的105國道、小汶河岸北和龍宮河南交匯處。
“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樹下老鴰窩”從小龐氏人就曉得這首歌謠。至于在山西的具體故鄉(xiāng)在何處則無從考證。遙想當年祖先臨行之時,凝眸高大的古槐,棲息在樹杈間的老鴰不斷地發(fā)出聲聲哀鳴,別離故土潸然淚下,頻頻回首,不忍離去,最后只能看見大槐樹上的老鴰窩的情景不僅讓人唏噓不已。

山東省東平縣彭集鎮(zhèn)龐氏后四十輩分:靈玉傳國(貴)璽,昭壁重連成 ,友仁盛寶善 ,賢忠念顯榮 ,敦睦廷世緒 ,宗脈百代昌 ,純厚家聲遠 ,誠篤庭譽長 。
靈字輩上面不記得了,但有家譜可溯源,家譜龐傳河家就有。東平其他地方也有龐氏,但是從現(xiàn)在家譜后面輩分上看卻不是一支,龐莊龐氏與汶上縣的侯之門、梁龐莊及梁山縣龐氏是一脈。
家譜記載汶上西關(guān)龐氏分東八支、西五支,其中一支做官遷徙到丹徒縣。
據(jù)《鎮(zhèn)江市志》記載,龐時雍,山東汶上人,明朝政治人物。萬歷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進士,授官丹徒知縣,歷官戶部主事。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親題“古泮泉”三字勒石泉旁。萬歷年間官至兵部主事。七月,龐時雍攻擊沈一貫“欺罔者十,誤國者十。”神宗大怒,龐時雍被革職為民,未再起用。漢荊王墓碑上所書“漢荊王”三字即時雍所寫。
古泮泉為雙眼井,北宋元祐年間郡府林希鑿井發(fā)現(xiàn)刻有“泮泉”二字的石刻,于是在井旁建亭保護,并用“泮泉”石刻為亭上橫匾。至明朝萬歷二十六年,丹徒知縣龐時雍題書“古泮泉”勒石井邊。1987年,鎮(zhèn)江市政府公布該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