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細胞偏低是不是貧血

孕17周產(chǎn)檢,紅細胞血紅蛋白偏低是貧血嗎
1個回答2023-01-20 02:32
病情分析:紅細胞血紅蛋白偏低,是貧血的表現(xiàn)。屬于輕度貧血
指導(dǎo)意見:建議你這種情況可以通過補充含鐵食物,比如瘦肉動物肝等,同時其他幾項沒有多大影響的,不用擔(dān)心的。可以適當(dāng)服用愛樂維
白細胞偏低吃什么好
1個回答2023-01-19 15:16
飲食對增加白細胞作用不大,休息好,保證睡眠,多運動,有助增加白細胞。
白細胞偏低吃些什么
2個回答2023-02-02 00:03
白細胞偏低最主要是要找出低的原因,對證下藥。平常要休息好,保證從足睡眠。日常生活中,多吃點大棗,桂圓,蜂王漿,蜂蜜什么的。有條件的話可以吃點海參,可千萬不要吃保健品,花錢多還不頂用。反正食物中什么有營養(yǎng)就吃什么,沒錯的,因為本人以前白細胞就低,現(xiàn)在好了阿。
血紅蛋白偏低是貧血嗎
1個回答2023-01-22 08:32
貧血主要是看血紅蛋白指標(biāo),偏低就是貧血。
用些能促進造血成分吸收運化的益中健脾的補血藥物,由于加快了對補血成分的吸收運化,所以會補得快一些,而且不容易反復(fù)。
貧血主要是哪些指標(biāo)偏低?
3個回答2022-12-16 15:51
貧血的指標(biāo)常用的有六項,它們是紅細胞數(shù)量、紅細胞壓積、血紅蛋白濃度、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和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數(shù)量就是指外周血中紅細胞的每毫升含量,如果低于正常,就考慮貧血。紅細胞壓積就是指紅細胞容積占全血容積的百分比,如果低于正常,就考慮貧血。血紅蛋白濃度就是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也考慮為貧血。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血紅蛋白量和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對于貧血的鑒別診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比如平均紅細胞體積小,平均血紅蛋白量低,平均血紅蛋白濃度也低,最常見類型是缺鐵性貧血。然而如果是平均紅細胞體積大,平均血紅蛋白量高,最常見的貧血就是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白細胞偏低要吃什么,不能吃什么
2個回答2022-11-22 10:32
常見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一般有三類:一是藥物,如服用解熱鎮(zhèn)痛藥、磺胺類藥等,此時如白細胞減少過于明顯,則應(yīng)停服或換藥;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時一方面應(yīng)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細胞的藥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統(tǒng)疾病,如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等,此時也應(yīng)作同樣干預(yù),選服能增加白細胞的藥物
紅細胞偏多,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低是怎么回事?
3個回答2022-12-13 14:09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反映的是紅細胞里邊血紅蛋白的量。紅細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紅蛋白,它參與到紅細胞的攜氧,和氧的運輸。如果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偏低,有可能是病理情況,最常見的是缺鐵性貧血或巨幼細胞貧血的病人,會出現(xiàn)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偏低,其實最常見的主要是缺鐵性貧血。另外遺傳性疾病如地中海貧血的病人,紅細胞體積是非常小的也可以出現(xiàn),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減低,臨床上最多見的還是缺鐵性貧血,鐵是血紅素合成的一個重要原料,如果鐵缺乏就會引起血紅素合成原料沒有了,就會引起血紅素合成減低,導(dǎo)致血紅蛋白減少,就導(dǎo)致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明顯減低。如果是這種情況,建議到醫(yī)院進行就診,檢查血紅蛋白除了查血常規(guī)以外,還要查血清鐵蛋白、血清鐵、總鐵結(jié)合力,看看是不是有缺鐵的情況,如果有盡快進行補鐵治療。
血紅蛋白偏低一點點是貧血嗎
1個回答2023-01-13 04:56
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值就屬于貧血,需要查明清楚貧血的類型,針對性的治療,患病期間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患病期間注意護理,護理很重要。
本人貧血,血紅蛋白偏低,,怎么治療
1個回答2022-11-30 13:03
你的血紅蛋白檢查了嗎?確定嗎?如果確定,應(yīng)該是缺鐵性貧血,需要補充鐵元素的,可以服用補血補鐵的藥物還有一些食物中用鐵元素的食物,補血可以吃的紅棗等。希望對你有用。
血常規(guī)紅細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09-12 07:06
病情分析: 你好師傅,一般單純的紅細胞偏高還是相對性增多為主,即由于血容量減少如大面積燒傷、急性吐瀉導(dǎo)致的嚴(yán)重脫水、甲亢、大量出汗及慢性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證等。另外就是其他疾病導(dǎo)致的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如肺部疾病、發(fā)紺性先天性心臟病、慢性風(fēng)濕性心瓣膜病等,一些腎臟病變?nèi)缒I囊腫、腎動脈狹窄等也可見到升高。意見建議:如果最近有脫水史如大汗、高燒、嘔吐、泄瀉等,其輕度升高也沒有什么大礙。注意補水、休息調(diào)養(yǎng)即可。如果還有其他不適癥狀,就需要根據(jù)其癥狀做相應(yīng)的檢查,然后明確了病因來針對性的治療。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