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漢譯英短文

有沒有一些關(guān)于文字的故事,漢子故事,短一點的.漢字
1個回答2024-01-20 13:12
  漢 字 的 起 源 有 種 種 傳 說, 中 國 古 書 里 都 說 文 字 是 倉 頡 創(chuàng) 造 的. 說 倉 頡 看 見 一 名 天 神, 相 貌 奇 特, 面 孔 長 得 好 像 是 一 幅 繪 有 文 字 的 畫, 倉 頡 便 描 摹 他 的 形 象, 創(chuàng) 造 了 文 字. 有 的 古 書 說, 倉 頡 創(chuàng) 造 出 文 字 后, 由 于 泄 漏 了 天 機, 天 落 下 了 小 米, 鬼 神 夜 夜 啼 哭. 還 有 一 種 傳 說, 說 倉 頡 觀 察 了 鳥 獸 印 在 泥 土 上 的 腳 跡, 啟 發(fā) 了 他 發(fā) 明 文 字 的 靈 感. 這 種 種 傳 說 都 是 靠 不 住 的. 文 字 是 廣 大 勞 動 人 民 根 據(jù) 實 際 生 活 的 需 要, 經(jīng) 過 長 期 的 社 會 實 踐 才 慢 慢 地 豐 富 和 發(fā) 展 起 來 的.
  關(guān)于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jié)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xiàn)代學者認為,成系統(tǒng)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chuàng)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地方,已經(jīng)出現(xiàn)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它們整齊規(guī)范,并且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具備了簡單文字的特征,學者們認為這可能是漢字的萌芽.
  漢字形成為系統(tǒng)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紀的商朝.考古證實,在商朝早期,中國文明已發(fā)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現(xiàn).甲骨文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古老文字.
初級日語會話短文翻譯!求準確!漢字請標上假名。高分在線等
1個回答2024-01-18 11:14
王:早上好。\\おはよう

張:早上好。你也去學校嗎? \\おはよう、君(きみ)も學校(がっこう)へ行(い)く?

王:是的,一起走吧。\\うん、一緒(いっしょ)に行(い)こう。

張:恩。這個周末過的好嗎?\\ええ、この周末(しゅうまつ)はどう?

王:還不錯,去游泳了。你呢?\\まあ、水泳(すいえい)に行った。

張:昨天是母親節(jié),我和媽媽去購物了。\\昨日(きのう)は母(はは)の日だ、母と買(か)い物(もの)に行った。

王:啊,沒錯。你買了什么?\\ええ、そうか、何を買(か)った?

張:我給媽媽買了一條春天戴的絲巾。\\母に春(はる)に著くスカーフを買った。

王:哇,那你媽媽一定很高興。\\わあ、お母(かあ)さんはきっと嬉(うれ)しかった。

張:是的。\\そうですねえ



李:早上好。今天來的很早啊。\\おはよう、今日(きょう)、早(はや)いね

王:早上好。\\おはよう

李:校園文化節(jié)就要開始了,你們準備了些什么呢?\\いよいよこの學校の文化祭(ぶんかさい)ですね、何(なに)か準備(じょんび)かな?

張:我和小王準備做中國料理。 \\王(お)さんと中華料理(ちゅうかりょうり)がつもりです

李:哦,很厲害啊。會做什么呢?\\ええ、すごいね。なにかできるの?

王:我會做蛋炒飯和餃子。 \\チャッハンと餃子(ぎょうざ)とか、俺(おれ)。

李:啊,那一定很好吃吧。我會來品嘗一下的。\\ そうか、きっとうまいよね、ぜひ食(たべ)べ見(み)る。

張:謝謝,我們會加油的。\\ありがとう、頑張(がんば)ります。

王:小李準備做什么呢?\\李さんは?

李:我和朋友一起準備了cosplay。到時候會在禮堂表演。\\友達(ともだち)とコースプレーをするつもりです。

張:哇,好期待啊。\\わあ、楽しみ!

李:我們一起加油哦。\\ 俺たち、頑張りましょう。

王:恩,一起加油。\\えん、頑張りましょう。

李:對了,今天下午有時間嗎。\\ そういえば、午后(ごご)は暇(ひま)?

王:是,有的。\\ええ、あるよ

李:可以和我一起去看電影嗎。\\おれと一緒に映畫(えいが)にいく、どう?

張:看什么電影?\\ どんな映畫?

李:是《名偵探柯南》最新的劇場版哦。\\?名探偵(めたんてい)コーナ」の最新(さいしん)の映畫よ

張:啊,真的嗎。太好了,一起去吧。\\うわああああ、本當に?それはよかった。一緒に行きましょう

李:好的,那就這么說定了。快要上課了,我先走了。\\よし、そうやるじゃん。さっさと授業(yè)(じゅぎょう)は始(はじ)まるよ、おれ、先(さき)にいく。

王:好的,慢走。\\はい、じゃね

李:拜拜,下午見。\\バイバイ、また午后

張:下午見。\\また、午后ね。



絕對手翻···打字很累啊···簡單說明一下,我用的基本都是簡體,語氣都是朋友間的,絕對夠地道,雖說初級一般用禮貌體,但是貼近實際中,哪有生活中朋友之間全是禮貌體講話的···所以我用的就是最基本的簡體。有很多詞尾,結(jié)句都是口語特有的詞,所以如果感覺不標準,可以換的。漢子都注音了,有些沒有注音的是因為前面出現(xiàn)過了,打字很累啊,而且日語打起來很糾結(jié)···有疑問你在問我。
關(guān)于中國漢字的短篇詩
1個回答2024-01-22 10:53
漢字--我贊美你

漢字,你不僅字形美觀,生動形象,字音有趣,而且有悠久的歷史。

先說字形,各具特色。有的不方不圓,若行若飛;有的兩邊修長,軀干稍短。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有的像小孩嬉戲;有的如鴻鵠群游;有的似鷹隼雄力。

再說字音,千變?nèi)f化,千奇百怪,有的如鳥鳴,有的如春水?;蜷L或短,或粗或細,或高或低,一會兒激動,一會兒平和。

最后,我來說說漢字的歷史。漢字是老祖先倉頡根據(jù)動物的足跡造出來的。后來經(jīng)歷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這么多環(huán)節(jié)才演變而來。

漢字,我為你自豪!
最短的成語是不是至少有三個漢字?
1個回答2024-01-27 21:54

成語(chengyu,idioms)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大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語。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語本就是一個微型的句子。 成語又是一種現(xiàn)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qū)別。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成語,眾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成語。

基本解釋

古代漢語詞匯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語,來自于古代經(jīng)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

來源

成語是一種現(xiàn)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qū)別,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幾乎都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jié)構(gòu),字面不能隨意更換,而習用語和諺語總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個字。

漢字短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12 01:56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進攻中原,遣人先送來一張“戰(zhàn)表”。皇上拆開一看,原來是“天心取米”四個大字。滿朝文武大臣,沒有一個解得此謎?;噬蠠o法可想,只得張榜招賢。這時,宮中一個名叫何瑭的官說,他有退兵之計,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著“戰(zhàn)表”上的四個字對皇上說:“天者,吾國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奪我國江山,取君王之位?!被噬霞钡?“那怎么辦呢?”何瑭說:“無妨,我自有退兵辦法。”說著,提筆在手,在四個字上各添了一筆,原信退給了來人。



匈奴的領(lǐng)兵元帥,以為是中原不敢應戰(zhàn),可是拆開一看,頓時大驚失色,急令退兵。



原來,何瑭在“天心取米”四個字上各加一筆后,變成了“未必敢來”。1111****
有沒有一些關(guān)于文字的故事,漢子故事,短一點的。
1個回答2024-02-20 23:38
  漢 字 的 起 源 有 種 種 傳 說, 中 國 古 書 里 都 說 文 字 是 倉 頡 創(chuàng) 造 的。 說 倉 頡 看 見 一 名 天 神, 相 貌 奇 特, 面 孔 長 得 好 像 是 一 幅 繪 有 文 字 的 畫, 倉 頡 便 描 摹 他 的 形 象, 創(chuàng) 造 了 文 字。 有 的 古 書 說, 倉 頡 創(chuàng) 造 出 文 字 后, 由 于 泄 漏 了 天 機, 天 落 下 了 小 米, 鬼 神 夜 夜 啼 哭。 還 有 一 種 傳 說, 說 倉 頡 觀 察 了 鳥 獸 印 在 泥 土 上 的 腳 跡, 啟 發(fā) 了 他 發(fā) 明 文 字 的 靈 感。 這 種 種 傳 說 都 是 靠 不 住 的。 文 字 是 廣 大 勞 動 人 民 根 據(jù) 實 際 生 活 的 需 要, 經(jīng) 過 長 期 的 社 會 實 踐 才 慢 慢 地 豐 富 和 發(fā) 展 起 來 的。



  關(guān)于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jié)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F(xiàn)代學者認為,成系統(tǒng)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chuàng)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地方,已經(jīng)出現(xiàn)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它們整齊規(guī)范,并且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具備了簡單文字的特征,學者們認為這可能是漢字的萌芽。



  漢字形成為系統(tǒng)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紀的商朝??脊抛C實,在商朝早期,中國文明已發(fā)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現(xiàn)。甲骨文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古老文字。
有關(guān)漢字的小故事,要短的,急急急急急急急?。?!
1個回答2024-04-20 21:50

1.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進攻中原,遣人先送來一張“戰(zhàn)表”?;噬喜痖_一看,原來是“天心取米”四個大字。滿朝文武大臣,沒有一個解得此謎?;噬蠠o法可想,只得張榜招賢。這時,宮中一個名叫何瑭的官說,他有退兵之計,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著“戰(zhàn)表”上的四個字對皇上說:“天者,吾國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奪我國江山,取君王之位?!被噬霞钡溃骸澳窃趺崔k呢?”何瑭說:“無妨,我自有退兵辦法。”說著,提筆在手,在四個字上各添了一筆,原信退給了來人。
匈奴的領(lǐng)兵元帥,以為是中原不敢應戰(zhàn),可是拆開一看,頓時大驚失色,急令退兵。
原來,何瑭在“天心取米”四個字上各加一筆后,變成了“未必敢來”。
2.
曌 zhao
唐代有個武則天,她做了皇帝之后,想要取個新的名字,卻又覺得現(xiàn)有的這些字都不足以表達她現(xiàn)在的光輝,于是她想要自己造一個字,當時對日月有一種封建迷信,都覺得日月是神圣的,武則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讓自己和日月一樣永遠高掛在天空,所以就有了那個字,日月在天空上面:曌.

漢字由來的故事,簡短的
1個回答2024-03-17 23:14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于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guān)于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jié)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F(xiàn)代學者認為,成系統(tǒng)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chuàng)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很短中國漢字的小故事
1個回答2024-01-23 19:07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進攻中原,遣人先送來一張“戰(zhàn)表”?;噬喜痖_一看,原來是“天心取米”四個大字。滿朝文武大臣,沒有一個解得此謎?;噬蠠o法可想,只得張榜招賢。這時,宮中一個名叫何瑭的官說,他有退兵之計,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著“戰(zhàn)表”上的四個字對皇上說:“天者,吾國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奪我國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辦呢?”何瑭說:“無妨,我自有退兵辦法?!闭f著,提筆在手,在四個字上各添了一筆,原信退給了來人。 匈奴的領(lǐng)兵元帥,以為是中原不敢應戰(zhàn),可是拆開一看,頓時大驚失色,急令退兵。 原來,何瑭在“天心取米”四個字上各加一筆后,變成了“未必敢來”。1111****
短一點的關(guān)于漢字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4 20:05
自從老虎做了獸中之王后,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有一天,無聊之余,突然想起了自己當年的師傅--貓。老虎盡管仍為貓沒教會自己爬樹的本領(lǐng)而耿耿于懷,但為了顯示自己的大王氣度,決定設宴招待貓。于是,老虎派狐貍直接向貓發(fā)出了邀請。

貓接受了邀請,決定準時赴宴。

這一天,貓如約來到了老虎大王的山洞。雙方寒暄之后,宴會便開始了。老虎對貓說:“今天的宴會我特地為你準備了味道最美的食物--羊肉?!必埪牶蠡卮鹫f:“不,我要吃魚,因為魚的味道最好?!崩匣t說:“羊肉的‘膻’味最美?!必垊t堅持說:“魚的‘腥’味最好。”看看相持不下,老虎便說:“我是大王,我說了算!”貓卻并不買賬,反唇相譏道:“我是師傅,應該我說了算!”這時,在一旁的狐貍見狀搭了腔,說道:“一個大王,一個師傅,二者都是權(quán)威,話說得都有道理。你們爭下去也沒個結(jié)果,干脆待我去討教造字始祖,看他能不能為你們造一個新字,表示味道美好,既有羊又有魚,既膻又腥,如何?”老虎和貓聽罷,都表示贊成。

就這樣,狐貍來到造字始祖的家,心想這下一定會難倒始祖。沒想到,說明來意后,始祖表示這很簡單,當即造一個字,折衷了二者對味道的偏好,使該字的字形中既有“羊”又有“魚”,發(fā)音中既有“膻”又有“腥”。之后,始祖又告訴狐貍說,老虎和貓在這個字的具體寫法上,還會有爭吵。狐貍問:“那如何是好?”于是,始祖如此這般地教導了狐貍一番。

狐貍回到山洞,告訴老虎與貓,始祖新造字的字形中既有“羊”又有“魚”,發(fā)音中既有“膻”又有“腥”,二者都表示同意。但在這個字的寫法上,果然不出始祖所料,老虎與貓又發(fā)生了爭執(zhí)。因為老虎愛吃“羊”,便堅持要把這個新字寫作“羊”字頭、“魚”字底;反之,貓則堅持要寫作“魚”字頭、“羊”字底。那么,到底這個字該怎么寫呢?雙方又各不相讓。最后,狐貍根據(jù)始祖預先設置的方案從中打圓場,說:“這就不必非得要爭個高低不可了吧。‘魚’和‘羊’平起平坐,‘魚’在左、‘羊’在右。在讀音上,取‘腥’的前半部分‘xi-’在前、取‘膻’的后半部分‘-ɑn’在后。”貓聽了很高興。老虎則問:“這是為什么?”狐貍想了想,回答:“這是因為貓做師傅在先,你做大王在后?!边@樣“鮮”字就產(chǎn)生了!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