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黃大仙有聲小說

黃民的人物經(jīng)歷
1個回答2024-01-24 01:14

1960年3月,出生于湖南衡陽。
1977年至1981年在蘭州交通大學鐵道運輸專業(yè)學習,1984年獲得鐵道科學研究院運輸管理碩士學位,2005年5月獲得北京交通大學經(jīng)濟學博士學位。
1984年12月至1993年03月任鐵道科學研究院行車研究室副主任、運輸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1993年03月至1998年08月任鐵道部發(fā)展計劃司副處長、處長。
1998年08月至2003年07月任鐵道部發(fā)展計劃司副司長。
2003年07月至2005年04月任鐵道部發(fā)展計劃司司長。
2005年04月至2008年03月任鐵道部總經(jīng)濟師兼發(fā)展計劃司司長、外資辦主任。
2008年03月至2009年08月任呼和浩特鐵路局黨委書記。
2009年08月至2014年08月任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基礎產(chǎn)業(yè)司司長。
2014年05月至2014年08月,任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固定資源投資司司長
2014年08月至今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jīng)理。

黃山仙人指路的民間傳說
1個回答2024-02-29 02:30

相傳很早以前,有一位兩歲能文、四歲會武的神童,只因后來科場失意,擂臺負傷,改行經(jīng)商后又把老本蝕慶侍光,在走投無路時就奔赴黃山來尋師訪仙。哪知跑遍了千峰萬壑,連一個藥農(nóng)、樵夫的蹤影也沒見到。干糧吃光了就吞野果,衣服穿爛了就披樹皮、樹葉。漸漸地變得骨瘦如柴,一天終于昏倒路旁,奄奄一息。不知過了多久,來了一位身背蔑簍,腳著山襪芒鞋的老人,把神童救醒過來,問明情況后,老人哈哈一笑說:“你怎么聰明反被聰明橡差誤呢?哪里有什么神仙,你快回家梁差皮去找個力氣活干干,免得把一條命丟在這荒山野嶺白白喂了豺狼虎豹?!闭f完還送些野果給神童路上吃。神童心想老人的話是對的,就千恩萬謝地辭別了老人。沒走多遠,猛一下醒悟過來:“我跑遍全山連個人影也沒見過,那老漢分明就是仙人?!彼仡^就追,追上老人后就雙膝跪地,苦苦哀求老人給指引一條成仙得道之路。老人說:“我哪里是什么神仙。實不相瞞,我前半生被名利二字害得家破人亡,這才看破紅塵.隱匿在此.”神童半信半疑,但見老漢風度不凡,氣宇若仙,決心拜老人為師,苦苦哀求不止。誰知等他抬頭再看時,這老人卻變成了一塊高大魁偉的“仙人指路”石。神童又在石頭前百拜千叩,忽然石頭人肚里發(fā)出聲音:“踏遍黃山?jīng)]見仙,只怪名利藏心間,勸君改走勤奮路,包你余生賽神仙.”神童最終還是聽信了仙人的話,后半生不但成家立業(yè),而且日子過得很火紅。難怪清人曹來復以詩記之:“世事多乖錯,投足皆模糊。請君(仙人指路石)出山去,到處指迷途。”在人勝亭北行一公里的石板橋仰視,仙人指路石的形狀又變成了喜鵲,旁有一棵青松,狀若古梅,松石相配成景,人稱“喜鵲登梅”

大黃的民間傳說
1個回答2024-03-15 21:54

1.從前有個黃姓郎中,承襲祖業(yè)擅長采挖黃連、黃耆、黃精、黃芩、黃根這五種藥材為人治病,被譽為“五黃先生”。每到三月,郎中便進山采藥,為此常借宿在山上農(nóng)戶馬峻家中,至秋末方才離開。馬峻一家三口對他善待有加,久而久之便與馬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有一年馬家遭了火災,房子財物被燒光,馬峻妻子被燒死,剩下爺兒倆傷心地住山洞去了。郎中費了很大氣力才找到父子倆,他對馬峻說:“你帶著孩子跟我采藥吧!”于是他們終日相伴,以采藥、賣藥、治病為生。漸漸地,不識藥性的馬峻也熟悉了五黃藥,有時郎中不在家,他偶爾學著為人治病。
有一年夏天,一位孕婦身體虛弱,骨瘦面黃,因瀉肚子來求醫(yī)。恰巧郎中不在,馬峻把治瀉的黃連錯給成了瀉火通便的黃根,結(jié)果孕婦服后大瀉不止,差點沒命,胎兒也死了。這事被告到縣衙,縣老爺立刻命人捉拿馬峻,要以庸醫(yī)害人治其罪。這時,郎中趕忙跪在堂前,懇求縣老爺判自己的罪,說馬峻是跟他學的醫(yī);而馬峻心里更是難過,自愿領罪受罰。這樣一來,縣老爺反而十分敬佩他倆的情誼,想想這五黃先生也素有聲名,而孕婦身體羸弱,孕期也短,就責罰兩人賠孕婦家一些銀兩,把他們放了。不過縣老爺最后對郎中說:“你那五黃藥的“黃根”既然比其它四樣藥厲害,應該改個名兒,免得日后混淆再惹禍?!崩芍猩钌铧c頭,回家便把黃根改叫“大黃”,以便區(qū)別,后來這名字就漸漸地傳開了。
2.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漢學家們根據(jù)中國《二十五史》寫出了「大黃史」,列出它們在各個朝代的故事。十八世紀六、七十年代,大黃由中國和俄國傳入歐洲,并成為食用植物。十八世紀末,緬因州的一名種菜農(nóng)民把大黃的種籽由歐洲帶來北美。

黃民的介紹
1個回答2024-01-28 14:26

黃民,男,漢族,1960年3月出生,湖南衡陽人,1981年蘭州交通大學運輸系鐵道運輸專業(yè)畢業(y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歷任鐵道部總經(jīng)濟師兼發(fā)展計劃司司長、外資辦主任,呼和浩特鐵路局黨委書記,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基礎產(chǎn)業(yè)司司長,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固定資源投資司司長?,F(xiàn)任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jīng)理,分管改革。

民間所說的四大仙,除了黃皮子,黃大仙還有哪幾個?
1個回答2024-01-29 16:53

民間四大仙:刺猬、狐貍、蛇、黃鼠狼。

刺猬,白仙,白家。

狐貍,胡仙,胡家。

蛇,常仙,柳仙,常家。

黃鼠狼,黃仙,黃家。

民間所說的四大仙,除了黃皮子,黃大仙還有哪幾個?
1個回答2024-01-23 18:08
四大仙:黃大仙(黃鼠狼)、蛇仙、狐仙、地仙刺猬(好像叫地仙)
民間所說的四大仙,除了黃皮子,黃大仙還有哪幾個?
1個回答2024-01-22 14:54
四橘耐大仙:黃大仙(黃鼠狼模冊)旦伍宏、蛇仙、狐仙、地仙刺猬(好像叫地仙)
有關(guān)黃河的民間故事
1個回答2024-01-23 01:22
數(shù)千年前,中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其中黃帝是黃河流域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另一個有名的部落首領叫炎帝。黃帝和炎帝是兄弟。在長江流域有一個九黎族,他們的首領名叫蚩尤,十分強悍。



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他們個個獸身人面,銅頭鐵臂猛無比。他們擅長制造刀、弓弩等各種各樣的兵器。蚩尤常常帶領他強大的部落,侵略騷擾別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對手,被蚩尤殺得一敗涂地。炎帝沒辦法,逃到黃帝所在的地方涿鹿請求幫助。黃帝早就想除去這個部落的禍害,于是聯(lián)合各部落首領,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開一場大決戰(zhàn),這就是著名的“涿鹿大戰(zhàn)”。



戰(zhàn)爭之初,蚩尤憑借著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連連取勝。后來,黃帝請來龍和其它奇怪的猛獸助戰(zhàn)。蚩尤的兵士雖然兇猛,但是遇到黃帝的軍隊,加上這一群猛獸,也抵擋不住,紛紛敗逃。



黃帝帶領兵士乘勝追殺,忽然天昏地黑,濃霧迷漫,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天上下起暴雨,黃帝的兵士無法繼續(xù)追趕。原來蚩尤請來了“風神”和“雨神”來助戰(zhàn)。黃帝也不甘示弱,請來天上的“旱神”幫忙,驅(qū)散了風雨。一剎那之間,風止雨停,晴空萬里。



蚩尤又用妖術(shù)制造了一場大霧,使黃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黃帝利用天上北斗星永遠指向北方的現(xiàn)象,造了一輛“指南車”,指引兵士沖出迷霧。



經(jīng)過許多次激烈的戰(zhàn)斗,黃帝先后殺死了蚩尤的八十一個兄弟,并最終活捉了蚩尤。黃帝命令給蚩尤帶上枷鎖,然后處死他。因為害怕蚩尤死后作怪,將他的頭和身子分別葬在相距遙遠的兩個地方。蚩尤戴過的枷鎖被扔在荒山上,化成了一片楓林,每一片血紅的楓葉,都是蚩尤的斑斑血跡。



蚩尤死后,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讓人畏懼,黃帝把他的形象畫在軍旗上,用來鼓勵自己的軍隊勇敢作戰(zhàn),也用來恐嚇敢于和他作對的部落。后來,黃帝受到了許多部落的支持,漸漸成為所有部落的首領。



黃帝多才多藝,有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像造宮殿、造車、造船、制作五色衣裳等等。黃帝的妻子嫘祖,也是一位發(fā)明家。本來,蠶只有野生的,人們還不知道蠶的用處,是嫘祖教人們養(yǎng)蠶、繅絲、織帛,從此,中國開始有了絲綢文明。黃帝發(fā)明了亭子后,她還發(fā)明了雨天能移動的亭子--雨傘。



中國古代的傳說都十分推崇黃帝,后代的人都認為黃帝是華夏族的始祖,自己是黃帝的子孫。因為炎帝族和黃帝族原來是近親,后來又融合在一起,所以中國人也常常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為了紀念這位傳說中的共同祖先,中國人還在黃河邊上的陜西省黃陵縣北面的橋山上建造了一座“黃帝陵”。每年春天,世界各地的華人代表都聚集到這里,共同朝拜這位中華民族的始祖。

禹為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從來不敢休息。他與涂山氏女名涂山氏女嬌新婚不久,就離開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chǎn),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都咬著牙沒有進家門。第三次經(jīng)過家鄉(xiāng)的時候,他的兒子啟正抱在母親懷里,他已經(jīng)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兒揮了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禹與涂山氏女嬌有兩個兒子啟及澔。禹治水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跡傳遍各地, 人們聽了都深受感動,更增強治水信心。人們?yōu)楸磉_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即‘偉大的禹’。
黃河的民間故事?
1個回答2024-02-17 18:19

關(guān)于黃河的簡短的民間故事:

1、《馮夷當河伯的故事》

古時候,華陰潼鄉(xiāng)有個叫馮夷的人,他不安心耕種,一心只想著成仙。有一天,他聽說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為仙體。于是就到處找水仙花。

就經(jīng)常渡黃河、跨黃河、過黃河,總是黃河打交道。轉(zhuǎn)眼過了九十九天,只要他再找到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

馮夷很得意,又過黃河去一個小村莊找水仙花。這里的水不深,馮夷趟水過河,到了河中間,突然河水漲了。他一慌,腳下打滑,跌倒在黃河中,活活被淹死。

馮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氣,咬牙切齒地恨透了黃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黃河的狀。玉帝聽說黃河沒人管教,到處橫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惱火。

他見馮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該成仙了,就問馮夷愿不愿意去當黃河水神,治理黃河。馮夷喜出望外。達成自己成仙的心愿。成為一名河伯。

2、《李闖王渡黃河》

明朝末年,朝廷腐敗,民不聊生。闖王李自成帶領農(nóng)民在陜西米脂起義,要打過黃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統(tǒng)治。當時正值初冬時分,黃河水還未結(jié)冰,而只有河水凍成了堅冰大軍才能順利通過。

怎么辦呢?闖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須頭發(fā)在一夜之間全都白了。第二天一清早,有兩人來報:“黃河已經(jīng)凍得結(jié)結(jié)實實的了?!标J王大喜,急忙傳令三軍趕快渡河。

到了河邊一看,河水還“嘩嘩”地流得正歡呢,根本就沒結(jié)冰??墒巧厦鎱s起了一座寬大的浮橋,船連船,板連板,四平八穩(wěn),正適合大軍渡河。

闖王納悶極了,正要下馬察看,忽然從河里爬上來兩個人,向闖王一抱拳,朗聲道:“大王,我們是黃河的船夫。聽說您要渡河,為民謀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這坐浮橋,就請大軍上路吧”。

闖王感動得熱淚盈眶:“我一定不辜負百姓們的厚愛,一定要讓大家過上好日子!”說罷,驅(qū)馬上橋,領兵東去了。

希望可以幫到你

關(guān)于黃河的民間故事
1個回答2024-02-16 06:04
關(guān)于黃河的民間故事傳說:

(一)黃河的來歷
傳說中有個小伙子叫黃河,英勇無比。戀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親看不起他,就讓他百步之內(nèi)射箭嗎,進一個銅錢的孔里,他做到了。女子的父親又讓他在百步之外射一箭,穿透原先的箭他也做到了。又要求他在百步之外射中銅錢并接住它他知道其夫在刁難他,就一箭射向她父親.怎知他以前學過武功,躲開了。他很氣惱,他從來都是箭不虛發(fā)的,這次沒射中。就到深山去修煉。一次意外射下一只鳥,鳥告訴他那姑娘自殺了.小伙子很悲哀,就淚水不停地留下來,形成了現(xiàn)在滾滾的黃河。

(二)馮夷當河伯
古時候,有叫馮夷的人,一心想成仙。聽說喝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可為仙體。就到處找水仙花。
馮夷找水仙花,常和黃河打交道。九十九天了,再吮吸一天汁液,就成仙了。馮夷很得意,又過黃河去找水仙花。馮夷到河中間,水漲了。他腳下打滑,跌在黃河中被淹死。死后,當了河伯。受玉帝的指點河伯開始畫河圖。等圖畫好,河伯已年老體弱。河伯看著河圖,只嘆自己不能去照圖治河了。河伯想總有一天會有人來治黃河的。
大禹治水時,河伯將圖送給了他。大禹見圖上黃河的水情一清二楚,很高興。大禹得了黃河水情圖,根據(jù)圖上的指點,治住了黃河。

(三)爾德治黃河
很久很久以前,寧夏非平原,溝壑縱橫,無良田,爾德栽黃瓜于山,以河水灌之,瓜長嫩且甜。
一日,爾德伏園上,夢青云化叟,謂爾德曰:“今有二風,日中黃風至,瓜蔫,而后黑風至,蒂落。風勁,毋摘瓜?!睜柕麦@,醒來,不見叟。卻見黃風來,瓜蔫,顧叟之云,不動。黑風來,爾德怒,摘瓜小以擲黃河,河裂,又愈之。爾德暈闕,復見叟,叟曰:“此瓜,黃河之令也。裂洞之劍,劍之所指,河之所向。”
明年,復植瓜,以瓜大而擲河,河復裂,爾德尋河洞,得劍。見二風來劈之,后使劍令河。終使寧夏一馬平川,回漢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四)魯班修造將軍柱
桑園峽內(nèi)黃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園峽中段黃河激流中卻有一個屹立的大石。百姓稱之為將軍柱。傳說這個將軍柱是魯班修建的。 當年魯班周游列國時,來到桑園峽邊上,為方便兩岸人民的來往。魯班把橋墩的位置選在了將軍柱的這個地方。從此,魯班早出晚歸,負責施工,,半年過去了,橋墩在漸漸長高。有一天,魯班的妻子送飯到岸邊,等了一陣不見魯班,便到岸邊看個究竟,誰知她在岸邊看見一個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著巨石,一個手拿著鐵錘在干活,他的妻子哎呀一聲驚叫。魯班一慌,一錘砸在了自己腿上。手中的石頭也飛到了對岸的山上,橋也就沒有建成。至今在將軍柱上有一個十分光滑的石頭,好像是整個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間則是脊柱,把石頭一分為二,好像是長期靠著休息時留下的。傳說這就是魯班造橋時所留。

(五)望洋興嘆
相傳很久以前,黃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稱河伯。他站在黃河岸上。望著 黃河水自西向東流,興奮地說;“黃河真大呀,世上沒有哪條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 有人告訴他:“你的話不對,在黃河的東面有個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說:“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過黃河嗎?”那人說:“別說一條黃河,就是幾條黃河的水流進北海,也裝不滿它?!焙硬冀K不信。那人無可奈何,告訴他:“有機會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話了?!?河伯來到黃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歡迎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見北海汪洋一片,無邊無涯,他呆呆地看了一會兒,深有感觸地對北海若說: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為誰都比不上自己,這話說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親眼見到這北海,我還會以為黃河是天下無比的呢!那樣,豈不被有見識的人永遠笑話?!?br/>
(六)鯉魚跳龍門
相傳能經(jīng)過黃河龍門峽的鯉魚就能就能夠變成龍。于是,小鯉魚不畏險阻,紛紛跳躍這道通向成龍道路上的門關(guān),能躍過去者,便成真龍。只有那些百折不撓的小鯉魚,最終才能成龍。古代人們對龍門峽這種自然奇觀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議,便想象為大禹所鑿開的一條峽口,因而龍門又被稱為“禹門口”。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