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堂會審玉堂春

京劇網(wǎng):《三堂會審》王蓉蓉,玉堂春跪至在奏
1個回答2023-08-21 10:08
來之在督察院。
三堂會審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2-28 04:49

三堂是指三個部門的最高長官,漢代以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隸校尉為三法司。唐代以刑部、大理寺和御史臺為三法司。明、清兩代以刑大理寺和都察院為三法司,遇有重大疑難案件,由三法司會同審理,以避免決策失誤,盡量減少人為干擾因素,也算是古代法制民主的一種樸素的體現(xiàn)。

在古代,一般“三堂會審”的案件意味著案件的性質(zhì)和嚴重程度是很高的,也是非常受重視,通俗地講即大案、要案,像宋朝的“貍貓換太子”、清朝的“刺馬”案等等之類的案件。其實,古代“三堂會審”準確地應該稱作“三司會審”,是古代“三法司”(三個司法單位)共同審理重大案件的一種制度。

隋朝開創(chuàng)了刑部、御史臺會同大理寺實行三法司會審的制度。

唐代的三司會審比較嚴密,實行'三司推事'制度。遇有呈報中央的申冤案件,由門下省給事中、中書省中書舍人、御史臺御史等小三司審理;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卿、刑部尚書、御史中丞共同審判;對于地方上未決、不便解京的重大案件,則派監(jiān)察御史、刑部員外郎、大理評事充任'三司使',前往當?shù)貙徖怼?/p>

明代時定制,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機關(guān)組成三法司,刑部掌管主要的審判業(yè)務;大理寺成為慎刑機關(guān),主要管理對冤案、錯案的駁正、平反;都察院對審判機關(guān)進行監(jiān)督,還擁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斷”的權(quán)利。重大案件則三司會審;遇有特大案件,則由三法司會同各部尚書、通政史進行'圓審'。

三堂會審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2-19 10:57
何謂“三堂會審”,這要從我國古代審判、監(jiān)察制度談起。中國封建時代的政治制度內(nèi)部,有一個很重要的制約系統(tǒng),即對官僚機構(gòu)和官吏的監(jiān)察。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后,在皇帝之下設置三個最重要的官職,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稱三公。丞相掌政務,太尉掌軍務,御史大夫掌監(jiān)察。這種體制奠定了中國兩千余年官僚政治的基本格局。漢承秦制,監(jiān)察機構(gòu)稱御史臺,長官為御史大夫。唐代監(jiān)察機構(gòu)內(nèi)部形成嚴密的三院制,其監(jiān)察制度還有一個特點是御史參與司法審判,重大案件皇帝“則詔下刑部、御史臺、大理寺同案之”,這延續(xù)到明清,人稱“三堂會審”。明改御史臺為都察院,與刑部、大理寺合稱“三法司”,為中央最高審判機關(guān),凡“三法司”參與審判的稱。三司會審”,習稱“三堂會審”。
為何稱“三法司”會審為“三堂會審”呢?這是因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家司法長官正式辦公的處所都是在衙署的大堂,故務家長官都俗稱“堂官”。三堂會審時,在刑部大堂設三張案桌,刑部堂官尚書為主審官,坐在面南的桌案后,而大理寺、都察院的長官則分坐在東西相對的兩張桌案后,審案過程中均有發(fā)言權(quán),最后作出統(tǒng)一的審判結(jié)果。
三堂會審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3-10 10:58

刑部、御史臺和大理寺。三者合稱為三法司。刑部相當于公安機關(guān),御史臺相當于監(jiān)察機關(guān),大理寺相當于司法機關(guān)(最高法院)。重要案件會責成三法司共同審理,稱三堂會審。

三堂會審的唱詞是什么呀??
1個回答2024-03-31 14:46
三堂會審

音配像



崇公道————————————曹世才

劉秉義————————————張學海

潘必正————————————孫洪勛

蘇 三(玉堂春)———————李世濟

王金龍————————————葉少蘭



蘇三:【西皮搖板】來至在都察院舉目往上觀,兩旁的刀斧手嚇得我膽戰(zhàn)心又寒。蘇三此去好有一比,魚入羅網(wǎng)有去無還。??!崇爹爹呀!

蘇三:【西皮導板】玉堂春跪至在都察院,【回龍】??!大人哪!【慢板】玉堂春本是公子他取的名。鴇兒買我七歲整,在院中住了整九春。十六歲開懷是那王、?。⊥豕影?!他本是吏部堂上的三舍人。【原板】初見面紋銀三百兩,吃一杯香茶就動身。公子二次進了院,隨帶來三萬六千銀。在院中未到一年整,三萬六千銀一概化了灰塵哪!先買金杯和玉盞,又買翠盤與翠瓶。南樓北樓公子造,又造了一座百花亭。王八鴇兒心太狠,數(shù)九寒天把公子他趕出院門。公子一怒離了院,關(guān)王廟中來把身存。那一日金哥前來報信,手帕包銀我探望情人。顧不得腌臟懷中抱,在神案底下敘敘舊情哪!打發(fā)公子南京去,在那落鳳坡前遇強人。公子長街把飯討,到晚來在那吏部堂上他去巡更。公子三次進了院,拐帶銀兩回轉(zhuǎn)南京?!径孔詮墓幽暇┤?,玉堂春在北樓裝病形。公子若是不娶妾,玉堂春立志不嫁人哪!【流水】那一日梳妝來照鏡,在樓下來了沈燕林。他在樓下夸豪富,勝比公子勝十分。奴在北樓高聲罵,只罵得燕林臉含嗔。羞愧難當回店去,主仆二人又把巧計生。做媒的銀子三百兩,那王八鴇兒一斗金。鴇兒貪財將奴賣,將奴賣與沈燕林。假說公子得中了,他得中皇榜第一名。奴為他天齊廟內(nèi)把香敬,這才一馬就到了洪洞。在洪洞住了一年整,那皮氏賤人起毒心。一碗藥面付奴手,奴回手遞與那沈官人。官人不解其中意,他吃了一口哼一聲。他昏昏沉沉倒在地,七孔流血他就喪殘生。皮氏一見沖沖怒,她道我謀害他郎君。高叫鄉(xiāng)約和地保,拉拉扯扯就到了公庭?!緭u板】頭堂官司問得好——變了心。洪洞縣受臟銀一千兩,【流水】合衙分散八百銀。上堂去先打我四十板,無情的拶子我難受刑。犯婦本當不承認,皮鞭打斷了無數(shù)根。在監(jiān)中住了一年整,并無有一人來探望奴的身。——不來看——也不知情。他一家骨肉多和順,他與我露水的夫妻有的什么情?慢說不認王公子,換骨脫胎我也認得清?!旧濉垦矍叭粲泄釉?,縱死黃泉也甘心!

王金龍:【西皮搖板】蘇三堂上把話論,句句說的是真情。本當下位將她認,王法條條不徇情。左思右想心不定,此案交與劉大人。

蘇三:【西皮二六】這場官司未動刑,玉堂春這里我就放了寬心。出得察院回頭看,【流水】上面坐的王金龍。是公子就該把我來認,王法條條不徇情。上前去說幾句知心話,看他知情不知情。【搖板】玉堂春好比花中蕊,【流水】王公子好比采花蜂。想當初花開多茂盛,他好比那蜜蜂兒飛來飛去采花心。如今不見公子面,我那三【搖板】郎啊!花謝時不見那蜜蜂兒行。【散板】悲悲切切出察院,我看他把我怎樣施行?
三堂會審的越劇名段
1個回答2024-03-04 01:15

《三堂會審》節(jié)選自越劇 傳統(tǒng)劇《玉堂春》 。越劇《玉堂春》是戚派代表劇之一,《三堂會審》亦是戚派花旦選段中的名家名段。
《玉堂春》是中國戲曲中流傳最廣的劇目之一。由紅楓、孫旭、傅駿、金風、李卓云等集體編導,劉如曾編曲,合作越劇團出演。開始演出時受當時思潮影響,認為王金龍是做了官的統(tǒng)治階級,蘇三是苦難妓女,階級不能調(diào)和,戲演到《三堂會審》結(jié)束,不讓兩人團圓。后來才到“監(jiān)會團圓”結(jié)束。 講述的是:南京官家子弟王金龍與名妓蘇三誓偕白首,因金盡被偷,潦倒關(guān)王廟。蘇三得悉,赴廟贈金資助,使王金龍得回南京。后王八鴇兒和山西富商沈延林以假信哄騙蘇三:“王公子得中皇榜第一名”,私下將蘇三賣給沈延林為妾。
沈延林妻皮氏“大娘”與趙監(jiān)生私通,用藥面毒死沈延林,反誣告蘇三。洪洞縣官受賄一千兩,將蘇三問成死罪,解至太原三堂會審,主審官恰為巡按王金龍,遂使冤案平反,王金龍、蘇三團圓。 劇名:《玉堂春》(1952年版)
編導:紅楓、孫旭、傅駿、金風、李卓云等
編曲:劉如曾
劇團:合作越劇團
主演:戚雅仙飾蘇三
畢春芳飾王金龍
劇名:《玉堂春》(1980年版)
導演:李卓云、孔敏
劇編:傅駿
編曲:賀孝忠
劇團:靜安越劇團
主演:戚雅仙飾蘇三
畢春芳飾王金龍 《玉堂春·三堂會審》
演唱:戚雅仙
那一日梳妝來照鏡,院中來了沈延林,
他于鴇兒巧計生,哄騙我蘇三遞假信。
說道公子新得中,得中皇榜第一名,
派人接我回南京,又誰知就此騙進了沈家門。
在沈家住了半月整,那皮氏大娘起毒心,
一碗藥面送上門,下毒害死沈延林,
他吃一口來吭一聲,七孔流血命歸陰,
那皮氏說我害人命,拉拉扯扯到官廳。
頭堂官司審的好,二堂官司就冤難審,
洪洞縣受賄一千兩 ,衙役分臟八百銀,
上堂先打四十板,這無情的板子難容忍。 1919年4月7日,男班王永春、白玉梅戲班上演于上海第一戲院。
1952年12月由紅楓、孫旭、傅駿、金風、李卓云等集體編導,劉如曾編曲,合作越劇團出演。戚雅仙飾蘇三、畢春芳飾王金龍?!队裉么骸费莩龊螅蚬适虑楣?jié)群眾熟悉,在“起解”、“會審”中有大段唱腔能發(fā)揮戚雅仙的藝術(shù)特色,故受到觀眾歡迎。
1959年再度復演,成為合作越劇團保留劇目之一。
1980年靜安越劇團重建以后,復演《玉堂春》,仍由戚雅仙、畢春芳主演,劇本由傅駿整理,導演李卓云、孔敏,編曲賀孝忠。從劇本到唱腔都作了加工提高,幾經(jīng)修改,成為該團演出場次最多、觀眾最為歡迎的保留劇目。
20世紀50年代,“蘇三起解”和“三堂會審”的唱段,由中國唱片社出版唱片。
20世紀80年代,又由中國唱片社出版全本《玉堂春》錄音帶。

白玉堂是誰呀
1個回答2022-10-03 05:00
錦毛鼠白玉堂
玉堂春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11 04:57
明朝時,名妓女蘇三和吏部尚書子王景隆結(jié)識,改名玉堂春、誓偕白首。王景隆在妓院被老鴇錢財詐盡,被轟出,蘇三私贈銀兩使回南京。王景隆走后,老鴇把蘇三騙賣給山西商人沈洪作妾。沈妻與人私通,毒死沈洪,反誣告蘇三??h官受賄,判蘇三死罪。解差崇公道提解蘇三自洪洞去太原復審。途中蘇三訴說自身的遭遇,崇公道加以勸慰并當親人對待,由此蘇三推翻了曾在受刑之時說出的“洪洞縣中無好人”的說法。后王景隆考取官員,回山西巡視,反了蘇三冤案,喜結(jié)成親。
白玉堂的身世?
1個回答2024-02-23 06:31

《實習女捕快》白玉堂的真實身份是開封府的三品護衛(wèi)。白玉堂是一位仗劍走天涯的江湖義士,在行路的過程中,幫助了很多的人,但每次都是以不同的面容示人,只留下姓名白玉堂,所以人們一直不知道白玉堂到底為何人。

《實習女捕快》是講述的是來自現(xiàn)代的女主文虔穿越到了宋朝,并進入了開封府成為一名捕快,和展昭他們一起協(xié)同包青天辦案。在辦案的過程中,結(jié)識了江湖義士白玉堂,白玉堂因其高超的武功,俠肝義膽的心腸在江湖上赫赫有名,文虔非常想把他納入府中協(xié)助辦案,并勸說他僅憑個人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但如果加入開封府,協(xié)助大人辦案,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造福一方的百姓,最終白玉堂被說服,成為開封府的三品護衛(wèi)。

白玉堂人送外號錦毛鼠,因其來無影去無蹤,只聞其名不見其聲。白玉堂非常擅長易容術(shù),所以每次救人時都會化成不同的妝容,但大都以女裝示人,因為白玉堂長相偏女氣,而且是被嬸嬸帶大的,舉手投足之間都缺乏一絲男子氣概,所以世人不僅不知道白玉堂長什么樣,而且連性別也很模糊。

白玉堂能為了百姓的幸福安康,自愿舍棄瀟灑自在的江湖生活,選擇了開封府的三品護衛(wèi),雖然外人對白玉堂的身份不是很清楚,但是不妨礙世人對白玉堂的喜愛。

《玉堂春》講的是什么故事?
1個回答2024-02-24 21:09
明朝,名妓蘇三(玉堂春)與吏部尚書之子王金龍結(jié)識,誓偕白首。王金龍錢財用盡,被鴇兒轟出妓院。蘇三私贈銀兩……鴇兒把蘇三騙賣給山西商人沈燕林作妾。沈妻妒,訂計害之,不料卻讓沈燕林誤食毒面而死,蘇三被誣。定為死罪。起解途中,解差崇公道同情蘇三,認為義女……王金龍得官,巡按山西,調(diào)審此案,知犯婦即為蘇三……后得潘司潘必正、臬司劉秉義之助,與蘇三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