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寺有聲小說

法眼寺的簡介
1個回答2024-04-11 00:36

黃柏山氣勢雄偉,林壑清幽,是國家級森林公園。林區(qū)內(nèi)春天鮮花滿山,生機盎然;夏天林深葉茂,林海濤濤,飛瀑流泉;秋天紅葉滿山,五彩繽紛;冬天銀裝素裹,青松傲雪,景色煞是好看。且動植物資源豐富,有娃娃魚、金錢豹、穿山甲等珍稀動物370多種,100多種樹木,素有“松杉林?!敝Q,又有“天然藥庫”之譽。山上的清泉溪水喝一口真的是甘甜可口,凡是去過的人無不被其干凈的藍色天空、變化莫測的云彩和山山相依的美景征服,流連忘返。
法眼寺院坐東面西,寺址有“黃龍出洞”之說,寺前有湖名曰‘無念湖’,湖為黃柏山上盆地儲水自然形成,長平如鏡,一泓湖水,拱衛(wèi)寺門。明代思想家、文學(xué)家李贄曾在此講學(xué)隱修、著述撰文留下了許多人文景點,如花潭書院、古書院、古茶院、魚躍龍門之地等。 無念禪師俗姓熊,名深,麻城熊家河人,十六歲出家,歷游五岳名山,與當朝名臣鄒元標、鄧文潔、梅國楨和大思想家李贄、大學(xué)者焦閎、公安派“三袁”、七省巡撫梅之煥等往來甚密。特別是李贄與大師曾在龍湖相伴達十年,稱贊大師“學(xué)道精勤,真實賢也”。 袁宏道亦稱“吾友無念禪師實近海內(nèi)之優(yōu)曇也”。
由于念公徒眾漸多,往來日繁,不利于專心修持,師欲求居僻地,“一日閑登峻嶺,遠望一山,險僻幽深,絕無人蹤,惟見栗棘蓬松,草茅茂暢,田廢無影,地蕪無痕,石盈水溢,豺嘯豹吟”,念公見而愛之,經(jīng)詢問知是黃檗山(即今日之黃柏山),乃商城太學(xué)張舜玄之地。恰此時念公好友袁宏道攜其弟中道至龍湖訪大師與李贄,念公談及此事,中道嘉曰有一年兄范光父任商城令,即修書托范與張君說,張君嘉而舍之。萬歷二十七年(1599 年),念公攜徒眾千余人入山,蓋房舍,開荒田,歷盡艱辛,五年間,建起佛堂僧舍,開出田地,自種自食,寺院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念公創(chuàng)建了法眼寺,躬耕自鋤,靜心修持,諸友聞而樂之,亦常上山與念公同住數(shù)日,語笑竹林間。萬歷三十一年后,念公幾次往來于南京、江西、荊楚之間,為寺內(nèi)辦藏經(jīng),后半住龍湖半住黃檗,早晚持功德經(jīng)。天啟六年(1626 年)復(fù)離龍湖,長居黃檗,并于山之右卜選塔址,相度經(jīng)營,于次年(1627 年)七月二十八日圓寂。 法眼寺往西北約1000米左右,有息影塔等6座明代石塔 。其中以息影塔保存最完整,息影塔又名祖師塔,1986年被列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是無念禪師好友,明大將梅芝煥所建,為無念禪師舍利瘞藏之處。塔旁不遠處有一株大別山五葉松,蒼雄挺勁,翠蓋如云,伴隨著無念祖師。
息影塔無門,為一色精雕花崗石砌筑,由塔基、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頂部為葫蘆形塔剎,整塔高約8.5米。第一層西向額眉鑲嵌長方形塔銘,陰刻楷書“息影塔”,并有“明天啟丁卯歲浴佛日芝信天翁題”的銘記。第三層各方均陰刻小篆兩字共計十六字,依次分別為“大明,僧寶;長夜,時曉;影息,浮屠;神光,遠照”,篆法工整,雖經(jīng)400年風雨浸蝕,仍字形完好。附近還有“古梅塔”、“真佛和尚塔”等6座石塔,相傳是為無念禪師的弟子古梅、真?zhèn)悺亳?、直愚等修建的,以護衛(wèi)祖師塔。 息影塔前有一處青磚灰瓦“四合院”式建筑---息影塔院,俗稱塔廟,共有大小房屋12間。

王維 過香積寺 詩眼
2個回答2022-09-14 11:25
“詩眼”分別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巖石的阻攔,發(fā)出低吟,仿佛鳴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顯得陰冷?!把省薄ⅰ袄洹眱勺掷L聲繪色、精練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意境)。
為什么寺廟里的佛像的是半閉眼睛?
2個回答2023-01-18 22:55
因為佛是高高居在天上的,清心寡欲的,這樣是冷睇凡塵俗世的意思。也因為佛像太高,是俯望眾生的意思
法眼寺神像兇神惡煞?
4個回答2023-08-13 17:33
法眼寺神像兇神惡煞很正常, 在佛教有“金剛怒目、菩薩低眉”的傳承:
佛典中所說的“金剛”是佛菩薩的侍從力士,因手持金剛杵而得名;“菩薩”是努力于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芭拷饎偂笔切稳萑说耐荨⒚婺績幢?,以降伏誅滅惡人;“低眉菩薩”是形容人的面貌態(tài)度慈祥,以愛攝護他人。兩者形相、作法雖有差異,但都是為了幫助別人而有的方便作法。
天龍寺的天龍寺簡介
1個回答2024-10-10 17:25

聞名海內(nèi)外的清代著名寺廟---天龍寺(遺址)就坐落在鄉(xiāng)政府院內(nèi)。今天的天龍寺(遺址)前仍有兩棵碩大的枝干橫斜、蒼郁古樸的古樹,它斑駁的老干、巨大的樹冠歷經(jīng)風雨近千年,而今依然郁郁蔥蔥、傲然挺立;旁邊高高的水泥柱懸掛著一口古鐘,鐘口鑄有八卦圖形,中間有蒙古文字,“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八個大字奕奕生輝,敲擊此鐘,如雷貫耳,聲聞百馀里。

過香積寺第三聯(lián)的詩眼和賞析
1個回答2023-01-21 20:13
呃 冷 為詩眼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詩人以倒裝句,突出了入耳的泉聲和觸目的日色.溪水之中危石聳立,泉水不能順利流淌,好像發(fā)出嗚咽凄切的聲音;夕陽西下,昏黃的余暉灑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冷色的青松,使照在上面的日光仿佛也變冷了.這里“咽”、“冷”二字用得極為準確、巧妙,被歷代譽為煉字典范.“咽”是擬人,狀石間泉聲低沉,“冷”是通感,繪夕 陽余暉微弱.
道明寺的眼神和三年前一樣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2-11-27 07:52
那是在罵俏!有戲…
白馬寺為什么被稱為天下第一寺?
1個回答2022-11-24 10:55
樓上的都對的哦~~~
大仙寺的寺廟傳說
1個回答2024-02-02 00:46

早在康熙四十年,也就是公元一七○一年,有位禪師遠從大陸福建渡海來臺,只為成就一圓滿的因緣:在此島播一佛種子。禪師來臺之后,憑著特有的靈感,直接來到了南臺灣,且在山明水秀,林木婆娑的赤山龍湖巖駐錫,此禪師日日念彌陀,日日不忘尋山遍野,盼修覓至一處立命之所在?;侍觳回摽嘈娜耍诎肽旰?,在一偶然的機會,踏遍大仙寺現(xiàn)址白河鎮(zhèn)的仙草里,只見此山相貌奇異,隱隱中透著一份靈秀之氣,福至心靈,立刻決定在此結(jié)廬為居,并請祀龍湖邊觀音佛祖的香火,虔誠的修行,日久信徒增加,香火日盛,在因緣聚成之下,籌資興建寺廟,即為今日的大仙寺,而這位禪師就是開山祖師參徹老禪師。

“獨樂寺”寺名的由來。
1個回答2024-03-12 21:03

關(guān)于獨樂寺寺名的由來有三種說法。其一,因觀音塑像內(nèi)部支架是一棵參天而立的大杜梨樹,以“杜梨”的諧音而取名;其二,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獨以普度眾生為樂,故名獨樂寺;其三,獨樂寺為安祿山起兵叛唐誓師之地。獨樂之名,亦安祿山所命,蓋安祿山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故而命名。而最后一種說法流傳最為廣泛。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