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舞蹈基本動作

侗族舞蹈名稱
1個回答2023-12-15 03:23

侗族舞蹈名稱如下:

1. "踩歌"舞蹈

舞蹈特點:以獨特的“踩歌”節(jié)奏為特色,舞者在踏擊的同時伴以歌唱,舞步輕盈靈動,富有韻律感。

表演場合:通常在侗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慶、廟會或歡慶活動中表演,是一種慶祝和展示民族風情的舞蹈形式。

2. "船歌"舞蹈

舞蹈特點:以模仿劃船、垂釣等動作為主題,舞步舒展、流暢,通過舞者的動作展現(xiàn)了侗族人民與水相關的生活情景。

表演場合:常在河邊、湖畔等水域地區(qū)表演,展示侗族人民與水相關的生活和文化。

3. "三弦舞"舞蹈

舞蹈特點:舞者手持三弦,邊彈邊舞,動作輕盈而富有情感,以表達侗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表演場合:常見于侗族的婚慶、喜慶等場合,是一種表達祝福和歡樂的舞蹈形式。

4. "竹竿舞"舞蹈

舞蹈特點:舞者手持竹竿,跳躍、旋轉,配合竹竿舞動,舞步矯健有力,具有強烈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表演場合:常在豐收節(jié)、慶?;顒踊蛑卮蠊?jié)日中表演,寓意著歡樂和團結。

5. "秧歌"舞蹈

舞蹈特點:舞者身著傳統(tǒng)服飾,以農耕生活為主題,通過舞步、動作表現(xiàn)出農耕的場景和生活情景。

表演場合:常見于侗族的豐收慶典、節(jié)日慶典中,是一種祈愿風調雨順、豐收的舞蹈形式。

侗族舞蹈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舞蹈展現(xiàn)了侗族人民對自然、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些舞蹈不僅在慶典、節(jié)日中表演,也在日常生活中傳承和演繹,傳承著侗族人民的智慧、美學和生活方式。每一種舞蹈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和內涵,展現(xiàn)出侗族豐富多彩的文化底蘊。



侗族舞蹈啰吔舞簡介!
1個回答2023-10-24 12:00
我是作品的編導,“呀啰吔”是侗族跳哆耶舞時唱的襯詞,也是哆耶舞最具雹虛代表性的音樂元素。只要是侗族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會唱。孩子們跳哆耶,玩哆耶,哆耶給他們的童年帶來的美好的時光,他們在快樂的哆耶中成源迅燃長,并把“哆耶”這昌粗種傳統(tǒng)的、具民族符號性的舞蹈代代傳承......
侗族舞蹈的風格特點
1個回答2023-12-10 00:18

侗族舞蹈的風格特點如下:

侗族節(jié)奏藝術主要以敲擊節(jié)奏的表現(xiàn)形式為主,敲擊節(jié)奏這種藝術形式是侗族樂舞藝術中個性鮮明、形式完美、極具特色,具有十分豐富的藝術表現(xiàn)力,早已引起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的注意。侗族打擊樂器都是對自然界生長的植物通過加工而形成的自然樂器。

侗族如今仍然生活在風景如畫的秀麗山川,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珍惜大自然所提供的所有資源,他們所有制作的打擊樂器都以天然物質為加工材料而制成。在侗鄉(xiāng)最為流行的打擊節(jié)奏有:竹筒節(jié)奏、扦擔節(jié)奏、板凳節(jié)奏等等,這些都是純打擊節(jié)奏的表現(xiàn)形式。

自然界和人們的生活中無不充滿著節(jié)奏,一切客觀事物均依賴節(jié)奏而存在。侗族很善于提煉自然節(jié)奏來抒發(fā)情感表達或揭示自己的內心活動。自然界的風雨雷電、蛙叫蟬鳴;生活中的酒筒板凳、扦擔刀鞘的聲響,都是他們模仿加工用以表達情感的聲響材料。

通過對自然節(jié)奏輕重、強弱、長短、快慢、力度、幅度、層次、明暗、虛實的提煉加工成為抒發(fā)情感藝術節(jié)奏,惟妙惟肖的刻畫人們心情變化,將其內心活動和思想情感通過節(jié)奏聲響表達出來,形成了侗族特殊的節(jié)奏藝術表現(xiàn)形式。

解析:侗族舞蹈的特點都有哪些
1個回答2023-12-15 13:31

  侗家以人人會唱歌自豪,人們稱譽侗族地區(qū)是“詩歌的海洋”。村寨中的鼓樓和風雨橋以它們的獨特風格,顯示著侗族人民的建筑藝術。講究禮貌、敬老愛幼、樂于助人、修橋補路、重視公益事業(yè)是侗族人的傳統(tǒng)習俗和美德。

  蘆笙舞是侗族的傳統(tǒng)民間舞蹈。源于古代播種前祈求豐收、收獲后感謝神靈賜予和祭祀祖先的儀式性舞蹈。舞蹈氣氛熱烈而歡快,現(xiàn)已成為侗族民眾在稻谷收獲后至來年春播前農閑期間和各喜慶佳節(jié)時,由青年男女參加被稱作《踩堂》或《踩蘆笙》的自娛性、求偶舞蹈。

  侗族節(jié)奏藝術主要以敲擊節(jié)奏的表現(xiàn)形式為主,敲擊節(jié)奏這種藝術形式是侗族樂舞藝術中個性鮮明、形式完美、極具特色,具有十分豐富的藝術表現(xiàn)力,早已引起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的注意。侗族打擊樂器都是對自然界生長的植物通過加工而形成的自然樂器。

  侗族如今仍然生活在風景如畫的秀麗山川,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珍惜大自然所提供的所有資源,他們所有制作的打擊樂器都以天然物質為加工材料而制成。在侗鄉(xiāng)最為流行的打擊節(jié)奏有:竹筒節(jié)奏、扦擔節(jié)奏、板凳節(jié)奏等等,這些都是純打擊節(jié)奏的表現(xiàn)形式。

  自然界和人們的生活中無不充滿著節(jié)奏,一切客觀事物均依賴節(jié)奏而存在。侗族很善于提煉自然節(jié)奏來抒發(fā)情感表達或揭示自己的內心活動。自然界的風雨雷電、蛙叫蟬鳴;生活中的酒筒板凳、扦擔刀鞘的聲響,都是他們模仿加工用以表達情感的聲響材料。

  通過對自然節(jié)奏輕重、強弱、長短、快慢、力度、幅度、層次、明暗、虛實的提煉加工成為抒發(fā)情感藝術節(jié)奏,惟妙惟肖的刻畫人們心情變化,將其內心活動和思想情感通過節(jié)奏聲響表達出來,形成了侗族特殊的節(jié)奏藝術表現(xiàn)形式。

  【結束語】每個少數(shù)民族都活著在自己的地域,不常離開的他們更是保持著自己獨特的民俗習慣。隨著時代的演變雖然在改變卻依舊保留著許多的原始狀態(tài)。舞蹈就是最好的體現(xiàn),侗族舞蹈的特點你是否記得了呢?

侗族民族舞的簡介
1個回答2024-01-24 06:37

關于侗族民族舞的簡介

  主要分布在中國貴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和湖南等地的侗族,分別系屬于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壯傣和侗水兩個語支。其先民是古代“百越”中“駱越”支系“西甌”的后裔。隋唐時期至宋代,曾被稱作“峒”和“洞”,以后才以“侗”為該民族的族稱。

  廣西柳州地區(qū)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侗族,在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都要舉行具有豐富多彩內容的盛大民族活動。

  侗族從古至今無論年長年幼,人人都能歌善舞,有著事事以歌對答、以舞尋偶的傳統(tǒng)。在他們的歌詠中,有單聲部的“小歌”、多聲部的“大歌”、迎客時的“攔路歌”、婚嫁時的 “伴嫁歌”、青年人自彈自唱的“琵琶歌”等數(shù)不勝數(shù)。以至連相互鬧矛盾時也用唱歌來進行爭吵。侗族在歌舞時都離不開蘆笙的伴奏,歌舞和蘆笙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和內容。在侗族統(tǒng)稱的《蘆笙舞》中,包括著多種內容和形式的舞蹈,其中有節(jié)日時的自娛性舞蹈、有青年男女之間進行交誼的舞蹈、還有為展現(xiàn)蘆笙高手邊演奏蘆笙、邊做舞蹈高難技巧的表演和競賽性舞蹈。

  過去,侗族跳《蘆笙舞》、“對歌”或舉行村寨“集會”,一定要在特定的地點“鼓樓”前進行。在廣西、貴州等侗族集聚的村寨,都會建有一座高大、古樸、典雅,造型各具特色的木結構建筑“鼓樓”。鼓樓的建筑形式除以下大上小似高塔狀為原則外,真是千姿百態(tài)各具一格。它的多角屋檐可建為四邊、六邊或八邊形,座座飛閣重疊,高達三至十五層聳立于村寨的最高處。但此外建于本世紀二十年代的三江縣侗寨“馬胖鼓樓”雖只建有一層,但卻以它的精雕細刻、擁有九層飛檐、雄偉寬敞形如廟宇的殿式方塔形建筑而聞名遐邇。殿內立有需雙合抱的四根大柱,板壁繪彩色傳統(tǒng)的壁畫,是侗族古代建筑的精華與驕傲。鼓樓為侗家公共活動的場所和集會中心,凡有緊急情況,村寨中德高望眾的頭人將敲擊懸掛在殿內梁上的“款鼓”,集合全寨侗胞。此外,若有貴客進寨,也可擊鼓通報全寨而表示歡迎的隆重。鼓樓內大廳青石鋪地、設火塘、四周擺有長凳,是侗胞在任何時節(jié)聊天、做活、演戲、對歌、踩堂和賽蘆笙的場所。

  《蘆笙舞》是侗族的傳統(tǒng)民間舞蹈。源于古代播種前祈求豐收、收獲后感謝神靈賜予和祭祀祖先的儀式性舞蹈。舞蹈氣氛熱烈而歡快,現(xiàn)已成為侗族民眾在稻谷收獲后至來年春播前農閑期間和各喜慶佳節(jié)時,由青年男女參加被稱作《踩堂》或《踩蘆笙》的自娛性、求偶舞蹈。

  每逢節(jié)日,成年的侗族未婚男女青年,都不會放過“踩堂”機會。因為這些男女青年中的不少人,要通過集體共舞的機會來選擇自己的心上人。而且參加“踩堂”的少女不但要身著閃閃發(fā)亮的藍靛色禮服,還個個力所能及地在頭、耳、脖頸、手臂各處戴滿銀飾,因為這是向男青年展示自己家庭經濟狀況的無聲語言。在過去,由于經濟水平的`低下,一家中若同時有一個以上的女兒都進入成年,但因沒有起碼的銀佩飾,只能由年長的女兒參加“踩堂”活動而使全家陷入窘境的事是經常發(fā)生的。

  進行“踩堂”的舞圈以村寨為單位,每個舞圈被人們稱作“一堂”,節(jié)日期間來自各個村寨、各懷絕技的若干堂“蘆笙舞”將會聚一堂,齊展風姿。屆時,每堂蘆笙在作舞前首先要在圓圈中心高高豎起一根蘆笙柱,柱頂懸掛蘆笙隊隊旗,并圍繞蘆笙柱特設由4—6人擔任為《踩堂》舞蹈進行低音伴奏的“芒筒”演奏。一切準備停當后,手持小蘆笙的男青年與持彩巾或花傘、佩戴銀飾的盛裝少女,分別站成內外兩層圓圈,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作舞。舞蹈動作與節(jié)奏,依照蘆笙頭所領奏的曲調更換舞姿。女子以原地旋轉和兩臂上下、前后的擺動為主要動作;男子在邊吹奏蘆笙,邊做幅度較大的蹲步、跳躍、點步踢腿等動作。整個舞蹈沉浸在抒情與細膩之中,但又不少蕭灑與活潑。而且,每當若干堂舞隊同時作舞時,“蘆笙曲”此起彼伏,姑娘們舞姿翩躚,真是構成一片歌舞海洋,熱鬧非凡。更有意思的是,在廣西三江縣《踩堂》的最后,有時還會加入更為激烈和引人注目,似拔河游戲的娛樂活動“拉鼓”。所有作舞的男女分為兩邊,拉拽著系有粗繩的長形木鼓,以一方勝利為舞蹈活動的終止

;
基礎的傣族舞蹈有什么
1個回答2024-02-15 07:17
《雨竹林》 我有一個同學跳特別好
藏族舞蹈基本動作教學視頻
1個回答2024-02-24 03:56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總括名稱。藏族舞蹈文化源遠流長并與漢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與周邊民族和國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西藏高原地區(qū)的藏族文化。那么,藏族舞基本功怎么練呢?下面就讓我來告訴大家吧!

  藏族舞蹈上肢動作類

   1、齊眉晃手

  規(guī)格及要領:雙手下垂,動作時曲腕,屈肘,以腕帶動,兩手于胸前交替晃動。右手順時針劃圓,左手逆時針劃圓。此動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齊眉;大于前上方。

  2、晃蓋手

  規(guī)格及要領: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經上弧線從旁及里,形成上弧線的流動。單手的晃蓋亦常見多出現(xiàn)于腰旁,腹前。

  3、髖前劃手

  規(guī)格及要領:雙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髖前從內向外至旁劃圓。右手順時針,左手逆時針在平面上劃圓。髖前劃手和齊眉晃手屬規(guī)律性連接。

  4、前后擺手

  規(guī)格及要領:兩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擺動,手腕主動。

  5、橫向擺手

  規(guī)格及要領:兩手下垂于身旁,多為單手的橫向擺動,手腕主動帶動小臂,大臂附隨。

  6、平面擺手

  規(guī)格及要領:兩手下垂于身旁,單手起至旁,從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擺動,手腕帶動,臂附隨。

  藏族舞蹈下肢動作類

   1、碎踏

  規(guī)格及要領:雙腳全腳交替踏步,雙膝顫動,踏腳節(jié)奏均等??蛇M、退、轉體。

  動作短句:2/4中速準備:體對一方向,基本體態(tài),雙手垂于體側。

  [1]-8:(右始)保持基本體態(tài),一拍一步“碎踏”進。

  [2]-8:(右始)保持基本體態(tài),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轉,體對七方向。雙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轉,體對五方向。雙手由里及外“攤”。

  [4]-8:反復[3]-8動作。體對三、一方向。

  2、顫踏

  規(guī)格及要領:弱拍雙膝下沉,動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蓋顫動(變支撐腿),同時抬起另一只腿。動作時,踏地與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顫時保持上身的穩(wěn)定、松弛。

  動作短句:2/4中速

  準備:體對一方向,基本體態(tài),雙手垂于體側。

  [1]-6:右腳“顫踏”(抬左腳),同時左轉腰,里“橫向擺手”。

  [7]-8:體對一,原地左右“碎踏”二步。外“橫向擺手”。

  [2]-8:做[1]-8反向動作。

  [3]-4:做[1]-8動作。

  [5]-8:做[2]-8動作。

  [4]-8:反復[3]-8動作。

  3、抬踏顫(抬踏亦叫“岡打”)

  規(guī)格及要領:弱拍雙膝下沉,同時抬起前腳掌,重拍膝關節(jié)帶動,踝關節(jié)發(fā)力,腳掌快速擊打地面,同時顫膝??呻p腳亦可單腳做。

  動作短句:2/4中速

  準備:體對一方向,基本體態(tài),雙手垂于體側。

  [1]-8:保持基本體態(tài),原地雙腳“抬踏顫”四次。

  [2]-2:保持基本體態(tài),原地右腳“抬踏顫”一次。

  [3]-4:做1-2反向動作。

  [5]-8:反復1-4動作。

  [3]-2:原地右、左腳“抬踏顫”各一次。

  [3]-8:反復1-2動作。

  [4]-8:原地右、左交替“抬踏顫”八次。

  4、吸顫步

  規(guī)格及要領:動作腿吸腿時,支撐腿蹭踮顫膝一次,再落腳“碎踏”二次。注意保持上身的穩(wěn)定、松弛。

  動作短句:2/4中速

  準備:體對一方向,基本體態(tài),雙手垂于體側。

  [1]-2:左“吸顫步”進(吸左腳),右“前后擺手”。

  [3]-4:做1-2反向動作。

  [5]-8:反復1-4動作。

  [2]-8:反復[1]-8動作退,雙手上位左、右擺手。

  5、退踏步

  規(guī)格及要領:動作腿后撤半步,腳掌著地,同時支撐腿微離地面,打拍支撐腿踏地,再動作腿踏地顫膝。動作時,它具有退顫分離顫,踏地后順勢滑的特點。

  動作短句:2/4中速

  準備:體對一方向,基本體態(tài),雙手垂于體側。

  [1]-8:右“退踏步”四次,“前后擺手”四次。

  [2]-8:反復[1]-8動作,同時左轉一周(7、5、3、1方向)。

侗族民族舞的簡介
1個回答2023-12-08 16:04

關于侗族民族舞的簡介

  主要分布在中國貴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和湖南等地的侗族,分別系屬于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壯傣和侗水兩個語支。其先民是古代“百越”中“駱越”支系“西甌”的后裔。隋唐時期至宋代,曾被稱作“峒”和“洞”,以后才以“侗”為該民族的族稱。

  廣西柳州地區(qū)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侗族,在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都要舉行具有豐富多彩內容的盛大民族活動。

  侗族從古至今無論年長年幼,人人都能歌善舞,有著事事以歌對答、以舞尋偶的傳統(tǒng)。在他們的歌詠中,有單聲部的“小歌”、多聲部的“大歌”、迎客時的“攔路歌”、婚嫁時的 “伴嫁歌”、青年人自彈自唱的“琵琶歌”等數(shù)不勝數(shù)。以至連相互鬧矛盾時也用唱歌來進行爭吵。侗族在歌舞時都離不開蘆笙的伴奏,歌舞和蘆笙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和內容。在侗族統(tǒng)稱的《蘆笙舞》中,包括著多種內容和形式的舞蹈,其中有節(jié)日時的自娛性舞蹈、有青年男女之間進行交誼的舞蹈、還有為展現(xiàn)蘆笙高手邊演奏蘆笙、邊做舞蹈高難技巧的表演和競賽性舞蹈。

  過去,侗族跳《蘆笙舞》、“對歌”或舉行村寨“集會”,一定要在特定的地點“鼓樓”前進行。在廣西、貴州等侗族集聚的村寨,都會建有一座高大、古樸、典雅,造型各具特色的木結構建筑“鼓樓”。鼓樓的建筑形式除以下大上小似高塔狀為原則外,真是千姿百態(tài)各具一格。它的多角屋檐可建為四邊、六邊或八邊形,座座飛閣重疊,高達三至十五層聳立于村寨的最高處。但此外建于本世紀二十年代的三江縣侗寨“馬胖鼓樓”雖只建有一層,但卻以它的精雕細刻、擁有九層飛檐、雄偉寬敞形如廟宇的殿式方塔形建筑而聞名遐邇。殿內立有需雙合抱的四根大柱,板壁繪彩色傳統(tǒng)的壁畫,是侗族古代建筑的精華與驕傲。鼓樓為侗家公共活動的場所和集會中心,凡有緊急情況,村寨中德高望眾的頭人將敲擊懸掛在殿內梁上的“款鼓”,集合全寨侗胞。此外,若有貴客進寨,也可擊鼓通報全寨而表示歡迎的隆重。鼓樓內大廳青石鋪地、設火塘、四周擺有長凳,是侗胞在任何時節(jié)聊天、做活、演戲、對歌、踩堂和賽蘆笙的場所。

  《蘆笙舞》是侗族的傳統(tǒng)民間舞蹈。源于古代播種前祈求豐收、收獲后感謝神靈賜予和祭祀祖先的儀式性舞蹈。舞蹈氣氛熱烈而歡快,現(xiàn)已成為侗族民眾在稻谷收獲后至來年春播前農閑期間和各喜慶佳節(jié)時,由青年男女參加被稱作《踩堂》或《踩蘆笙》的自娛性、求偶舞蹈。

  每逢節(jié)日,成年的侗族未婚男女青年,都不會放過“踩堂”機會。因為這些男女青年中的不少人,要通過集體共舞的機會來選擇自己的心上人。而且參加“踩堂”的少女不但要身著閃閃發(fā)亮的藍靛色禮服,還個個力所能及地在頭、耳、脖頸、手臂各處戴滿銀飾,因為這是向男青年展示自己家庭經濟狀況的無聲語言。在過去,由于經濟水平的`低下,一家中若同時有一個以上的女兒都進入成年,但因沒有起碼的銀佩飾,只能由年長的女兒參加“踩堂”活動而使全家陷入窘境的事是經常發(fā)生的。

  進行“踩堂”的舞圈以村寨為單位,每個舞圈被人們稱作“一堂”,節(jié)日期間來自各個村寨、各懷絕技的若干堂“蘆笙舞”將會聚一堂,齊展風姿。屆時,每堂蘆笙在作舞前首先要在圓圈中心高高豎起一根蘆笙柱,柱頂懸掛蘆笙隊隊旗,并圍繞蘆笙柱特設由4—6人擔任為《踩堂》舞蹈進行低音伴奏的“芒筒”演奏。一切準備停當后,手持小蘆笙的男青年與持彩巾或花傘、佩戴銀飾的盛裝少女,分別站成內外兩層圓圈,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作舞。舞蹈動作與節(jié)奏,依照蘆笙頭所領奏的曲調更換舞姿。女子以原地旋轉和兩臂上下、前后的擺動為主要動作;男子在邊吹奏蘆笙,邊做幅度較大的蹲步、跳躍、點步踢腿等動作。整個舞蹈沉浸在抒情與細膩之中,但又不少蕭灑與活潑。而且,每當若干堂舞隊同時作舞時,“蘆笙曲”此起彼伏,姑娘們舞姿翩躚,真是構成一片歌舞海洋,熱鬧非凡。更有意思的是,在廣西三江縣《踩堂》的最后,有時還會加入更為激烈和引人注目,似拔河游戲的娛樂活動“拉鼓”。所有作舞的男女分為兩邊,拉拽著系有粗繩的長形木鼓,以一方勝利為舞蹈活動的終止

;
侗族什么節(jié)日唱《侗家兒童真快樂》?
1個回答2024-07-09 01:42

兒歌名稱:侗家兒童多快樂歌詞:春風吹呦花滿坡,侗家兒童真快樂。跳呀跳起啰吔舞,唱呀唱起新侗歌。吔啰吔啰,吔啰吔啰,引來蝴蝶頭上飛,追的畫眉大聲和,追的畫眉大聲和吔啰吔。陽光照呦暖心窩,侗家兒童真快樂。跳呀跳起團結舞,唱呀唱起禮貌歌。吔啰吔吔啰吔吔啰吔啰吔啰吔,吔啰吔吔啰吔吔啰吔啰吔啰吔,文明花朵朵紅,開在心中永不落,開在心中永不落吔啰吔。

民族舞蹈的基本功怎么練好啊
3個回答2022-10-24 20:27
重要的是韌帶要拉好,腰功也要練好,腳尖要繃著,四肢要適當?shù)姆潘?,………?br/>跳民族舞是一件辛苦的事,能不能學好,還是看你有沒有恒心和毅力,若你怕吃苦,說的再多也只是徒勞的。
熱門問答