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氏楚虞云資源

虞氏家族最早起源于那里?
1個回答2024-04-03 13:47
虞氏-姓氏起源
來自舜帝。遠(yuǎn)古舜帝有一個稱號叫有虞氏,所以舜帝又被稱為虞舜。虞舜就是虞氏的始祖。大禹治水有功,于是舜帝將帝位禪讓給大禹,大禹于是就把舜帝的兒子封在虞這個地方,并且建立了虞國,他的子孫于是就將虞作為自己的姓,稱為虞姓。

以國為姓。周朝時,武王執(zhí)政以后封仲雍的庶孫于虞,建立了虞國。春秋時期被晉國消滅,虞國的人民于是以國為姓,是為虞姓。

虞氏-聚集地(遷徙分布)
虞姓的望族居住在會稽和陳留。

虞氏-歷史名人
虞世南:字伯施。唐朝時期余姚人,隋朝時期為秘書郎,唐朝時期為秘書監(jiān)。年少的時候與兄長世基一起跟從顧野王學(xué)習(xí)。唐太宋曾經(jīng)夸贊他:“德行絕好,忠直絕好,博學(xué)絕好,文詞絕好,書翰絕好。”擅長于書法,師承沙門智永。偏重于行草,晚年專攻正楷,與歐陽詢齊名。一起被稱為“歐虞”。貞觀十二年逝世,終年80歲。編撰《北堂詩抄》173卷。

虞允文:字彬甫,南宋人。紹興二十二年進(jìn)士,歷任中書舍人、直學(xué)士院等職。關(guān)心朝廷大事,經(jīng)常提出有用的建議。終年64歲。

虞經(jīng):東漢史官,武平人。為郡縣吏。曾經(jīng)說:“我的子孫為什么不做九卿呢?”于是他給他的孫子取字為“升卿”。

虞集:元代學(xué)者,崇仁人,仁宗時期為集賢修撰。著有《經(jīng)世大典》、《通元學(xué)古錄》等。

虞朗:清代女畫家,金壇人。自號冰壺女史。喜歡畫墨蘭,著作有《桃源春泛圖小影》。

虞仲文:金代宰相。字質(zhì)夫,寧遠(yuǎn)人,進(jìn)士。擅長繪畫,為官清廉。

虞黃昊:清代詩人。字景明,錢塘人??滴跖e人。自幼聰明,十歲的時候就能做詩,后來一直因?yàn)樵姸忻J恰拔縻鍪印敝弧?br/>
虞卿:戰(zhàn)國時趙國上卿,游說趙孝成王,第一次見趙王時趙王賜給他一些黃金和一雙白璧,第二次見的時候趙王就拜他為趙國上卿了,于是他號虞卿。因?yàn)樵u論國家的得失,積累了八篇文章,合起來稱為《虞氏春秋》。
虞氏-姓虞的名人-虞姓起名字-虞姓的起源與家譜
1個回答2024-01-05 20:49
河南開封,江蘇蘇州,河南蘭考。

「虞」源出

虞(Yú)姓源出有二:1、出自媯姓,以國名為氏,來自舜帝。遠(yuǎn)古舜帝有一個稱號叫有虞氏,所以舜帝又被稱為虞舜。虞舜就是虞氏的始祖。大禹治水有功,于是舜帝將帝位禪讓給大禹,大禹于是就把舜帝的兒子封在虞這個地方,并且建立了虞國,他的子孫于是就將虞作為自己的姓,稱為虞姓。2、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西周初,武王執(zhí)政以后封仲雍的庶孫于虞,建立了虞國。春秋時期被晉國消滅,虞國的人民于是以國為姓,是為虞姓。

得姓始祖

虞舜。姓姚,名重華,約生卒于原始社會末期。據(jù)《史記》記載,堯讓位于舜,踐帝位39年。舜,相傳為中國歷史上的先賢,是堯之后古帝王,古帝王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是禪讓制的代表,以受堯的'“禪讓”而稱王于天下,當(dāng)時,國號為“虞”,故稱“虞舜”。虞舜待繼母以孝,待弟以仁,儒家視為理想人物,是仁孝的典范,故虞舜就是虞氏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虞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虞姓出自姚姓。遠(yuǎn)古氏族部落的時候,堯?qū)⒉柯涫最I(lǐng)的地位禪讓給舜。舜有一個稱號叫作虞,所以直到今天還被成為虞舜,這也是虞姓的最早起源。后來大禹治水有功,舜又將天下禪讓給大禹,稱夏禹。為了紀(jì)念虞舜,大禹封舜的兒子商均于虞國(今山西省永濟(jì)縣蒲州鎮(zhèn),一說現(xiàn)今河南省東部),商均的后代就稱為虞氏。舜是東夷人,號有虞氏,是東夷少昊白虎部水伯天吳裔族鄒虞氏之子。鄒虞是鄒屠與天吳氏族的聯(lián)姻族,陶唐堯侯與后羿擊殺朝陽天虞與東平臺前村鄒屠氏之后,鄒虞聯(lián)盟解體,鄒氏南遷,虞氏留居豫東商丘的虞城。舜出生于此,及長遷菏澤,制陶為業(yè)。后來到了西周的時候,虞仲的后代在周文王的時候建立虞國,春秋時候?yàn)闀x國所滅,但后代以虞為姓,保留至今。在古代,虞姓的望族大多聚居在會稽(略)。

虞世南:字伯施。唐朝時期余姚人,隋朝時期為秘書郎,唐朝時期為秘書監(jiān),十八學(xué)士之一。年少的時候與兄長世基一起跟從顧野王學(xué)習(xí)。唐太宋曾經(jīng)夸贊他:“德行絕好,忠直絕好,博學(xué)絕好,文詞絕好,書翰絕好。”擅長于書法,師承沙門智永。偏重于行草,晚年專攻正楷,與歐陽詢齊名。一起被稱為“歐虞”。貞觀十二年逝世,終年80歲。編撰《北堂詩抄》173卷。

虞洽卿:(1867~1945),名和德,浙江鎮(zhèn)海人(今屬慈溪),早年到上海當(dāng)學(xué)徒,1894年后任德商魯麟洋行買辦、華俄道勝銀行買辦。1903年獨(dú)資開設(shè)通惠銀號,發(fā)起組織四明銀行。1905年上海發(fā)生大鬧公審公堂案,與組織當(dāng)局交涉獲勝,遂名聞滬上。1908年創(chuàng)辦寧紹輪船公司。1911年上海光復(fù)后任都督府顧問官、外交次長等職。1914年獨(dú)創(chuàng)三北公司。五四運(yùn)動期間上街勸說開市。1920年合伙創(chuàng)辦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任理事長。1923年當(dāng)選為上??偵虝L。抗戰(zhàn)時期堅持抗日愛國,日軍占領(lǐng)租界后赴渝經(jīng)營滇緬公路運(yùn)輸,支待抗戰(zhàn)。1945年4月在重慶病逝。
楚瀟虞歌中云容是誰?
5個回答2022-12-09 01:05
楚瀟虞歌中的云茸是暮云榮她很漂亮楚瀟虞歌中的云茸是暮云榮她很漂亮
云氏家族的起源和名人?
1個回答2024-03-20 12:40

云姓起源有三: (一):出自?u姓,是黃帝的子孫顓頊的的代。顓頊后裔有祝融,是云姓的始祖。祝融在帝嚳時為火正,就是管理用火的官員,被后世尊為神。祝融之后受封于鄆羅地,號為?u子,其后遂為?u氏。?u氏之后分別支庶,省去女旁而為云姓。(古云姓與云姓不同。云姓出自縉云氏之后今合而為云)。 ( 二)、以封國為姓。傳就,帝嚳時的火官祝融之后封于鄆國(今河北安陸縣,一就在湖北鄖縣),春秋時為楚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后簡去邑旁成為云氏。參見《通志.氏族略》。 ( 三)、少數(shù)民族改姓。代北復(fù)姓宥連氏、悉云氏改為云氏;北魏時鮮卑族是云氏、牒云氏均改姓云,子孫亦稱云氏。見《魏書.官氏志》。 二、郡望堂號 云姓望族居瑯琊(今山東諸城縣)?!栋偌倚铡吩菩彰擞性瞥ǎ鳚h時人,在朝廷做官。

云氏家族的起源和名人?
1個回答2024-03-27 00:43

源于妘姓,出自黃帝的子孫顓頊的后代,屬于以先祖名號為氏。據(jù)史籍《路史》記載,顓頊后裔有祝融,是云氏的始祖。祝融在帝嚳時為火正,就是管理用火的官員,被后世尊為神。祝融之后受封于鄆羅地,號為妘子,其后裔子孫遂為妘氏,后省去女旁而為云氏,形成云氏,世代相傳至今。國民子孫以國名為氏,后簡去邑旁成為云氏,世代相傳至今,簡化為云氏史稱云氏正宗。云氏族人大多尊奉祝融為得姓始祖。云拼音:yún釋義:

1、說話,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詩云。云云(如此,這樣;引用文句或談話時,表示結(jié)束或有所省略)。

2、文言助詞,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誰之思?歲云暮矣,著記時也云。

3、水氣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團(tuán)地在空中飄浮: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4、指中國“云南省”:云腿(云南省出產(chǎn)的火腿)。擴(kuò)展資料漢字筆畫:相關(guān)組詞:1、云回[yún huí] 云回。云氣翻卷繚繞。2、云網(wǎng)[yún wǎng] 捕鳥用的大網(wǎng)。3、香云[xiāng yún] 香云兩個意思。4、云街[yún jiē] 列成一排排的一組積云。

5、身云[shēn yún] 佛教語。圍繞在佛身上的祥云。

《黏你成癮》作者:舒虞 求資源
1個回答2023-05-06 00:11
這本有哦。無償
有虞氏的介紹
1個回答2024-04-21 03:20

有虞氏:中國上古時代的部落名。有虞氏部落的始祖是虞幕(即窮蟬)。此人是黃帝的曾孫,自幼喜歡歌唱,擅長制作樂器,常引百鳥和鳴,鳳凰翔集。以此功德,黃帝就封此人于“虞”地。此人以封地為姓,號稱有虞氏,舜為虞幕的后裔,當(dāng)時是以孝悌聞名于世的圣賢。后來成為有虞氏部落首領(lǐng),接受堯帝的禪讓,成為中原華夏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lǐng)。史稱虞舜帝,為中華遠(yuǎn)古的三皇五帝之一。

有虞氏的世系
1個回答2024-05-22 17:28

昌意

顓頊

虞幕好察正(簡稱“幕”,即窮蟬)

敬康

句望

橋牛

瞽瞍



商均

虞思

箕沒氏伯

直柄

虞遂

伯戲

虞閼父(即遏父)

胡公滿
注釋1:舜(約公元前2128-約公元前2086 年):中國上古時代的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名叫姚重華,號有虞氏,謚號曰舜。舜建都于蒲坂,在今山西永濟(jì)一帶。
注釋2:另據(jù)《容成氏》記載,有虞(堯的前任)是位賢明的部落首領(lǐng),其德不在堯、舜之下。他的治國方略是“不賞不罰,不刑不殺”。據(jù)戰(zhàn)國古書《慎友悔子》記載,“孔子云:有虞氏不賞不罰,夏后氏賞而不罰,殷人罰而不賞,周人賞且罰?!笨梢姡瑧?zhàn)國時人們對有虞氏的治國有很高的評價 。

楚喬傳哪里可以看全集,誰有資源親!
1個回答2023-02-14 12:51
楚喬傳全集我也想看
楚夢云雨的同源典故
1個回答2024-02-01 23:06

來云去雨 入夢人 化朝云 問云楚女 夢峽云歸 夢瑤姬 夢神女 夢落巫山 夢襄王 夢識陽臺 夢雨夢云 夢高唐 孟陽臺 寄朝云 峽雨 峽云 峽云巫雨 巫娥 巫娥含雨 巫山 巫山女 巫山暮 巫山枕 巫山神女 巫山雨 巫山云 巫山云雨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